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科學博物館
國立科學博物館將舉辦特別展覽「貝類展覽:人們…我們將舉辦題為「你為什麼對貝類著迷?
[詳細網址:https://www.kahaku.go.jp/event/2024/11shells/ ]
貝類不僅作為食物,也作為裝飾品的材料支撐著人類的生活。即使在今天,它仍然以各種方式繼續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和文化。貝類的生物學特性和多樣性自古以來就讓我們著迷。本次展覽將介紹貝殼世界的深層本質。
・活動概要
特別展覽“貝類展覽:人們為何對貝類著迷?”
【地點】國立科學博物館(東京都上野公園)1樓日本館、特別展示室、中央大廳
[舉辦期間] 2024年11月26日(令和6年)(星期二)~2025年3月2日(令和7年)(星期日)
[開放時間] 9:00 至 17:00 *最後入場時間為閉館前 30 分鐘
[休息] 每週一(如遇假日則週二)、12月28日(週六)~1月1日(週三、假日)
*但是,12月23日(星期一)和2月17日(星期一)開放。
[入場費]一般/大學生:630日圓(團體510日圓)、高中生以下、65歲以上:免費
*只需支付常設展入場費即可觀看此展覽。
*有關如何參加的詳細信息,請參閱我們的網站。
https://www.kahaku.go.jp/
[主辦]國立科學博物館
[合作]赤星直田博士文化遺產博物館、浦川鄉土博物館、鹿兒島縣立埋藏文化遺產中心、岸和田自然歷史博物館、東京大學博物館、鳥羽市海洋博物館、豐橋市自然歷史博物館、萩博物館、目黑寄生蟲博物館, 橫須賀市自然人文博物館
・展覽介紹
簡介:貝類的世界
貝類通常指軟體動物,是一組無脊椎動物,其貝殼由碳酸鈣製成,但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講,它也包括那些沒有貝殼的貝類。地球上繁衍生息的貝類是如何起源和發展的?在這裡,我們將首先了解貝類的演化路徑,並介紹它們驚人的體型多樣性。
第一章 貝類多樣性的起源
據說,地球上有超過10萬種軟體動物,它們不僅在身體的整體結構上,而且在棲息地、生態和貝殼形態上都極為多樣化。有些貝類已經進化到失去了殼。在這裡,我們首先對軟體動物進行概述,然後從各個角度來看待多樣性及其原因。
第二章:人類與貝類之間的悠久關係-從史前時代到現代
人類和貝類之間的關係從史前時代一直延續到今天。在食物匱乏的時期,貝類為維持人類生命提供了穩定的食物來源。另一方面,貝殼也被用作工具和裝飾品的材料。此外,它已不僅僅是一種自然產品,它還參與了儀式和遊戲等文化活動。
第三章 人類與貝類的深厚關係-人們對貝類著迷
現代人與貝類的最終關係可以說是貝殼的集合。貝類因其易於標本採集、可保存多年的特點,作為具有代表性的生物收藏而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參與的方式有很多種,例如旨在收集某個地區的所有物種或專注於特定的分類群。
第四章:繼續長期從事貝類事業
人類和貝類有著悠久而深厚的關係。而現在,情況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的貝類也受到最近環境變遷和全球變遷的影響。我們與人的關係也發生了變化,包括食物。在此,我們盤點現狀,思考未來。
・展覽監督
動物研究部海洋無脊椎動物研究組研究員
長谷川一典
他的專長是腹足動物(蝸牛)的分類學。從我記事起,貝類就在我心中佔有重要地位。這次展覽的出發點是重新檢視它的魅力。雖然貝類作為研究對象和食品成分的吸引力很容易理解,但欣賞手掌中的貝類所帶來的幸福感仍然很難解釋。為什麼生物體適應性演化的產物如此迷人,這一謎團正變得越來越神秘。
地球科學系環境變遷史研究小組研究主任
芳賀拓真
他的專業是利用貝類和軟體動物學進行演化古生物學。為什麼我對它著迷?即使有了38年的貝類經驗,我仍然不明白。如果非要我猜的話,我會說形狀的多樣性超乎想像。當我看到貝類時,我的手會根據脊髓反射而伸出,在夢中我會收集「華麗的夢中貝殼」。然而,真正讓我著迷的是千島街和二池街。看來你要找的答案就在那難以形容的形狀裡。
人類研究部人類史研究組研究員
森田涉
他的專業是牙科人類學。對於人類學研究人員來說,貝類的一大吸引力在於,它們可以保護寶貴的古代人類遺骸,例如繩文人的遺骸,使其免受日本酸性土壤的影響。雖然繩文人可能沒有想到他們的形象和生命會像時間膠囊一樣傳遞給他們的後代,但他們對貝類著迷,以至於他們希望死後被貝類包圍埋葬。
動物研究部海洋無脊椎動物研究組長
齊藤浩
他的專長是軟體動物(主要是有鱗動物)的分類學。小時候,我記得在附近巷子的花架上看過,因風吹雨打而發白的蠑螺、鮑魚殼。這是基於我自己的經驗,但當我想到我記得的這種常見貝殼及其缺乏顏色的事實時,我認為吸引人們的最大因素是它們的形狀。
地球科學系環境變遷史研究組長
重田康成
他的專長是菊石研究。當你在大自然中用錘子敲擊地層時,帶有美麗螺旋的菊石就會露出來。打開時間膠囊的那一刻。還有發出彩虹色光芒的菊石。我不禁感到興奮,想知道滅絕已久的菊石能告訴我什麼。
[文化廳]摘自新聞稿
文章提供: Kokosil Ue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