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西洋美術館

國立西洋美術館(東京上野公園)正在舉辦「國立西洋美術館素描收藏:從文藝復興到巴洛克」展覽,展出約80件來自國立西洋美術館的傑作。國立西洋美術館擁有世界頂級素描收藏,其中包括丟勒和魯本斯的作品。展覽將於2025年7月1日至9月28日舉行。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家博物館是歐洲最古老的藝術博物館之一,以瑞典王室的藝術收藏為基礎而建。博物館收藏了從中世紀至今的各種藝術品、工藝品和設計作品,但其素描收藏無論在質量或數量上都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之一。
素描(繪畫、素描)是一種二維作品,主要使用鋼筆、木炭、粉筆等線條描繪,以表現物體的輪廓、紋理、光影。素描的用途多種多樣,例如快速捕捉靈感或磨練技巧。由於素描通常與繪畫或雕塑概念的形成過程息息相關,16 和 17 世紀的作家將其視為所有藝術形式的基礎,並對其給予高度評價。
速寫最大的魅力就在於它能讓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直接感受到藝術家的思緒和手的痕跡,還能感受到在需要細心用筆的真實作品中無法體會到的氣勢。
本次展覽傳達了從文藝復興時期到巴洛克時期素描的獨特特徵和魅力,共展出了84件作品,其中包括從國立博物館素描收藏中藉出的81件傑作和從國立西洋美術館借出的3件相關作品。
素描是一種極易受溫度、濕度、光線和震動影響的藝術形式。如此大規模地將海外美術館的收藏匯集到日本尚屬首次。

國立西洋美術館「國立博物館素描收藏:從文藝復興到巴洛克」展覽現場,2025年

國立西洋美術館「國立博物館素描收藏:從文藝復興到巴洛克」展覽現場,2025年
展覽分為四個章節,依產地劃分展出作品:義大利、法國、德國和荷蘭。第一章節聚焦於義大利,它在文藝復興、風格主義和巴洛克時期一直是輝煌的藝術中心。




特別令人感興趣的是卡拉奇家族的作品,他們在 16 世紀末左右開始的後期巴洛克藝術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當時,在風格主義時期畫家們對自然觀察的興趣有所下降,而此時,自然觀察又開始受到重視。

卡拉奇家族於1582年在家鄉博洛尼亞創辦了一所私立藝術學院,提供獨特的藝術教育,包括臨摹古典雕塑、描繪郊區風景和普通人像。他們尤其註重裸體繪畫,有時會運用解剖學來理解人體結構。安尼貝爾·卡拉奇用紅粉筆創作的《仰臥的年輕裸體男子,頭部傾斜,雙眼閉合》便是這類人物畫的典範。
此外,畫家盧多維科·卡爾迪(Ludovico Cardi,又名 Cigoli,約 1604-09 年)的肖像畫是一幅肖像素描,捕捉了一位正在創作素描的畫家的情景,也是本次展覽的標誌。

第二章以法國為主題,從受邀前往巴黎東南部楓丹白露宮廷的意大利畫家的獨特服裝設計開始,繼續介紹雅克·貝朗日和雅克·卡洛等來自洛林的獨特版畫大師以及引領法國巴洛克時期的畫家的作品。


卡羅也是一位技藝精湛的繪圖員,展覽展出了《聖安東尼的誘惑》的初步草圖,其中描繪了圍繞聖安東尼的傳說,同時還有一幅基於草圖的版畫(約 1635 年)。


透過細緻的調整賦予線條動感,同時又能展現自然透視感的版畫技巧、豐富多樣的妖異視覺效果、如同從驚恐電影中剪下來一般的動感,每一件作品都值得單獨欣賞。
然而,版畫中安東尼勇敢地揮舞著十字架與魔鬼搏鬥,而素描中他卻摔倒在地,被逼入不利境地。此外,兩幅作品在細節上也存在著許多差異,例如構圖左右兩側是否有岩石。透過比較這兩幅作品,我們可以想像藝術家創作作品時的關注點,以及他對元素的選擇所產生的效果。

本章還涉及了為國家博物館的繪畫收藏奠定基礎的建築師尼科德穆斯·泰辛 (Nikodemus Tessin) 委託繪製的用於自己家天花板裝飾的精美設計圖。

第 3 章重點介紹 16 世紀的德國(或更準確地說是德語地區,包括瑞士、奧地利等),重點包括德國文藝復興時期三位最偉大的大師馬蒂亞斯·格呂內瓦爾德、阿爾布雷希特·丟勒和漢斯·巴爾東·格里恩的頭部研究和肖像畫。


丟勒的《三辮年輕女子肖像》 (1515年)被譽為“沒有什麼不能用黑線描繪”,它雖然只是一幅草圖,卻最終成為一件獨立的鉅作。臉部各部位、輪廓和肌膚紋理都以細膩複雜的線條描繪,但值得注意的是,頭髮、絲帶和衣著則以更粗、更深的線條描繪,這種技法自然而然地將人們的注意力引向人物的身材。

第四章回顧了17世紀以來尼德蘭(今比利時和荷蘭)的發展歷程,開篇便展出了盧卡斯·範·萊頓的《青年男子肖像》 (1521年),畫中那雙淺色的眼睛反射著光芒,格外引人注目。 15世紀初,油畫技法在尼德蘭迅速發展,但紙張的傳播速度遠慢於義大利,16世紀初之前的素描作品存世甚少。從這個意義上講,這幅作品堪稱珍貴的代表作。

由於政治和宗教動盪,荷蘭在16世紀末分裂為南北弗蘭德斯地區。但動亂平息後,彼得·保羅·魯本斯便成為弗蘭德斯藝術復興的中心人物。為了處理工作室接到的大量訂單,魯本斯將工作分配給許多學徒和助手,據說,這種分工模式的背後,是精心準備的草圖。

在《羅賓,阿倫德爾勳爵的封臣》 (1620年)中,魯本斯本人在頁邊空白處寫下了關於模特兒所穿服裝的材料和顏色的詳細註釋,這讓我們了解到草圖是如何被使用的。

在經濟繁榮的尼德蘭,繪畫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由於尼德蘭是禁止宗教崇拜的新教國家,購買繪畫的國民更青睞於熟悉、易懂的題材,風景畫、風俗畫、靜物畫、動物畫等題材都得到了蓬勃發展。另一方面,也有畫家繼續專注於描繪基督教故事,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倫勃朗。

《基督被捕》描繪了猶大背叛後基督在客西馬尼園被捕的場景,雖然畫面簡潔,卻巧妙運用了倫勃朗標誌性的光影效果。這幅畫不僅展現了緊張場景的莊嚴與神聖,也展現了基督接受命運時的高貴精神,是一幅雖小卻引人注目的作品。


展覽的最後,是科內利斯·維瑟的《睡狗》 ,一隻慵懶地睡著的可愛狗狗。這幅畫作基於對每個細節的細緻觀察,從微微睜開的眼瞼到狗狗腹部柔軟的毛髮,柔和的色彩傳達了藝術家對狗狗溫暖的目光。此外,展覽現場還出售基於這幅作品的原創週邊商品,如果您來參觀,一定不要錯過。
「國家博物館素描收藏:從文藝復興到巴洛克」展覽概覽
場地 | 國立西洋美術館[東京上野公園] |
日期 | 2025年7月1日(星期二)~2025年9月28日(星期日) |
營業時間 | 9:30~17:30(週五、週六營業至20:00) *入場截止時間為休館前 30 分鐘。 |
休息日 | 星期一、7月22日(星期二)、9月16日(星期二) ※但是,博物館將於7月21日(星期一,國定假日)、8月11日(星期一,國定假日)、8月12日(星期二)、9月15日(星期一,國定假日)、9月22日(星期一)開放。 |
入場費(含稅) | 詳情請確認官方售票頁面。 |
主辦單位 | 國立西洋美術館、讀賣新聞 |
詢問 | 050-5541-8600(您好撥號) |
展會官方網站 | https://drawings2025.jp |
*本文內容截至報告時為止。最新資訊請確認展會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