国立科学博物馆
听到“冰河时代”这个词,有些人可能会想象一个冰雪覆盖的严酷世界,与现在截然不同。然而,从学术角度来看,冰河时代指的是冰盖(覆盖陆地的厚厚冰块)在大陆范围内广泛存在的时期。
冰河期(气候寒冷,冰盖不断扩大)与间冰期(气候相对温暖,冰盖不断消退)交替出现,周期约为10万年,因此冰河期并非总是寒冷的。即使我们生活在2025年,格陵兰岛和南极洲仍存在冰盖,但如果你明白我们正处于间冰期(或者说冰期)中期,每天都在遭受极端高温的折磨,那么这一年或许会有所不同。
目前正在国立科学博物馆举办的特别展“冰河时代展~4万年前人类眼中的世界” (2025年7月12日至10月13日)重点介绍了约4万年前,即上一次冰河时期的地球状况。
展览将利用最新的科学知识和强有力的展品,展示生活在与现代完全不同的环境中的人类和动物的生活以及环境的变化,包括首次在日本展出的尼安德特人和克罗马农人的实际头骨,以及灭绝动物的骨骼标本、生态重建模型和考古材料。

负责此次展览的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馆长篠田健一在媒体预览会上表示:
世界上有80亿人,但实际上我们都是同一个物种:智人。欧洲和亚洲曾经存在过其他人类物种,但到了1.2万年前,只剩下了智人。我们的祖先在6万年前离开非洲后,遇到了什么样的人和动物?本次展览的主要目的是让参观者体验那些已经灭绝的动物曾经生活在哪里,以及它们的样子。我们希望这次展览不仅能鼓励参观者反思我们迄今为止的旅程,还能让他们思考在全球变暖导致的环境变化下,我们应该如何生活。

走进展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雄伟的猛犸象。据说,这尊猛犸象在数千年前就生活在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的岛屿上,现藏于德国的赖斯-恩格尔霍恩博物馆。猛犸象是本次展览的亮点之一,其气势令人叹为观止。不过,也别忘了欣赏一下它面前那块略带枪伤的洞狮肋骨。
在距今3万至2万年前的最冷时期,欧亚大陆高纬度地区经历了降温,形成了广阔的草原苔原(寒冷草原和永久冻土区)。在这种环境下,草原栖息的猛犸象动物群,包括长毛象、洞狮、披毛犀和草原蟒蛇,繁衍生息。这些动物群,连同自间冰期以来在森林中幸存的巨鹿和洞熊,以及许多其他现存物种,构成了末次冰期的巨型动物群。

“第一章:冰河时代的欧洲动物”展出巨型动物的化石、全身骨骼标本和复原模型,探索它们兴衰的奥秘,并讲解灭绝物种和现存物种的生态。这些动物拥有令人震撼的身躯和抵御严寒的长毛,展现了当时严酷的环境。



麝牛以其如同裹着布的长毛和巨大的蹄子为特征,是猛犸象群中幸存的成员,也是山羊亚科的成员。两万年前,地球突然变暖导致草原苔原面积缩小,适应寒冷气候的物种和草原物种逐渐消失。然而,麝牛和北极狐却能够将它们的栖息地迁入北极圈,并因此得以生存至今。

克罗马农人的祖先大约在3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大约在6万年前遍布欧亚大陆。当时,另一种名为尼安德特人的人类生活在欧洲,但他们在大约4万年前消失了。


尼安德特人体格强健,肌肉发达;克罗马农人则体型相对纤细,四肢修长。乍一看,尼安德特人似乎更适合在严酷的冰河时代生存,但究竟是什么决定了他们两人的命运呢?“第二章:尼安德特人与克罗马农人”将通过石器、装饰品等考古遗迹揭开这一谜团。而被称为“世界最著名”的“拉费拉西1号”和“克罗马农1号”这两个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类物种的头骨实物,也首次在日本展出。

“拉费拉西1号”于1909年在法国拉费拉西岩洞中被发现,是一具近乎完整的尼安德特人骨骼,生活在距今4.5万至4.3万年前。“克罗马农1号”也是在法国克罗马农岩洞的公路修建过程中发现的,据信是生活在距今2.8万至2.7万年前的人类。即使只是快速浏览一下展出的头骨,也能发现头骨长度、颧骨宽度和眉骨突出程度的显著差异,因此,这是一个近距离比较两者的绝佳机会。


据称,在地下发现的 La Ferrassie 1 号尸体提供了证据,证明尼安德特人有埋葬死者的习俗,而尼安德特人传统上被认为是野蛮人,文化水平低于克罗马农人。

连接第二章和第三章的走廊里,有一段视频展览,讲解了冰河时代的基本知识,对初学者来说一定很有吸引力。此外,还有一个角落可以触摸动物毛发和牙齿的化石。描摹猛犸象和野牛牙齿独特的轮廓,想象它们吃什么以及牙齿形状的由来,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第三章“冰河时代的日本列岛”介绍了据信在大约38000年前就已经抵达日本的人类的生活,以及当时生活的动物的生活,包括日本灭绝最多的三种动物——瑙曼象、矢部巨鹿和日本长耳虎牛。
此次比较展览展示了古代本州岛晚旧石器时代中期石器的地域特征,展出了从岩手、大阪和鹿儿岛遗址出土的石器,但其中一件特别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从大阪水鸟园遗址出土的石刀。
第二个会场继续展出“冰期-间冰期循环和植被”,其中包括一个可爱的(?)心形花粉化石的放大模型,这是一个从头到尾都值得一看的展览。


担任此次展览形象大使、热爱历史的艺人Abareru君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道:“如果从入口到出口仔细观看,大概能学到相当于50个小时科学课的知识。”“一点也不浪费!一切都值得一看!”
“这对于暑假期间的独立研究或学习来说也非常棒。地球目前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但我认为在冰河时代幸存下来的动物与今天的我们有一些共同之处,”他热情地说道,并推广了他提供的语音导览,“如果你配合我有趣的旁白和讲解观看,你会学到100倍的知识,也会更容易理解100倍。”
特别展“冰河时代:4万年前人类眼中的世界”将展出至10月13日星期一(国定假日)。
特别展“冰河时代:4万年前人类眼中的世界”概要
场地 | 国立科学博物馆(东京上野公园) |
日期 | 2025年7月12日(周六)~2025年10月13日(周一、节假日) |
营业时间 | 9:00 – 17:00(最后入场时间 16:30) |
晚上营业 | 博物馆将于 8 月 8 日(星期五)至 17 日(星期日)和 10 月 10 日(星期五)至 13 日(星期一,国定假日)晚上 7 点闭馆(最后入场时间为晚上 6 点 30 分)。 ※8月9日(周六)至8月15日(周五)期间,常设展开放至下午6点。其他时间,常设展开放至下午5点(闭馆前30分钟停止入场)。 |
休息日 | 9月1日(星期一)、8日(星期一)、16日(星期二)、22日(星期一)、29日(星期一) |
票 | 成人、大学生:2,300日元、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600日元
*学龄前儿童免费。 |
组织者 | 国立科学博物馆、TBS、TBS Gloudia、东京新闻 |
询问 | 050-5541-8600(您好拨号) |
官方展览网站 | https://hyogakiten.jp/ |
*本文内容截至报道当日为止。最新信息请以展会官方网站为准。
文章提供: Kokosil Ue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