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國立博物館】特別展「埴輪」報道報道。親如兄弟的五位「鎧甲勇士」歷史上首次相聚。

東京國立博物館
展覽現場,群馬縣大田市飯塚町出土國寶“埴輪鎧甲武士”,古墳時代,6世紀,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被稱為古墳時代眾多粘土中最偉大的傑作的國寶“埴輪鎧甲武士”被指定為國寶,並舉辦了特別展覽“為了紀念這一時刻,將在東京國立博物館(以下簡稱東博)舉辦「埴輪」活動。展覽期限至2024年12月8日。


展會風景

埴輪是在 3 世紀至 6 世紀的古墳時代活躍創作的,是並排放置在古墳中的無釉雕像,古墳是國王和其他有權勢人物的墳墓。在早期,它們是簡單的圓柱體形狀,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發展成為獨特的造型,包括人物、馬、鳥等可愛的動物泥人,以及模仿精緻武器和房屋的具象泥人。它是一份將古代人們的生活和習俗傳承至今的珍貴文獻。

本次展覽匯集了從日本各地精選的約120件珍品,包括從古墓中出土的泥人等陪葬品。這將是半世紀以來東北地區首次舉辦的大型陶土展。

在第一個會場的入口處迎接遊客的是“跳舞埴輪” ,它以其可愛而傻乎乎的表情被公認為埴輪的標誌。埴輪是在日本列島獨特出現和發展的,其特點是服裝、面部、手勢等的表達簡單化,且圓潤,是體現其獨特的“鬆散”的代表作品。據說它是按照儀式中的舞蹈設計的,也是東伯的吉祥物東伯君的模型。

【埴輪舞人】埼玉縣熊谷市野原古墳出土,古墳時代,6世紀,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1930年從埼玉縣熊谷市的野原古墳挖掘出來後,很快就得到了修復和恢復,但近年來它已經嚴重老化,不再可供出租。因此,東京國立博物館和文化財產利用中心透過群眾募資等方式籌集捐款,將於2022年10月開始拆除和修復該建築。修繕將於2024年3月完成,本次展覽將是其修繕後首次亮相。

修復後有幾處發生了變化,但最大的變化可能是發紅的程度。清理過程中發現,這件作品的顏色比實際顏色更黃,這是因為埋藏時附著的污垢,以及多年展出時空氣中積累的污垢。舊的出土物品通常不會被強行移除以顯示其出處,但在這次修復中,他們決定盡可能去除污垢,以便他們可以看到它們最初製作時的樣子。這樣出現的原始顏色正是關東北部常見的紅燒色,含有較高的鐵含量,含有火山礦物質。

不過,根據東博大學研究員山本亮介紹,最近有一種理論認為「他們不是在跳舞,而是在拉馬」。

山本研究員在「埴輪:跳舞的人」面前解釋他的工作。您可以在前景中看到泥人腰上的繩子和鐮刀。

埴輪的單手舉起姿勢經常與馬一起出土。似乎還有證據表明,較短的埴輪腰間掛著的絞繩代表韁繩,背上的鐮刀代表用來割草為馬提供食物的東西。如果是馬引的話,我早就把他們當作「舞者」來熟悉了很多年,所以我感到有點失望…

「另一方面,埴輪通常是由原來的發展而來,具有不同的含義。在這次展覽中,我們稱它們為埴輪群雕像,但它們是由不同類型的埴輪組合而成,例如獵人的埴輪可以表現的故事有很多,例如用泥人或野豬表達狩獵場景。未來的研究值得期待。

下一個展區名為“王者出現”,是一個豪華的空間,所有展品均由國寶組成。

國寶《鑲金長劍》奈良縣天理市東大寺山古墳出土,4世紀古墳時代【刀身:中國,後漢時代,2世紀】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在古代墓葬中,除了黏土泥人之外,還可能發現豪華的隨葬品。例如,在古墳時代初期(3世紀至4世紀),國王扮演卑彌呼這樣的祭司角色,因此出土了許多銅鏡和寶石製成的臂飾等寶物。

展覽介紹了一件國寶,一把劍首裝飾獨特的鑲金劍,是從建於 4 世紀末的東大寺山古墳中出土的。這件作品被認為是日本出土的最古老的銘劍,一些研究人員認為是中國王朝的卑彌呼所傳下來的。

由上至下:國寶:衝角頭盔、國寶:項鍊、國寶:橫板飾釘短甲出土於熊本縣泉町江田船山古墳,5~6世紀,東京國立博物館。

古墳時代(5世紀)中期,由於朝鮮半島的動亂,國王變得更加武士化,武器變得更加突出。古墳時代後期(公元六世紀),大和王權的集權性日益增強,騎馬風俗也日益盛行,出現了鍍金和青銅飾物,將國王和他的馬裝飾得更加華麗,顯示了他們的崇高權威。我會。

熊本縣泉町枝船山古墳出土國寶《金耳環》古墳時代5~6世紀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國寶「鎏金銅鈴大腰帶」群馬縣高崎市渡貫觀音山古墳出土,古墳時代,6世紀,文化廳收藏(群馬縣立歷史博物館藏)

這樣一來,隨葬品也隨著國王的角色的變化而變化,從它們中我們可以看出當時製作泥人的文化和習俗是如何變化的。

在古墳上放置泥人的習俗,以與大和王權的關係為中心,從古墳文化中心的近畿地區,到北部的岩手縣和南部的鹿兒島縣,遍布日本列島。根據各地風俗習慣的差異、技師的熟練程度以及與大王關係的深淺,這些埴輪可能與大王陵墓中發現的埴輪一樣精緻,也可能非常獨特、獨特。各自的地區顯現出來。 「埴輪造型」展區集中展示了多種形式的發展。

【仿船形黏土】原件:三重縣松坂市寶塚1號古墳出土,古墳時代5世紀/平成時代21世紀,文化廳收藏(九州國立博物館保存)
【馬形埴輪】三重縣鈴鹿市石藥東古墳群第63號墓出土 5世紀古墳時代 三重縣收藏(三重縣埋藏文化遺產中心保管)

例如三重縣鈴鹿市石藥東古墳群出土的「馬形埴輪」 ,無論是直鬃毛還是頭飾,都具有獨特的頭部表情,即使在日本也是獨一無二的。據說在茨城縣出土的「埴輪男子」 ,捲髮,頭戴尖頂帽子,酷似圖畫書中的仙女。像這樣留著長鬍鬚的埴輪,是六世紀以來具有濃鬱鄉土氣息的典範。

《埴輪:鬍子男》傳統出土於茨城縣,古墳時代,6世紀,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

暗中引起參觀者註意的是“有臉的圓柱埴輪”,這是一個圓柱埴輪上不知為何帶有面部表情。

前景是從群馬縣前橋市中副鄉古墳出土的有面圓柱狀粘土,古墳時代,6世紀,群馬前橋市教育委員會收藏(保存於大室埴輪館)

圓柱形埴輪的根源是彌生時代吉備地區(現在的岡山縣)的禮器,被稱為“德喜體”的陶器,是作為甕的台座而製作的,其面部沒有任何起源。 。從埴輪的誕生到消失,圓筒埴輪一直是主流,在北關東地區也曾出土過帶有面孔的圓筒埴輪的實例,例如群馬縣玉村町的下鄉天神塚古墳、行木平山長古墳等。是黏土製作者的頑皮認為“只是圓柱形很無聊嗎?”

進入第二個場館,終於看到了本次展覽的重頭戲──《國寶:勇士與戰友》展區。

展會風景

東伯所擁有的「埴輪」出土於群馬縣大田市,是第一個被指定為國寶的黏土。還有另外四件類似的武士埴輪,被認為是與這件作品在同一工作室製作的,它們已經被完全修復,但這次展覽將總共展示五件這樣的“兄弟”,這在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其中一件目前被美國西雅圖藝術博物館收藏,因此這是一個寶貴的比較和欣賞的機會。

群馬縣大田市飯塚町出土國寶“埴輪鎧甲武士”,古墳時代,6世紀,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東伯系列是立體的,構造精巧,每個細節從頭到腳都覆蓋著鎧甲,左手拿著弓,右手拿著長劍,背上背著一支箭。順便說一下,滂沙是指用小鐵板縫製在上身的鎧甲。

東北大學研究員河野正則表示:“沒有其他埴輪的裝甲如此嚴格。”

「這些『鎧甲佛像』創作於6世紀下半葉,直到6世紀初期,當時的文化中心近畿地區以及其他地區都率先製作了埴輪。隨著佛教的傳入,價值觀發生了變化,近畿地區的鑰匙孔形土墩和粘土製作逐漸衰落,但在6世紀後期,群馬仍然在進行這種做法,但這並沒有影響他們。他們掌握了極其熟練的技術,留下了許多具有日本代表性的作品。

重要文化遺產《埴輪鎧甲武士》群馬縣大田市成塚町出土古墳時代6世紀群馬縣(公益財團法人)相川考古博物館藏

五名鎧武士的身材,包括面部表情,都非常相似,但仔細看的話,可以發現,他們背上的箭架並不是眼瞼,而是眼六,睫毛之後出現的,也有一些區別。穿著袴而不是鎧甲。不可忽視的是,從最古老的東京博覽會藏品——群馬相川考古博物館,到最新的藏品——奈良天理大學天理資料館,細節的表達都被簡化了。

重要文化財產群馬縣大田瀨田町出土,6世紀古墳時代《埴輪鎧甲武士》,奈良天理大學天理資料館

對於這次展覽,河野研究員表示:「我並不希望它只是一個傑作的展覽,而是我有強烈的願望以一種簡單易懂的方式向大家傳達最新的研究成果,所以我想作為一個典型的例子,他指出了博物館藏品中「英國裝甲戰士」的彩色複製品。經過科學分析和詳細的目視觀察,發現整個表面被塗成三種顏色:白色、紅色和灰色。傳統形像被徹底顛覆。

《埴輪鎧甲武士(彩繪復原)》 原作:群馬縣大田市飯塚町出土,古墳時代,6世紀/製作:文化遺產活用中心,2023年,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展覽最後,在“會講故事的埴輪”專區,我們重點關注了前面提到的“埴輪群像”,它結合了人物、動物等多個泥塑人物,表達了各種故事。故事中,有許多場景,例如代表正式祭祀場景的“跪人”,讚揚已故國王的道德,宣誓效忠新國王,以及相撲選手用四足踩踏以避開敵人。上的邪靈。

左起:群馬縣大田市古墳時代第4號墳墓出土、文化廳所有重要文化財產「埴輪跪人」(藏於群馬縣立歷史博物館) ) / 茨城縣櫻川市青木出土的重要文化財產「埴輪跪人」6世紀古墳時代,保存於大阪歷史博物館
左起:福島泉崎村原山1號古墓出土的“埴輪相撲力士”,古墳時代,5世紀,福島泉崎村教育委員會所有/出土的“埴輪相撲力士”神奈川縣厚木市第1 號登山墳墓,古墳時代,6 世紀,神奈川縣厚木市教育委員會收藏(厚木地方博物館保存)/《埴輪相撲力士》大阪高槻市古墳時代出土,6世紀,大阪/高槻市今城塚古代歷史博物館收藏
重要文化遺產 大阪府八尾市禦園古墳出土的「屋型埴輪」 古墳時代 4 世紀文化廳收藏(保存於大阪府近津飛鳥博物館)

還有大量可愛的動物埴輪。最常見的動物埴輪是馬,它是權力的象徵,但其他動物,如像徵黎明的公雞,以及形成狩獵場景的鹿、野豬和狗,也是與皇家儀式有關的他說。另一方面,有些水禽和魚類被認為是自然動物的真實複製品,我們可以感受到古人對自然形態的認知。

展會風景
靜岡縣濱松市平田第一墳出土的「鹿形埴輪」古墳時代、5世紀 靜岡縣濱松市市民博物館濱北藏
《水鳥埴輪》 埼玉縣行田市出土,古墳時代,6世紀,東京國立博物館

這場埴輪大型展覽歷經五年左右的籌備得以奇蹟般地實現,匯集了各館藏的王牌傑作。何不藉此機會再次體驗埴輪世界的深度呢?

 

*本次展覽除部分作品外,展場內可拍照。

紀念鎧甲武士被指定為國寶50週年特別展覽「埴輪」概要

時期 2024年10月16日(星期三) – 12月8日(星期日)
場地 東京國立博物館平成館
開放時間 9:30-17:00

*每週五、週六、週日、11 月 3 日營業至 20:00 *最後入場時間為休館前 30 分鐘

休息日 週一

*但將於11月4日(週一)開放 *11月5日(二)僅開放主展

參觀費(含稅) 一般2,100日圓、大學生1,300日圓、高中生900日元

※國中生以下、殘障人士及照顧者1人免費。進入設施時請出示學生證、殘障證明等。
*憑此展覽門票,您還可以觀賞活動當天的綜合文化展覽。 (11月5日(週二)僅開放主展)
其他詳情請查看展會官方網站。

贊助商 東京國立博物館、NHK、NHK宣傳、朝日新聞
詢問 050-5541-8600(您好撥號)
展會官方網站 https://haniwa820.exhibit.jp/

*文章內容截至報道時。最新資訊請查看展會官方網站。


查看其他報告

【國立西洋美術館】《莫內的睡蓮》採訪報道。在有史以來最大的睡蓮收藏中體驗他晚年的冥想色彩世界

國立西洋美術館
《莫內睡蓮》展覽現場,國立西洋美術館,2024-2025

「莫內:睡蓮之時」展覽在東京上野國立西洋美術館開幕,以印象派畫家克勞德·莫奈的晚期作品及其表現方式的變化為主題。展覽期限至2025年2月11日。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也因建立「系列繪畫」技術而聞名,在這種技術中,在不同的季節和天氣下觀察相同的主題,並在多張畫布上捕捉不斷變化的印象和光線的運動。 1890年,50歲的莫內在法國吉維尼小村莊購買了土地和房屋,並花了幾年時間建造了一個帶有睡蓮池的「水上花園」。這片睡蓮池的水面,周圍的樹木、天空和光線都倒映在一起,成為莫內晚年創作的主要來源。

本次展覽展出了一系列睡蓮,從最早的珍貴睡蓮範例,到一直佔據莫奈心頭的《大型裝飾畫》製作過程中創作的大型睡蓮。的頂峰。

會場內,來自擁有世界上最多的莫奈收藏之一的巴黎莫奈博物館的 48 幅畫作將被帶到日本,其中 7 幅是首次在日本展出。共展出66件作品,包括國立西洋美術館松方收藏以及日本其他收藏的代表作。

場館入口

會場入口處的放大照片顯示莫內戴著帽子的頭倒映在睡蓮池中。出席本次展覽媒體預展的馬摩丹‧莫奈博物館藏品部主管兼文化財產總策展人西爾維‧卡利爾表示:「透過莫內的視角,與莫奈一起,我們可以欣賞到水和風景的溫柔風景。

克勞德·莫奈,《划船》,1887年,國立西洋美術館(松方收藏)

本次展覽由四個章節和一個結語組成。第一章「從塞納河到睡蓮池」介紹了描繪倫敦和塞納河風景的作品,這些作品是莫奈在 1890 年代末開始創作《睡蓮》之前的主要創作來源。 ‘它展示了莫奈如何對水的主題以及光和反射圖像在水面上的影響產生好奇心。

左起:克勞德‧莫奈,《塞納河的早晨》,1897 年,廣島藝術博物館/吉維尼附近的塞納河支流,《日出》,1897 年,巴黎莫奈莫奈博物館
克勞德‧莫奈,《泰晤士河查令十字橋》,1903 年,吉野石膏收藏(藏於山形美術館)

此外,據說莫內於 1897 年首次畫了《睡蓮》,第一章也展示了被認為是最早的《睡蓮》的有價值的例子。

左起:克勞德‧莫奈,《睡蓮》,約 1897 年至 1898 年,鹿兒島市藝術博物館 /《睡蓮》,《黃昏效應》,1897 年,巴黎莫奈莫奈博物館

與後來的系列作品不同的是,這幅特寫鏡頭不是水面倒映著樹木或天空,而是睡蓮本身。以細膩的筆觸描繪物體的形態,同時保留寫實的元素,與後來變得更加抽象的表達方式進行比較,你可以享受到其中的樂趣。

克勞德‧莫奈,《睡蓮》,1903 年,巴黎莫內博物館

19世紀末的法國,裝飾藝術空前繁榮,莫內也在1870年代印象派時代開始創作成熟的裝飾畫。最終,在整個1890年代,他在追求系列展覽效果的同時,提出了「大裝飾」的概念,即展覽空間充滿了只有一個主題的裝飾畫:睡蓮。儘管患有白內障,他從 1914 年開始孜孜不倦地工作,最終完成了八塊巨大的裝飾面板,覆蓋了巴黎橘園博物館的整個展覽室。

最終的主題是水、睡蓮和柳樹,但為了符合莫內對園藝的熱愛,最初的計劃是在池塘周圍種植各種各樣的花卉。第二章「水與花卉裝飾」展示了該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池塘鼓橋上爬行的紫藤和岸邊盛開的愛情花。

克勞德莫內(左、右),《紫藤》,約 1919 年至 1920 年,巴黎莫內博物館

克勞德‧莫奈,《百子蓮》,約 1914 年至 1917 年,莫內博物館,巴黎

鳶尾花也是莫內最愛的花卉之一,在莫內1914年後創作的花卉研究中,描繪鳶尾花的畫作數量僅次於睡蓮,有20幅。 《黃鳶尾》的構圖乍看之下似乎是從昆蟲或魚的角度仰視虹膜,但實際上它是兩種不同視角的組合:從側面看到的虹膜,以及從側面看到的虹膜。天空的池塘水面。莫內致力於探索震撼觀眾感知的繪畫空間。

《黃鳶尾》,約 1924 年至 1925 年,巴黎莫內博物館

第三章「大型裝飾畫之路」展出了九件大型作品,它們與大型裝飾畫創作過程中產生的眾多「睡蓮」的成品形態密切相關。本次展覽的亮點是一個橢圓形的展覽空間,靈感來自於橘園博物館的展覽室,周圍環繞著睡蓮,讓你融入永遠蔓延的冥想色彩世界中。此外,該區域還允許進行特殊攝影。

《莫內睡蓮》展覽現場,國立西洋美術館,2024-2025
左起:克勞德‧莫奈,《睡蓮》,約 1916 年至 1919 年,巴黎莫奈博物館 / 《睡蓮》,1916 年,國立西洋美術館(松方收藏)

在九件作品中的兩件中,雲的倒影自 1914 年起成為他作品中的一個重要主題,並作出了強有力的陳述。另一方面,中心主要是帶有淡淡橙色色調的白雲,與藍天形成鮮明對比。揮毫描繪的睡蓮葉、垂柳在畫面上、下、左、右延伸,給人一種鮮明的印象。

克勞德‧莫奈,《睡蓮》,約 1916 年至 1919 年,莫內博物館,巴黎
克勞德‧莫奈,《睡蓮》,約 1914 年至 1917 年,巴黎莫奈博物館

莫內之所以強調雲的倒影,是因為他想將它們與與大地相關的元素,如楊樹、柳樹結合起來,以強化池塘表面的天地合一的感覺。 。

巨型裝飾面板的生產是基於莫奈新建的大型工作室在戶外進行的研究。透過將自然印象的記憶內化並在畫布上重建的過程,莫內的藝術脫離了視網膜上反映的現實,轉變成更內在的圖像。

第四章「交響色彩」介紹了他與大型裝飾畫同時創作的一系列小型作品,這些作品他一直持續到去世。主題包括睡蓮池上的日式鼓橋以及毗鄰“水上花園”的“花園”中帶有玫瑰拱門的小路。

由左至右:克勞德·莫奈,《日本橋》,約 1918-1919 年,巴黎莫奈博物館,巴黎 / 日本橋,約 1918-1924 年,巴黎莫奈博物館,巴黎

或許是因為白內障的發展,視力逐漸下降,他的作品逐漸失去了透視感,開始顯得扁平而廣闊。他的色覺也發生了變化;有時,黃色和綠色主宰了他的世界,有時,所有其他顏色都顯得偏藍色,尤其是紅色顯得渾濁。 1923年開始,他經歷了三次手術,視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復,但在他這一時期所畫的《日本橋》系列中,色彩糾結,圖案難以辨認,輪廓融化,畫面模糊。 。

克勞德‧莫奈,《日本橋》,約 1918 年至 1924 年,巴黎莫奈博物館

如果您回顧第一章中看到的微妙表情,您會對明顯的差異感到驚訝。他像用畫筆猛擊一樣不斷地一遍又一遍地塗色的方式,似乎是在雕刻出主題的真實性,也似乎是他對視力不佳和缺乏色彩的恐懼的表達,這些障礙可能會阻礙他的創作。

克勞德‧莫內,《玫瑰之路》,吉維尼,約 1920 年至 1922 年,馬莫坦‧莫奈博物館,巴黎

但實際上,莫內一直把這一系列乍看之下可以看作是他流浪時期的產物的晚年作品一直保留在他的手中。考慮到莫奈是個完美主義者,他會無情地丟棄任何他不喜歡的東西,這可以看作是基於莫奈經歷中培養的色彩感的豐富實驗精神的結果。

左:克勞德‧莫奈,《玫瑰園畫家之家》,約 1922-1924 年,巴黎莫奈博物館

尾聲《顛倒的世界》以兩幅描繪垂柳的作品結束了展覽,這些作品是對大型裝飾畫的研究。在莫內的晚年,當他面臨親人去世、第一次世界大戰等諸多磨難時,這些垂柳因其流下眼淚的樣子而被解讀為象徵悲傷和哀悼的圖案。

由左至右:克勞德·莫奈,《垂柳與睡蓮池》,約 1916-1919 年,巴黎莫奈博物館 / 睡蓮,約 1916-1919 年,巴黎莫奈博物館

當莫內構思《大裝飾畫》時,他的目標是創造一個讓觀眾可以平靜冥想的空間,周圍是一望無際、無始無終的水域。在《睡蓮》中,佔據畫面左半部的垂柳的實像和虛像的界限極其模糊,給人一種永恆的、寧靜的世界的感覺。

晚年的莫內以一種新的感知空間的方式顛覆了基於西方繪畫傳統視角的世界觀。不要錯過「莫內的睡蓮」展覽,您可以體驗莫奈繪畫風格的豐富發展,透過他不減的創作衝動超越印象派。

「莫內的睡蓮」活動概述

時期 2024年10月5日[星期六]~2025年2月11日[星期二·假日]
場地 國立西洋美術館(東京上野公園)
開放時間 9:30-17:30(週五、週六截止21:00)
*閉館前 30 分鐘為止可入場。
休息日 星期一、11月5日[星期二]、12月28日[星期六]~2025年1月1日[星期三/假日]、1月14日[星期二]
(但是,11月4日【週一·假日】、2025年1月13日【週一·假日】、2月10日【週一】、2月11日【週二·假日】照常開放))
參觀費(含稅) 一般2,300日圓、大學生1,400日圓、高中生1,000日元

※國中生以下、身心障礙者及陪同人員1人免費。
*大學生、高中生以及免費參觀者請在入館時出示學生證、年齡證明、殘疾證明。
*僅限參觀當天,憑本次展覽門票還可以參觀常設展。

其他詳情請查看展會官方網站。

贊助商 國立西洋美術館、莫內美術館、日本電視網、讀賣新聞、BS日本電視台
詢問 050-5541-8600(您好撥號)
展會官方網站 https://www.ntv.co.jp/monet2024/

*文章內容截至報道時。最新資訊請查看展會官方網站。


查看其他報告

【朝倉雕塑館】特別展覽「奇妙的貓咪生活:朝倉文雄和貓,有時是狗」報道報道。愛貓雕塑家捕捉的可愛日常生活

台東朝倉雕刻博物館
展覽現場,左起:朝倉文雄,貓(金色金屬),1914 年,原標題未知(伸展),約 1919 年

朝倉文雄是引領日本現代雕塑界的雕塑家,也稱為愛貓人士。紀念朝倉文雄逝世 60 週年的特別展覽“奇妙的貓生活:朝倉文雄,貓,有時是狗”,匯集了他所有的貓主題雕塑,目前正在日本朝倉雕塑博物館舉辦。展覽期至2024年12月24日(星期二)。

*所有介紹的作品均為朝倉雕刻博物館所有。

朝倉雕刻博物館
展覽現場,前左:朝倉文雄,《誘餌貓》,1942 年,《睡眠》,1945 年

雕塑家朝倉文雄(1883-1964)以徹底追求捕捉對象本來面目的「自然現實主義」表達的態度,創作了《守墓人》、《大隈重信》等肖像雕塑。位雕塑家。除了工作之外,他還在東京美術學校(現為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院)任教,並以班級第一名的成績畢業,並培養了下一代,例如我在朝倉雕塑博物館主持“朝倉雕塑學校”,那裡是他的工作室和住所。

朝倉也被稱為無與倫比的愛貓人士,據說他的宅邸裡曾經養過多達19隻貓。他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創作貓雕塑,有時會用他家的貓作為模型。 1964年,為了紀念他作為雕塑家60週年和東京奧運會開幕,他策劃了“貓100展”,捕捉了貓的各種外觀。

然而,就在4月,奧運前夕,他因病去世,享年81歲,「貓百教展」也沒有舉辦。這個夢想被傳遞給了相關人員,並於 1994 年和 2017 年在他最後的家——朝倉雕塑博物館以特別展覽的形式實現了。

這次的特別展覽《奇妙的貓生活:朝倉文雄和貓,有時是狗》和《貓百教展》一樣,也以貓的作品為主,但與以往的展覽不同的是,它是一個展覽。

「我們不是簡單地排列貓的作品,而是在這裡(朝倉雕塑博物館)展示它們,著眼於朝倉如何與他的貓一起度過時光以及它們的生活是什麼樣的,」他說。倉雕刻博物館。

左起:朝倉文雄,《守墓人》,1910年,原名未知(睡覺),製作年份未知/淺倉文雄的代表作《守墓人》,陽光照射進來,微笑著低頭看著睡在墊子上的貓,溫馨的構圖一個大窗戶。
朝倉文雄,《Oihako》,1919/ 當貓追隨水花時,你看向它的前方,你會發現水花實際上在空中跳舞。

雖然不太為人所知,但朝倉不僅養貓,還養狗。雖然沒有以心愛的狗為原型的作品,但他們創作了少量的狗的作品,並透過添加這些作品,試圖創造一個生動且容易想像過去生活的展覽。

朝倉文雄《星星》1920

這次展覽將展出53件作品,主要是青銅貓雕像,還有貓的素描和關於貓的手寫俳句。也介紹了作為朝倉重要的創作手段的照片。

進入主展覽空間-工作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吊貓》 (1909 年),是有史以來最早展出的貓作品。

朝倉文雄,《吊貓》,1909 年

這部在第3屆文展展出的作品,在當時的構圖上是新穎的,亮點是抱起貓脖子的有力手臂與貓鬆散的身體之間的對比。看著貓的表情,我忍不住笑了。仔細觀察,可以看到貓的後腿微微繃緊,可以感受到剛從東京美術學校畢業的年輕朝倉佑已經具備的敏銳的觀察力和出色的表現力。

據戶張說,他是一位雕塑家和直言不諱的藝術評論家,與朝倉有著密切的友誼,並且知道他在文天展出了一件描繪純真的日常生活的小作品,這似乎是一件。

直到那時,文騰展覽已經展出了許多具有傳奇色彩的作品,這些作品探討了人體之美或表達抽象主題的具體人體,高村讚揚了他對待貓的方式。我認為這就是為什麼朝倉從高村的話中獲得了信心,即即使是描繪日常場景的小作品也可以成功,朝倉可能會在他的一生中繼續創作貓的作品。

由左至右:高村光太郎(手),1918 年;淺倉文雄(手臂),約 1909 年

另一方面,高村指出了本作中手臂表情的僵硬。 Arm (大約1909年)被認為是在同一年創建的,被認為是朝倉作為練習而製作的,因為沒有任何展覽中展出過它的記錄。

除了 Arm 之外,該場館還展出了十年後由高村光太郎創作的Hand (1918)。朝倉要求正在籌集留學資金的高村在不透露自己身份的情況下自由創作這部作品,他說:“即使只有一隻手或一隻腳”,這句話呼應了他過去的批評。也許光是這一點就引起了高村的共鳴,他最終發現這是朝倉的要求。展覽展示了兩位雕塑家之間的互動。

朝倉文雄,《好捕獲》,1946 年

當我們把注意力轉向他在《懸掛的貓》大約 40 年後創作的晚期作品《好捕獲》(1946 年)時,我們被他技巧的複雜性所震驚。當你把老鼠含在嘴裡的那一刻,你脖子上的肌肉就會緊張,你的臉上會露出猙獰的表情,你的前腿也會有平衡感,準備迎接老鼠的抵抗動作。這隻貓是如此逼真,你可以很容易地想像它在這之後跳下去,就好像這隻貓是根據當時真實的貓塑造的。

據說朝倉喜歡貓的一切,包括它們異想天開的動作和性情,並且對賦予貓獨特、柔軟動作的骨骼非常感興趣。他不僅研究骨骼標本,而且「據朝倉的女兒說,朝倉總是把貓放在腿上撫摸它們,不僅僅是為了撫摸它們,而是為了研究它們的骨骼和肌肉。」我認為這是為了找出他是誰並確定,」托巴里說。這是充滿朝倉獨特追求嚴格現實主義的一集。

「骨骼標本(貓)」/也展示朝倉作為參考的各種骨骼標本。他對貓非常了解,甚至被稱為“貓醫生”。

儘管它們的睡姿相同,但是否將頭埋在前爪中,以及耳朵和尾巴的形狀不同,都忠實地表現出來。此外,貓咪們的姿勢也多種多樣,例如伸展身體、餵小貓吃奶、互相擁抱等。

朝倉文雄,小貓父母,1935 年

《產後貓》(1911)乍一看似乎只是坐著,描繪了朝倉在南海實地考察後返回家中,迎接她的寵物貓,這隻貓是兩天前剛生下孩子的。他看起來很疲憊,低著頭。

朝倉文雄《產後的貓》1911

朝倉看到自己心愛的貓咪抱怨生孩子的勞累,然後親切地靠在她的腿上,彷彿在訴說著養小貓的喜悅,由此產生了創作這件作品的靈感。對於與其他貓作品相比,變形細節較多的原因,戶張先生表示,“與其說是貓的外表,他可能一直在試圖捕捉貓的情緒、疲勞和喜悅本身。”

朝倉文雄《愛貓病》1958

另一方面,他的晚期作品《貓病》 (1958 年)描繪了一隻心愛的貓,由於抬起臀部並忍受疼痛,皮膚變得下垂,皮毛失去了光澤,這是一部與其他作品不同的作品。

對於朝倉來說,貓的作品不同於肖像雕塑,後者是在接受委託後在有限的條件下創作的,而是他放鬆肩膀、自由地放縱自己的創作慾望而創作的作品。有沒有可能,雕刻這些作為主題並不容易處理的人物,是出於愛貓人士想要保留所有美好回憶(如照片或日記)的真實情感?這種態度也是朝倉貓作品魅力的泉源。

朝倉文雄,多摩(好日子),1930年/還有一個展覽,您可以觸摸貓的作品,感覺自己就是朝倉。
朝倉文雄《玉(好日子)》1930 / 關於《玉(好日子)》,您還可以享受與石膏模型的比較。

此外,會場還將播放一段17分鐘的視頻,介紹朝倉的青銅作品,名為氣模鑄造的製作工藝。首先,用黏土製作作品,然後用石膏模製出原型,然後以此為基礎製成青銅……這很容易用一句話描述,但實際的作品確實是一件手工藝。對於那些難以想像鑄造過程的人來說,這是必看的地方,因為您可以看到展出的作品經歷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詳細過程。

對於舉辦這次展覽的動力,戶張說,“不了解朝倉的人正在逐漸增加,所以我們策劃這次展覽是為了幫助人們熟悉朝倉和他的作品。”

這次展覽,你可以充分感受到朝倉出色的造型能力、觀察力和對貓的深厚熱愛,是對朝倉魅力的完美介紹。何不來看看那些讓愛貓人士無法抗拒的活潑微笑姿勢呢?


會場朝倉雕刻館也是一座非常吸引人的建築,所以我就介紹它的一些亮點。

1907年,從東京美術學校畢業後,24歲的朝倉在谷中建立了自己設計的住宅和工作室。在頂級工匠的幫助下,場地多次擴建和修繕,現在的朝倉雕刻博物館大樓於1935年竣工。 2001年,該建築被註冊為國家有形文化財產,2008年,整個遺址被指定為“舊朝倉文夫花園”,被指定為國家風景名勝區。工作室建築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住宅建築採用木結構數寄屋風格,結構獨特,但朝倉卓越的美學能力使不同的材料得到了協調,沒有產生不協調的感覺。

工作室

我們平時展示作品的工作室天花板高度為8.5米,當你踏入其中時,你會驚訝於那種開放感。樓層西側是3.78m長的小村十太郎雕像(1938年),但完全沒有壓迫感。

藝術家的工作室一般窗戶都在北側,但朝倉雕塑館的工作室在北、東、南三面都有窗戶,特色是極為明亮。該雕塑的目的是透過將雕塑暴露在各個角度的自然光下,研究經常放置在室外的雕塑的外觀,並在製作過程中使用窗簾調整光量。此外,北側頂部的大窗戶具有柔和的曲線,可以讓光線散佈到整個建築,而不會產生強烈的陰影。牆壁由溫暖的棉布製成,雕塑家對細節的關注貫穿始終。

學習

工作室旁邊的書房也有一個中庭,讓它看起來像電影佈景。一直延伸到天花板的三邊玻璃門書架上堆放的書籍中,有不少外文書籍是藝術評論家、朝倉在東京美術學校期間的導師岩村徹的。據說,岩村去世後,朝倉抵押了自己的房屋籌集資金,買回了這些在二手書店遺失的貴重資料。

接待區設有半圓形凸窗和沙發,營造出獨特的氛圍。
清晨的陽光之間

顧名思義,朝倉雕刻博物館三樓的大廳「朝日之間」是招待客人的地方,是朝倉雕刻博物館最正式的房間。它擁有豪華的日式風格,優雅閃亮的紅色牆壁是由昂貴的紅瑪瑙製成的,經過手工粉碎和繪製。少量黑曜石的混合創造出獨特的顏色。

天花板採用從伊豆縣天城地挖出來的神代杉木,並內襯杉樹皮。壁龕是用單塊松木板製成的,橫樑是用泡桐木製成的,這些材料在當時都是有價值的。這是一個可以感受到朝倉美學的空間,在缺乏統一感的同時又帶有一絲俏皮感。

五十池

庭院「禦天池」由水、巨石和樹木組成。這是一棟走廊式的建築,四面都是建築,建築利用了雕塑家的視角,讓你從每個房間都能欣賞到美麗的風景。朝倉把這裡當作自我反省的地方,每當他對自己的生活方式感到困惑或難以辨別事物的本質時,他就會看著清澈的水來淨化自己的身心,並移動進一步進行創作。

屋頂花園(*因天氣原因關閉)

工作室大樓的屋頂上有一個種滿橄欖樹的花園。據說這是屋頂綠化的早期範例。

園藝培訓曾作為朝倉雕塑學校的必修課在此進行。由於園藝和雕刻涉及在土壤中培育生命,因此該計畫的目的是透過園藝讓學生熟悉土壤並培養對物體的眼睛。目前,菜園已部分重建,成為可以觀賞時令花卉的休閒場所。

位於庭園西側的男性雕像《砲彈》(1924年)在廣闊的天空下俯瞰谷中市。如果在進入建築物之前從大門抬頭看的話,就可以看到作品的正面,所以參觀時一定要抬頭看看屋頂。

淺倉文雄去世60週年特別展覽“奇妙的貓生活:淺倉文雄與貓,有時是狗”概述

時期 2024 年 9 月 14 日星期六 – 2024 年 12 月 24 日星期二
場地 朝倉雕刻博物館(台東區谷中7-18-10)
開放時間 9:30-16:30(入場截止時間為16:00)
休息日 週一、週四(假日照常營業)
入場費 一般:500日圓 / 小學生、國中生、高中生:250日圓
贊助商 財團法人台東藝術文化財團、台東朝倉雕刻館
電話 03-3821-4549
朝倉雕刻博物館 HP https://www.taitogeibun.net/asakura/

*文章內容截至採訪時。詳細資訊可能與最新資訊差異,請以官方網站為準。


查看其他報告

畫家的內心對奄美之光做出反應。 【東京都美術館】「田中一村:光與靈魂展 – 田中一村:光與靈魂」(~12/1)預覽報告

東京都美術館
演員小泉小太郎現身媒體預覽

經歷了被稱為「神童」的童年之後,田中一村在晚年致力於以奄美自然為主題的繪畫。

「田中市村展:天海之光:靈魂的繪畫」將反思市村全心全意致力於「繪畫」的生活和工作。

本文報導了活動前一天舉行的新聞預覽。

田中一村,不屈的激情之路

展廳入口

1908年出生於栃木町(現為栃木市)的田中市村從小就展現出傑出的藝術天賦,被稱為神童。
他的父親是一位雕塑家,給他起了畫名“Beison”,他就讀於東京美術學校(現東京藝術大學)日本畫系,但兩個月後退學。
1947年,他將畫名改為柳一尊, 《白花》雖入選青龍展,但仍依靠少數支持者。晚年獨自移居奄美大島,終生致力於以奄美自然為題材的繪畫,但在69歲時去世。

1979年,他去世後,志工在奄美舉辦了他的遺作展,參觀人數達到前所未有的3000人。隨著媒體的介紹,他的生平和作品以極大的熱情為全國所熟知。

「田中一村:光與靈魂展」將展出奄美繪畫的代表作《葛嘴芋與相鐵》、《露兜樹的海邊》等未完成的大型作品。透過 250 多件作品,主要是繪畫,還有素描、工藝品和材料,我們將探索市村繪畫生涯的全貌。

最大的回顧展

展廳風景
追溯市村繪畫生涯的軌跡,聚焦他的繪畫。
市村最初是作為一位嶄露頭角的南方畫家而活躍的。從1930年代直到戰後,一村繼續研究風景畫的經典。
移居千葉寺的一村所畫的《千葉寺的秋天》(約1948年,田中一村紀念美術館所藏)。一村喜歡千葉的田園風光,繼續畫彩紙畫。
世田谷K先生家佛壇的天花板畫(約1950年,田中一尊紀念美術館所有)
《奄美海的鋼鐵與亞當》(1961年1月,田中一村紀念館藏)

本次展覽分為三個章節:第一章: 《青年南方畫家田中米臣:東京時代》 、第二章: 《千葉時代村莊的誕生》 、第三章: 《我的奄美之路》 ” 。透過按時間順序展示田中一村的作品,現在可以幾乎無縫地密切追蹤他繪畫生涯的轉變。

市村從六、七歲孩童時期就創作的許多作品至今仍保存在世界各地,而本次展覽中展出的許多作品都是近年來的新作品,並且正在展出。多的。超過 250 件商品正在出售。堪稱規模最大的回顧展。

市村的作品種類繁多,包括壁畫和木雕。這是市村畫的腰帶和陽傘。
第三章展出了搬到奄美後的作品,可以說是市村的巔峰。

田中市村的繪畫生涯絕非一帆風順。雖然他從小就被譽為“神童”,並作為新晉南波畫家而活躍,但他一生從未舉辦過個展,獨自在奄美結束了自己的一生,默默無聞。
在第三章中,市村帶著不屈的決心前往奄美,展示了他一邊努力賺錢維持生計一邊用心畫出的作品,透過作品可以體驗到繪畫的狀態。

展覽作品介紹

下面我們就來介紹部分參展作品。

【山茶花屏風】1931年(昭和6年)金底彩絲2件1對,千葉市美術館藏

徹底改變市村「空缺期」形象的傑作

市村後來在一封信中寫道:“當我23歲的時候,我認為是真正道路的新繪畫風格因為沒有得到我的支持者的支持而滅絕了”,傳統上這個時期的特點是由於缺乏生產,人們認為存在「空白期」。然而,近年來,這段時期的繪畫傑作不斷被發現,這種觀點開始改變。
本作品是一幅華麗的金色屏風,徹底改變了市村在昭和初期的活動形象。
市村當時24歲。您可以感受到探索新視野的熱情和能量。

《白花》1947年9月金砂平裝本2本,田中一村紀念館藏1本

田中一村唯一獲獎作品。

1947年,該作品首次入選由川端龍子主辦的第19屆青龍展,並最終成為唯一入選公開展覽的作品。
展覽圖錄上寫著“白花,柳一村”,這表明他將畫名從“米村”改為“柳一村”。
精緻的畫風,帶著些許寬鬆的感覺,令人印象深刻。

《秋晴》1948年9月平裝本,金色,2首,1張,田中一村紀念館藏

即使他背棄了榮耀,他仍然忠於自己的信仰。

1948年,也就是獲得一等獎的第二年,市村在第20屆青龍展展出了兩件作品。雖然市村承認這部作品《秋收》是他有信心的作品,但他對只有他的參考作品《波浪》被接受感到失望,並拒絕了入選。

這件作品的特點是在金色屏風上以黑色剪影大膽地表達樹木。具有背光效果的參天大樹,以及將樹枝和樹皮的紋理表達到最精細的細節,確實是大量努力的結果。
市村甚至背棄繁榮,想要守護的到底是什麼?請大家來面對面感受這部作品。

《露兜樹海邊》1969(私人收藏)

奄美之光為市村帶來了什麼

市村在1974年1月(當時66歲)寫的一封信中寫道,它們閻魔王的紀念品」。芋和相鐵。這件作品堪稱本次展覽的一大亮點。

這件作品體現了我對能夠毫無遺憾地創作作品的自豪感,它是以一種叫做露兜樹的植物為基礎的,這是我從第一次來島上就開始計劃的。露兜樹的深顏色是使用從綠色到藍色的各種顏料製成的。中景以細膩的線條勾勒出漣漪,雲層之外的金光為整幅畫增添了一種崇高的品質。
展場裡也展出了市村的許多觀音和羅漢畫,但這幅作品表達了他在生命的最後階段所達到的宗教情感,一點也不誇張。

一定要在會場欣賞一村美週的傑作。

展覽大使小泉小太郎也將上台!

在媒體預覽和開幕式上,擔任展覽大使和語音導覽員的演員小泉小太郎穿著一件獨一無二的以“福島和相鐵”為主題的大島紬和服亮相。

小泉光太郎說: 「我全心全意地擔任語音導覽,感受到與神秘的田中市村先生的聯繫和機遇。」小泉光太郎說,他的曾祖父小泉又次郎(小太郎的父親),曾擔任交通大臣等。的父親小泉純一郎(前首相小泉的祖父)是田中一村贊助的董事長,所以他從小就聽說過藝術家田中一村。

近一個世紀後,作為出生在小泉家族的人,他說:「我真的很驚訝,覺得自己得到了一份光榮的工作,所以我全心全意地發出自己的聲音。」 ,思考透過這次展覽發生的神秘邂逅。

「我從小就看過田中市村的後期畫作,但在這次展覽中我能夠看到他的早期作品。就我個人而言,我父母家裡有一棵蘇鐵樹,我對描繪天海的畫很著迷。

回顧這次展覽的感受,我總結:

「除了畫作之外,還有田中一村留下的珍貴照片、手寫明信片和罕見的收據,可以盡情了解他做了什麼樣的工作,我認為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一個精彩的畫展,讓人們感受到千葉縣早期的生活是什麼樣的,以及工作是多麼辛苦……田中市村我想讓你感受到田中的魅力。

他微笑著向觀眾致詞。

「最後,我想在東京舉辦個展,結束我的繪畫生涯,」田中市村說。這次展覽《田中一尊:光與靈魂》或許是一尊最後的願望卻意外地實現了。

活動期間至2024年12月1日(週日)。
歡迎來到會場,欣賞市村的眾多作品,他將自己的全部心血投入到「繪畫」中,遠離世俗的榮耀。

活動概覽

時期 2024 年 9 月 19 日星期四 – 2024 年 12 月 1 日星期日
場地 東京都美術館特別展覽室
開放時間 9:30-17:30,週五 9:30-20:00
*最後入場時間為休館前 30 分鐘。
※僅限週六、週日、假日、11月26日(週二)~12月1日(週日)期間,特定日期和時間需要預約
*如果您在 11 月 22 日(星期五)之前的工作日來訪,則無需預訂特定日期和時間。
休息日 週一、9月24日(週二)、10月15日(週二)、11月5日(週二)
*但是,9月23日(週一、假日)、10月14日(週一、假日)、11月4日(週一、假日)辦公
入場費 一般:2,000日元大學生·專門學校生:1,300日元
65歲以上1,500日圓 ※高中生以下免費。
*持有身體殘障證明書、愛心筆記本、復健筆記本、精神殘障健康福利筆記本、原爆倖存者健康筆記本及其陪同人員(最多1人)可免費入場。
※持有身體障礙證明者及其陪同人員(最多1人)、高中生以下者無需預約特定日期和時間。請直接前往會場入口。
*如果您是高中生、大學/職業學校學生、65 歲以上或擁有任何類型的筆記本,請出示證明。
*每個月的第三個星期六和接下來的星期日是家庭團聚日,因此帶18歲以下兒童的父母(居住在東京,最多2人)可以支付正常費用的一半(請出示地址證明)。特定日期和時間無需預訂,僅在東京都美術館售票櫃檯出售。
*詳情請查看展會官網門票資訊頁
展會官方網站 https://isson2024.exhn.jp/

*文章內容截至採訪時。詳細資訊可能與最新資訊有所差異,請以展會官方網站為準。此外,本文中介紹的作品可能已經展出過。


查看其他報告

東京都美術館「聆聽大地:符號與質感」開幕報告

東京都美術館
東京都美術館「聆聽大地:符號與紋理」新聞預覽

我們收到了東京都美術館關於2024年7月20日星期六開幕的特別展覽「聆聽大地:符號與紋理」的報導。


東京都美術館的特別展覽「聆聽大地:符號與觸摸」於7月20日星期六開幕。在本次展覽中,五位當代藝術家持續創作與自然有著深厚連結的作品,傳達出在我們以人類為中心的生活中很難聽到的大地氣息。 7 月 19 日星期五舉行了新聞預覽,大樓向媒體開放。我們將報道負責本次展覽的策展人大橋夏子以及參展藝術家的展覽評論。

■讓你傾聽大地聲音的標誌和紋理
■2024年7月20日星期六至2024年10月9日星期三

「傾聽地球:跡象與觸摸」場地
本次展覽的策展人大橋夏子

負責本次展覽的策展人大橋夏子解釋了該計畫的背景:「過去十年,隨著東日本大地震和新冠病毒的傳播,我們感受到了生活在大房子裡的便利。」城市及其脆弱性。 「除了意識到城市的脆弱之外,我還意識到自然感覺有點遙遠,我感知的能力不僅是季節的變化,而且是基於這些個人的狀態和變化。於是,我進行了研究,並創作了一個展覽,展出了那些離開大都會、在大自然中磨練感官、創作作品的藝術家。

參與的藝術家有河村喜一、古坂遙、美羅子真智子、倉科光子、榎本佑一等,他們都與自然有著深厚的淵源。

參加本次展覽的藝術家:河村喜一
展覽場地(C館)

當你從入口處的自動扶梯進入展廳(C畫廊)時,你會發現在一個高高的天花板的開放空間裡排列著川村喜一的攝影作品。河村(1990 年出生)在東京出生並長大,但於 2017 年移居北海道知床半島並繼續他的寫作生涯。

「一個被稱為世界自然遺產的地方。棕熊、虎鯨,有時甚至鯨魚也來到這裡,所以雖然這裡有豐富的自然,但它也生活在非常惡劣的環境中。方括號中的’自然’ ,如相反,我創作作品的目的是表達自己作為一個生活在那裡的人,用自己的觸覺感受當地的氣候。搬到這裡的第二年秋天,他拿到了狩獵證,進山打獵。雖然一開始他想更了解大自然和動物,但一開始他覺得自己不被森林接受,也很難見到動物。如果你不了解那裡的地形和生物的生態,你將無法在該地區行走或接近你的獵物。

「我住在知床,因為我對住在城市時無法理解和感受不到的事物有認識,但我不是透過狩獵從外部觀察生態系統,而是深入其中並作為生物的一員體驗靈性。「我創作作品的目的是希望將行動的過程與攝影的表達連結起來。

印在織品上的照片記錄了川村的日常生活,包括他與家人的阿伊努狗Upashi的生活,以及知床的風景。這些照片裝在北海道製造的木框裡,懸掛在戶外露營繩上,構成了展覽空間。出於對環境的考慮和對博物館建築的尊重,沒有建造新的牆壁來展示作品。作品在空間中舒適的佈置方式會給觀者耳目一新的感覺。這個木製相框是可折疊的。所有作品均裝進藝術家的汽車,並運至場地展出。展覽結束後,它將再次折疊並返回知床。這也是川村所說的重視生活、生產和展覽之間連續性的過程。

參加本次展覽的藝術家:古坂遙
展覽場地(C館)

古坂遙,木刻版畫藝術家,出生於大阪府。在芬蘭和挪威等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生活後,他於 2017 年開始在青森製作作品,同時採訪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人們。本次展覽分為三個主題展出作品。這是一系列名為“Doodge of the Reindeer Mountain”的版畫,其靈感來自北歐薩米游牧民族的手工作品“Soma no Boat”,是經過對北歐山區反复研究而創作的。言語之聲」。

古坂將木版畫視為他與大自然互動的一種方式。他之所以產生這種想法,很大程度上是受到 2003 年他第一次住在薩米村莊的影響。從那時起,透過電子郵件等方式與他們交流,我逐漸了解了與嚴酷的大自然相處的滋味。

「馴鹿毛皮」的靈感源自薩米人,他們自古以來就在氣溫可達攝氏-40度的地區穿著馴鹿毛皮生存。當他們捕獲馴鹿時,他們會利用所有的東西來生存,包括皮毛、骨頭和肌腱。木刻版畫之於故鄉,就像馴鹿之於薩米人一樣。製作木版畫讓我想要像馴鹿一樣生活,我開始利用實木的外觀和紋理,並用我收集的土壤作為顏料。這就是「馴鹿山Duodge」系列的開始。

「織工」是指在森林中將經線綁在樹木上,一邊在大自然中用手勞動一邊調整張力,感受身處其中的輕盈與舒適的人們。 「我透過記錄他們關於如何在大自然中表現的話語來創作作品,」他說。

2017年,我將注意力轉向日本,開始前往青森採訪那些經歷過嚴冬的人們。為了這次展覽,我們創作了與場地天花板高度相匹配的大型木版畫。這是一幅新作品,使用青森的漆液和他自己種植的靛藍印刷而成,他親眼目睹了漆林中砍伐木材作為木版的過程。會場內不僅展示了木刻版畫,還展出了這些版畫,營造出一個類似青森樹林的展覽空間。也展出了家鄉用作顏料的天然材料,如漆液、靛藍和泥土。在「製作線的容器」中,青森柏木中填充了一層薄薄的青森收集的泥。當裝置乾燥時,它會逐漸破裂,形成線條,你可以看到它隨著展覽的進行而改變。

我們還展示了一段視頻,記錄了與家鄉自然和諧相處的作品創作過程。從夏天的採藍、冬天的砍木、收集泥土、雕刻印刷的過程,我們將了解你的家鄉是如何與自然相連,直到木版畫的製作,以及你如何您可以看到,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才能開始生產。影片由本次展覽的參展藝術家河村喜一拍攝。

參展藝術家:Machiko Miroko
展覽場地(A館)

Miroko Machiko 充滿活力的作品世界在樓下的中庭展覽室(A 畫廊)展開。 Miroko Machiko 出生於大阪府,在東京工作 11 年後,於 2019 年搬到奄美大島。展覽空間中央打造了一座“島”,周圍陳列著許多以奄美大島為主題的作品。

美羅子真知子說,奄美大島的人們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所以他們對大自然的感知能力很強。

「我意識到我根本沒有感知自然的能力。」我想看看它是否存在,但島上的自然很吵鬧,它的運動就像生物一樣,我創造了它。肉眼無法看到的生物。

構成島嶼的牆壁內側的畫作是在這個地點花費四天時間繪製的。外面是2023年出版的繪本《Mienai Ryu》的原畫。

「我想讓你在進去之前先感受一下隱形龍的故事。一切都是相互影響的,風一吹,波浪就起來,小浪就濺起來,互相撞擊,所以,我意識到了這種聯繫。 ,我一開始就沒有打算這樣做,但我是即興創作的,所以我表達了很多我在島上看到的世界,如果人們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沙沙聲,我會很高興。 )

島上的地板被泥土染紅了。 Miroko 搬到奄美大島已經五年了,她逐漸意識到島上汲取地球能量的天然材料非常適合她想要表達的東西。
您還可以在會場一角搭建的小屋中觀看描繪奄美大島森林中“光的沙沙聲”的現場繪畫視頻“Umimatou”。

「當我在戶外畫畫時,我會接收到風的移動、光線的變化和大量的能量,然後將它們一次性釋放出來。然後,由這些東西形成的東西對我來說就像生物一樣可見。

對奄美大島的人們來說,山脈和森林是神靈居住的聖地。我沒有不必要地進去,而是說:「我已經到了入口處。森林裡到處都是樹根和石頭,移動起來很困難。我想畫很多東西,但我畫不出來。」這感覺就像是一場鬥爭。

影片中小屋的外牆還塗有一種名為Hikagehego的植物的染料,這種植物在奄美野生生長。

參加本次展覽的藝術家:倉科光子
展廳(B館)

倉科光子(Mitsuko Kurashina)的作品在 B 畫廊展出,她出生於青森縣,目前居住在東京。我從2001年開始畫植物。

他觀察東日本大地震(2011年)引發的海嘯對植物生長環境的變化,從2013年開始定期造訪現場,用水彩畫植物。展覽展出了他在無法前往災區期間繪製的兩幅關東地區植物畫,以及他在岩手縣、福島縣和宮城縣考察後繪製的15幅作品。

作品標題中的數字是所描繪植物的經緯度。倉科說,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他想“不僅表明這個地方確實存在,而且描繪了只有當時才能看到的場景。”透過仔細觀察和詳細繪製這些植物(我們將其命名為「海嘯植物」),我們可以了解這些植物的種子是否被海嘯帶走,是否因海嘯的攪動而發芽。植物是否是通過重型機械運送到那裡的,那個地方發生了什麼,以及為什麼這些植物在那裡紮根。

正在進行中的作品也在展出。這是倉科為這次展覽傾注心血創作的白色紫藤。紫藤,俗稱紫藤,藤蔓向上生長,纏繞在紫藤架上,花朵下垂。然而,這是一棵爬在地上的藤蔓,長出葉子,開著白色的花。 2016年,倉科有機會看到一張白色紫藤在該地區爬行的照片,他知道他真的很想畫它,所以他研究了該地區,並在去年開始畫它。據說地上開白花的情況很少見。倉科大概有很多能量才能讓它綻放吧。這也是一個能夠看到正在進行的工作的寶貴機會。

榎本雄一展覽館(B畫廊)
榎本雄一展覽館(B畫廊)

榎本雄一(1974 年出生)在東京出生長大,自 2018 年起在北海道根室市和新潟縣糸魚川市設立工作室,在三個地點工作。
本次展覽展出了名為《冰雪奇緣》的新作品,以根室風景為基礎的油畫和鋁板模仿冰塊。

從遠處看,《沼澤與樹林》就像一幅黑白抽象畫,但如果你仔細觀察,你可以在黑色的畫面中看到一片樹林。

大橋策展人轉述了榎本的話:「我記得在無人的森林深處突然出現的景色讓我感到驚訝、喜悅,甚至感到害怕。」——榎本介紹說,這件作品是用一種新鮮的方式捕捉他所遇到的自然。因為作品只是簡單的黑白剪裁,所以給觀者留下了連結自己記憶、自由展開想像的空間。

另一方面,10件新作品《冰雪奇緣》是在鋁板上創作的,捕捉了海風吹來的雪所產生的表情。

策展人大橋說:“儘管你沒有在冰上行走的經驗(一般來說),但排列如此多的此類作品會創造出一個讓你感覺自己被冰包圍的空間。”排列的 10 件作品讓人想像冬天的根室大自然創造出無數美麗的形狀。順便說一句,在最後展示的小片中,可以在雪地裡看到動物的腳印。乍一看,世界似乎安靜而單色,但它表達了生物的存在以及榎本在根室中感受到的生命的光芒。

 

場地的盡頭展示著代表春天的作品。這件器皿造型的作品以 Ezospermia japonica 為主題,Ezospermia japonica 是一種在北海道發現的多年生植物,從四月到五月開花。這是榎本在展覽結束時創作的新作。

旁邊播放著榎本拍攝的照片作為其作品創作素材的幻燈片,讓您可以看到根室從春天到季節的變化。榎本不僅充分傳達了根室吸引他的新鮮感,這裡的景色與東京完全不同,而且還包括與展出作品密切相關的照片,例如冰湖上的風景和有趣的是它包括了紫堇花。

當您在展示五位當代藝術家的照片、版畫、油畫、水彩畫和裝置等各種作品的空間中來回走動時,您將體驗到人類與自然的聯繫感,這是我們經常會忘記。

此外,本次展覽的圖錄還包括在奄美大島染色的泥染布。
這是由參與藝術家之一 Machiko Miroko 用來創作作品的泥染工作室製作的。

東京都美術館「聆聽大地:符號與紋理」新聞預覽

攝影:鈴木涉


 

展覽概況 ●展覽名稱 聆聽大地:符號與感動
低語之地:藝術家與大自然的呼應
●期間:2024年7月20日(星期六)至2024年10月9日(星期三)
●會場東京都美術館畫廊A、B、C
●每週一休館,9月17日(週二)、9月24日(週二)※8月12日(週一·假日)、9月16日(週一·假日)、9月23日(週一·假日)開放●開放時間9:30~ 17:30、週五9:30~20:00 ※最後入場時間為閉館前30 分鐘●入場費:普通1,100 日元、大學、專門學校生700 日元、老年人以上65,800 日圓、高中生、高中生免費更年輕 *【夏夜博物館折扣】等折扣詳情請參考展覽官方網站。
●主辦:東京都歷史文化財團、東京都美術館 ●特別合作:株式會社津川 ●協辦:Hokuryaku LLC、三島社株式會社、山茶花畫廊、青森公立大學國際藝術中心青森 ●聯絡方式: 東京都美術館03-3823 -6921
請登入展會官方網站了解最新活動資訊等。
https://www.tobikan.jp/daichinimimi

 

文章提供: Kokosil Ueno


查看其他展會資訊

[東京國立博物館]特別展覽「神護寺-空海與真言宗密宗的開端」的報導。被認為是日本雕刻史上最偉大傑作的藥師如來雕像的主像首次在寺廟外揭幕。

東京國立博物館
展會風光

紀念寺廟創建1200週年的特別展覽“神護寺-空海與真言宗密宗的起源”在東京國立博物館開幕,介紹了京都神護寺傳世的眾多寺院寶物。展覽期至2024年9月8日星期日。

*部分作品在展覽期間會有不同的展示方式。
早期展覽:7月17日(三)-8月12日(週一/休館)
晚展:8月14日(週三)-9月8日(週日)

入口處巨大的「神護寺」牌子是由神護寺住持谷內耕翔書寫的。

真言宗密宗聖地,1200年寶藏在一處

位於京都高尾市的神護寺(神國所真言寺)於 824 年由高尾山寺和新願寺兩座寺廟合併而成。高尾山寺是平安時代(774-835)提出遷都的和氣清麻呂的家寺,他在唐朝首都長安系統地學習了密宗佛教,回國後居住於此。 。

空海入寺後,因火災等原因年久失修,後在真言宗文覺上人的努力下,並得到後白河隱天皇和源賴朝的支持下得以重建。此後,儘管經歷了應仁之亂、明治維新廢佛、寺廟領地被拆除等各種危機,該寺仍繼續秉持佛法至今。

重要文化遺產《弘法大師像》鎌倉時代,14世紀,京都神護寺,全年展示

本次展覽是為了紀念2024年神護寺創建1200週年和空海誕辰1250週年而舉辦的。

展覽的核心是被譽為日本雕刻史上最偉大傑作之一的國寶“藥師如來立像”,以及與空海有關的國寶“高雄曼陀羅”歷經六年的修復,神護寺歷經1200年的風雨滄桑,保存下來了許多寶物。這次展覽的規模和數量都是空前的,介紹了約100件超越佛教藝術的日本藝術傑作,其中包括17件國寶和44件重要文化財產。

國寶《楓葉折風》,嘉納英賴著,室町安土桃山時代,16世紀,東京國立博物館,上半年展出。

展覽旨在追溯神護寺的歷史。
一開始,象徵性地放置了一幅屏風,描繪了人們在清瀧河沿岸排成一排的楓樹上的盛宴,清瀧河流經高雄,俯瞰著雲間神聖的神護寺。傳達了神護寺的氛圍,神護寺自古以來就作為紅葉名勝而深受人們的喜愛,至今仍以美麗的景色吸引著人們的目光。

國寶,金銅密宗佛器(金剛盤、五尖鐘、五尖杵),中國,唐代,八世紀至九世紀,京都,京都護國寺(東寺)藏品,整個館內展出年份/據說是空海從他的老師惠卡那裡得到的佛教法器。
國寶《觀城曆名》 空海撰,平安時代,812年,京都,神護寺,展覽期間:7月17日至8月25日/參加觀城儀式的人名單。可以看到空海自由開放的書法風格,被認為是當時三大書法家之一,並被運用到日常生活中。
右側是上半年展出的國寶“源賴朝將軍像”,鎌倉時代,13世紀,京都,神護寺,上半年展出/源賴朝勳爵的真人大小肖像支持神護寺。日本肖像畫的傑作,每一根頭髮都經過精心繪製,一直到髮際線和睫毛。

這裡有許多與國寶「高尾壇城」有關的寺院寶物!

展覽上半場的亮點是國寶靈界曼陀羅(高尾曼陀羅) ,它是日本現存最古老的靈界曼陀羅。展覽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Taizokai”,第二個部分是“Kongokai”。

國寶,靈界曼陀羅(高雄曼陀羅),平安時代,9世紀,京都,神護寺收藏,在“泰藏會”展出的該時期前半期的圖像

靈界曼陀羅是真言密宗所教導的兩幅以大日如來為中心的宇宙的觀想:金剛界,代表覺悟之道,胎界,代表慈悲的擴展。此作品因傳至高尾山神護寺而被稱為“高尾壇城”,是空海根據他在天長時代(824-834)從唐朝帶回的壇城直接製作的。極高的價值。

望著約4公尺見方的巨屏,斜紋絲上用金銀泥以自由線條畫出許多佛像,絲上用一種名為「『紫』的染料織成花鳳圖案」。工整,這在當時是很少見的。據說金剛界有1461個,子宮界有409個,這是壓倒性的。我不禁想到,每個人物的製作都花了多少時間和精力,因為每個人的臉型、攜帶的物品都有詳細的規定,容不得半點差錯。

【良凱曼陀羅】右:「子宮世界」江戶時代,1795年(寬西7年),左:「金剛會」(江戶時代,1794年),京都神護寺,全年展示

同層也展示江戶時代製作的高雄曼陀羅的全尺寸複製品。兩種寬度均全年展示。與有明顯損壞的原件相比,絲綢上的線條和色彩的鮮豔度都清晰,將原件的優雅氣息完美地表達出來,因此值得將它們放在一起進行比較。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關各尊神像的信息,您可以參考僅用墨水描繪輪廓的高雄曼陀羅圖標,或觀看在單獨房間中播放的解說視頻。

重要文化遺產《高雄曼陀羅圖》平安時代、12世紀、長谷寺收藏、奈良、《子宮世界第3卷》前半部所展示的圖像

據記載,高雄壇城曾兩度被修葺,第一次是鎌倉時代的高田天皇,第二次是江戶時代的1793年。這是繼 2016 年至 2022 年進行約 230 年來的首次大修之後,第三次向公眾開放。

國寶「高雄曼陀羅儀式」,高達天皇的模版,鎌倉時代,圓慶二年(1309年),京都大覺寺,上半部展出

舊的高雄曼陀羅儲物盒及其兩次修復的記錄等展品,以及豪達皇帝親自撰寫的修復歷史,將有助於將被認為是基礎和標準的高雄曼陀羅傳承給下一代空海手寫的曼陀羅傳達了我們祖先希望生存的一部分思想和信仰。

重要文化財產《大般若經》第一卷(深藍紙金字經),平安時代,12世紀,京都,神護寺,全年展示/鳥羽退位天皇委託後白河隱世皇帝在神護寺安裝了深藍色背景上金色油漆的美麗經文。
《高尾山神護寺圖》室町時代,15世紀,京都,神護寺藏品,全年展示 / 清晰描繪神護寺寺廟的中世紀導覽圖,主要以水墨表現。

還出現了一個特別的展覽室,裡面有令人印象深刻的雕像!藥師如來立像在主像嚴厲的目光中穿過

展覽的後半部分,出現了一系列神護寺的雕塑作品。

國寶《五大國藏菩薩坐像》平安時代,九世紀,京都,神護寺,全年展示

神護寺流傳最古老的密宗佛像-五大國藏菩薩坐像,是空海弟子心齋應仁明天皇之命所立,作為佛像供奉於多寶塔。這是神護寺一年兩次揭幕的隱藏佛像,此次展覽將首次將五尊佛像全部在寺廟外展出。

五大空藏菩薩據說具有無量的智慧與福報,據說將空藏菩薩的功德分為五種,傳授給人們,或金剛世界戈地如來的化身。該作品被認為是基於早期密宗佛教圖像,如高雄曼陀羅,其亮點包括長眼、豐唇的優雅面部特徵以及肉體的表情。

據說這座雕像本身就是空海的一種曼陀羅,在會場,四尊雕像圍繞著法海空藏排列成一圈,形成了三維曼陀羅的外觀。當我停在它面前時,我感覺自己彷彿被幾乎一模一樣的坐像所營造出的神秘氣氛所包圍。

《二天王立像》平安時代,十二世紀,京都,神護寺藏,全年展出/神護寺長梯盡頭的塔門處,一對二天王立像迎客。這個展覽是唯一的拍照點。
左起:重要文化財產:平安時代9世紀的月光菩薩立像;國寶:平安時代8-9世紀的藥師如來立像;重要文化財產:平安時代的日光菩薩立像;京都神護寺所有,全年展覽。

在最後的展廳裡,只有立像的傑作排列成行,營造出莊嚴的氣氛。中央是主像藥師如來立像,這也是首次在寺廟外展示。據認為,空海將這尊雕像帶到了神護寺,這並不是一座密宗佛像,而是供奉在以前的寺廟之一的雕像。

八世紀末至九世紀初,創作了許多獨特的佛教造像,但這尊佛像更為突出。他最顯著的特質就是那讓你挺直身姿的嚴厲眼神。再加上她堅定的嘴巴,充滿了尊嚴。

國寶:藥師如來立像,平安時代,8-9世紀,京都,神護寺,全年展示
國寶:藥師如來立像,平安時代,8-9世紀,京都,神護寺,全年展示

本次展覽的一大魅力在於,您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欣賞雕塑的美麗,而通常只能從正面看到它,因為它被保存在神護寺的祖師中。

它是由一整塊木頭製成的,除了手臂之外,大腿突出得從正面看根本無法想像,更強調了它的厚度。另外,左袖上有大圓波和小波交替的本帕式圖案,雕刻的深度營造出更深邃的感覺。丹波風格的袈裟圖案是早期平安雕塑的特徵,但據說如此美麗且清晰可見的雕像很少見。

空海為何選擇這尊非密宗佛像作為主像呢?原因尚不清楚,但東京國立博物館研究員丸山四郎表示如下。

「我認為空海本人對形式的興趣甚至超過了密宗對形式的重視。不知道空海看到這尊雕像時有何感想,如果你能把它送給我的話。”

【十二神將立像】吉野右京、大橋作右衛門等,《公雞神、野豬神》,室町時代,15世紀至16世紀,《童神-神神、犬神》,江戶時代,17世紀,京都,神護寺倉庫,全年展覽

主像周圍是四大天王十二將軍的立像。在神護寺,佛像排列得很近,但它們之間有一定的空間。此外,燈光使雕像獨特姿勢的剪影在背景中脫穎而出,完美凸顯其動態表情。一時間我被這壯觀的景象迷住了。

可以感受到空海思想和精神的特別展覽「神護寺 – 空海與真言宗密宗的開端」將持續至 2024 年 9 月 8 日(星期日)。

1200週年紀念特展「神護寺-空海與真言宗密宗的開端」概要

時期 2024年7月17日(星期三)至9月8日(星期日)

*展覽期間,部分作品的展示方式有所不同。
早期展覽:7月17日(三)-8月12日(週一/休館)
晚展:8月14日(週三)-9月8日(週日)

場地 東京國立博物館平成館
營業時間 9:30-17:00

*週五、週六截止19:00(8月30日、31日除外)
*閉館前 30 分鐘為止可入場。

閉館日 8月13日星期一(星期二)

*但博物館將於8月12日(週一、假日)開放 *綜合文化展覽將於8月13日(週二)開放。

入場費 一般2,100日圓、大學生1,300日圓、高中生900日元

※國中生以下、殘障人士及照顧者1人免費。
*無需提前預訂(指定日期和時間)。
*憑此展覽門票還可觀賞活動當天的綜合文化展覽。
其他詳情請查看展會官方網站。

由…贊助 東京國立博物館、高尾山神護寺、讀賣新聞、NHK、NHK宣傳
詢問 050-5541-8600(您好撥號)
展會官方網站 https://tsumugu.yomiuri.co.jp/jingoji/

*文章內容截至報道時。最新資訊請查看展會官方網站。


查看其他報告

【國立科學博物館】特別展覽「Insect MANIAC」報道報道。從愛好者的角度深入探索昆蟲多樣性的世界!

國立科學博物館
《昆蟲狂人》場地景觀

昆蟲是最大的生物類群,佔地球上已通報物種的一半以上。國立科學博物館舉辦了一個名為「昆蟲狂人」的特別展覽,從多個角度和獨特的視角深入探討這個未知的世界。展覽期限至2024年10月14日(週一、假日)。

入口
展會風光
展會風光

人類已命名了大約100萬種昆蟲。儘管它們是人類生活中最常見的野生動物,但只有少數物種得到普遍認可。此外,儘管每個人都知道昆蟲的名字,但在許多情況下,它們的生態充滿了神秘感,或隱藏著只有研究人員知道的有趣秘密。

這次展覽的展覽範圍廣泛,從超過10公分的巨型甲蟲到不到1毫米的微小黃蜂,還有像昆蟲一樣被稱為「蟲子」的陸生節肢動物,如蜘蛛和蜈蚣。來自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五名研究人員正在瘋狂地探索昆蟲多樣性的世界,這超出了從書籍和插圖百科全書中可以獲得的知識,同時結合了稀有標本和最新的昆蟲研究。

「一區:昆蟲與蟲」展覽現場

即使你是個狂熱分子,會場也會有一個名為“Zone 1: Insects and Bugs”的介紹區,會介紹昆蟲和蟲子的區別及其特徵等基本信息,所以即使你不是熟悉昆蟲的我可能不需要擔心。

下一個部分「第二區:多樣的昆蟲」是展覽的主要部分。根據研究人員的專業類型分為五門, “蜻蜓門”針對的是蜻蜓、蚱蜢、蟬等不完全變態的昆蟲, 蜜蜂門”針對的是具有膜質翅膀的蜜蜂和蒼蠅。 介紹了蝴蝶和蛾, 《甲蟲門》介紹了甲蟲、鍬蟲等甲蟲, 《蜘蛛門》介紹了蜘蛛、蜈蚣、蝎子等非昆蟲節肢動物的世界。每個主題都涉及以下三個關鍵字:「多樣化的關鍵」、「昆蟲新常識」和「昆蟲的食物、衣服和住所」。

「第二區:多種昆蟲」展覽現場。為每扇門製作的昆蟲標本收藏也是一大亮點。

每個區域都有五個巨型模型作為地標等待遊客,這些模型由研究人員非常注重細節的監督。

它與典型的昆蟲展覽有些不同,例如日本長尾黃蜂的模型並沒有表現出酷炫的飛行樣子,而是難以形容地再現了它的身體變形和產卵。這種讓人意想不到的「這就是我關注的東西!」可以說是本次展覽的最大亮點。

巨型蝦夷長尾黃蜂模型

對於對昆蟲不熟悉的筆者來說,這次展覽充滿了驚喜。

比如關於昆蟲組成的社會。黃蜂和蜜蜂的常見生態,即工蜂和蜂王成群生活,分工和產卵,這在整個膜翅目(大約有 150,000 種)中是相當不尋常的,而獨居的蜜蜂則更為常見。很多。雖然我的知識水平還很低,但我對蜜蜂是群居昆蟲的刻板印象感到震驚。

昆蟲學會展覽

蜜蜂有一種被稱為“群居”的生態,它們既群居,又是“獨居”,產卵後母蜂離開後,它們基本上獨自生活,甚至產卵後,母蜂還為蜜蜂提供食物。幼蟲可以看到多種生態,例如“亞社會”蜜蜂,它為蜜蜂提供大量能量,以及“勞動寄生”,它依賴其他蜜蜂築巢和收集食物。因此,蜜蜂作為思考昆蟲社會性演化的研究材料引起了極大的興趣。

關於性別多樣性的展品充滿了極客的東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展品之一是雌雄同體,一種兼具男性和女性特徵的獨特個體。

雌雄同體蝴蝶標本。右下角的雌雄蝴蝶呈對角線相對。

雌雄同體有時可能出現在同一物種的許多個體中,特別是在蝴蝶的情況下,已經發現許多雌雄同體從中心線向左和向右明顯分開的例子。更罕見的是,展覽中展示了雌雄同體的標本,其特徵是雄性具有左前翅和右後翅,雌性具有右前翅和左後翅。每一隻蝴蝶的對稱都是美麗的,讓人不禁感受到生命的奧秘。

模仿枯枝和落葉的螳螂標本。右上角的小提琴螳螂造型特別獨特,乍看之下像是活物。
生活在南美洲的熊貓螞蟻標本。它的真實身分既不是熊貓,也不是螞蟻,而是一隻蜜蜂。

在場館裡,你不僅可以觀察到昆蟲複雜、奇特、美麗的視覺效果,有時還可以使用顯微鏡,還可以欣賞到精緻的標本,而不是單調的排列方式。

各種大小的甲蟲和鍬蟲標本

例如,您可以用不同大小的甲蟲和鍬蟲繪製一個漸變圓圈,以創建一件時尚的藝術品,或者您可以在一排蝴蝶中混合不同的物種,以創建一個尋找不同的外觀。為了招待遊客,安排十分周到。

一項猜猜只有一種動物混合的不同物種的測驗。這是相當困難的。

具有「結構顏色」的昆蟲標本,例如黃甲蟲的「虹彩」顏色,其顏色不是透過顏料而是透過陽光與微小結構的干涉而著色,看起來就像古怪的珠寶盒。這種象鼻蟲生活在新幾內亞周圍,它的體表有一種稱為佛聲晶體的結構色,根據角度的不同,會發出綠色、藍色和紫色的光芒,極其美麗。

象鼻蟲的標本

本次展覽的魅力之一在於,您不僅可以“看”,還可以從“聽”、“摸”、“聞”等多種角度體驗昆蟲的世界。

北美是一群蟬的家園,稱為日本蟬(每 17 年出現一次)和日本蟬(每 13 年出現一次)。這兩個群體每221年同時發生一次,這是2017年和2013年的公倍數,而2024年正是它們發生的年份,正如日本新聞中所談論的那樣。

素數研討會展示

場內充滿了各種昆蟲發出的聲音,但作為「聽」體驗展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可以體驗素數研討會合唱的地方。研究團隊前往伊利諾州芝加哥參加本次展覽。我們將介紹現場記錄的噪音,最高可達85至86分貝(與彈珠機店內的響度大致相同),並附有遊記。

體驗素數研討會合唱的地方

作為「嗅聞」體驗展覽的一部分,我們設置了一個散發著尤加利油和糞臭素氣味的場所,尤加利油存在於黃蜂喜愛的尤加利精油中,而糞臭素則存在於黃蜂的糞便中。這種蜜蜂是僅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蜜蜂,具有全球罕見的雄性從花朵中收集氣味成分以接近雌性的習性,其光澤的美麗也是一大亮點。

蜜蜂展覽

在“觸摸”體驗展中,您可以觸摸寄生在植物上的蚜蟲幼蟲為保護自己免受捕食者侵害而通過異常發育而形成的實際巢穴“癭”,內容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可以觸摸蟲癭的地方
各種蟲癭的標本。培養皿中的蟲癭來自跳煤黃蜂,它被稱為世界上唯一的“跳蟲癭”,影片顯示它正在跳躍。

剩下的部分「第三區:蟲子與人類」作為尾聲,深入探討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蟲子世界,思考蟲子與人類的未來。

「第三區:蟲與人」展覽現場

根據人們的觀點,昆蟲可以被視為害蟲或有益昆蟲。展覽將黃蜂列為典型害蟲的一個例子,並解釋說,雖然它們有螫人的危險,但它們也有能力防止農田受到昆蟲損害。據說,如果你換個角度看,你會發現人類的生命是由多種生物組成的生態系所支撐的。

城市中生活的蟲子地圖

乍一看,昆蟲生活在自然環境所剩無幾的城市裡,甚至在家裡,這對不擅長昆蟲的人來說可能是一件大事。一個有趣的事實是,儘管人們在家中和室外看到相同的昆蟲,但有一種假設認為,當人們在家中看到這種昆蟲時,他們會在心理上感到更加厭惡。此外,由於城市化,每天看到昆蟲的機會正在減少,這可能是人們討厭昆蟲「無法識別的東西」的原因。

因此,尾聲的標題是:「透過了解每種昆蟲以及你不喜歡它們的原因,你也許能夠稍微減輕你對所有昆蟲的厭惡。」它也被包括在內。

展示因全球環境變化而數量減少的昆蟲,例如瀕危物種石垣島昆蟲。

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小昆蟲的世界,但這次展覽自然地提醒我們,昆蟲是我們最近的鄰居,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

姬羽元成長羽隱展覽

此外,在本次展覽中,喜劇二人組「Ungirls」的山根義明將於2023年在廣島的山區表演「Motonari」。您還可以看到“元成姬羽長羽花”的標本,這是在錄製“元成姬羽長羽花”節目時發現的一種新昆蟲。

Ungirls 山根義明(左)與田中隆(右)

由於這項發現,Ungirls 成為了本次展覽的官方支持者。山根先生在開幕前舉行的開幕演講中上台,他說,儘管在發現新物種時與他在一起的日和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研究員 Yoshihiro Senda 指出, ,“這很難得”,回想起來,我以為這只是一種恭維,並沒有當真。

他的搭檔田中隆繼續說道,「山根想要盡快完成拍攝,所以他沒有深入山里,而是迅速在入口附近挖了一些土壤,發現了一個新物種的地方。我不會尋找的,」他說。他笑著分析說,之所以發現新物種,是因為山根先生的「馬虎」。

我們周圍似乎有我們可能不知道的新昆蟲種類。在展覽的最後,我們介紹了研究人員在尋找昆蟲時的觀點、技術和工具,因此對於學生來說,作為他們獨立的夏季研究的一部分,嘗試發現新的昆蟲物種可能會很有趣。

特別展「Insects MANIAC」將持續至10月14日(週一、假日)。

「Insects MANIAC」特別展覽概覽

時期 2024年7月13日(週六)~2024年10月14日(週一·假日)
場地 國立科學博物館(東京上野公園)
營業時間 9:00-17:00(入場截止時間為16:30)
*但是,每週六、8月11日(週日)至8月15日(週四),博物館開放至19:00(入館截止至18:30)
閉館日 9月2日(星期一)、9日(星期一)、17日(星期二)、24日(星期二)、30日(星期一)
入場費(含稅) 一般民眾、大學生2,100日圓、小學生、國中生、高中生600日元

*學齡前兒童免費。
*持有殘障人證的人士和一名護理人員可免費入場。
*其他詳情請查看官方網站。

由…贊助 國立科學博物館、讀賣新聞、富士電視台
詢問 050-5541-8600(您好撥號)
展會官方網站 https://www.konchuten.jp/
導師 井出龍也【蜜蜂總監督】/國立科學博物館動物學研究部陸生無脊椎動物研究小組、研究員野村周平【鞘翅目】/國立科學博物館動物學研究部陸生無脊椎動物研究小組組長Utsugu神保【蝴蝶與飛蛾】 / 國立科學博物館動物學研究部陸生無脊椎動物研究組研究主任清卓也【蜻蛉類】 / 國立科學博物館動物學研究部陸生無脊椎動物研究組研究主管奧村健一【蜘蛛類】/國立科學博物館動物研究部陸生無脊椎動物研究組研究員

*文章內容截至報道日期(2024年7月12日)。最新資訊請關注展會官方網站。


查看其他報告

【國立西洋美術館】《內藤收藏手稿-最優雅的中世紀縮影》訪談報道

國立西洋美術館
場館風景

目前,國立西洋美術館正在舉辦「內藤收藏手稿-最優雅的中世紀縮影」展覽,探討流行於中世紀歐洲的彩繪手稿的魅力。展覽期至2024年8月25日星期日。

場館風景
場館風景
場館風景

15 世紀印刷技術發明之前,手稿在歐洲很流行,文字是通過手工抄寫到由薄薄的加工過的動物皮(動物毛皮紙)製成的紙上,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手稿常常飾有華麗的裝飾和插圖,有時甚至成為極其奢華的物品,但它們是當時人們傳播信息的主要媒介,同時也對支撐基督教信仰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次展覽標題中的「內藤收藏」是指筑波大學和茨城醫科大學名譽教授內藤博收集的零葉手稿(葉子,從書中分離出來的單張紙)的集合。是國內美術館收藏最多的手稿之一,2015年捐贈給該館,2020年又新增手稿26件。

本次展覽將透過約150件作品,包括內藤藏品和國內大學圖書館的藏品,介紹每份手稿的作用以及文字和圖片融為一體的中世紀裝飾藝術的世界。

(*手稿的裝飾因其閃閃發光的特點而被稱為“sai-kazari”,它使用了大量的黃金。)

展覽根據麗羽原稿的用途分為「第一章:聖經」、「第二章:詩歌編纂」、「第三章:日常生活手稿」等章節。第5 章:神職人員使用的其他手稿」、「第6 章:時禱書」、「第7 章:曆法」、「第8 章:教會法和誓書《九篇世俗手稿》共九章。

首字母是手稿裝飾的典型例子。

場地視圖,右側是西蒙娜·卡馬爾多利,《禮拜詩歌彙編》,零葉,佛羅倫薩,義大利,約 1380 年,內藤收藏(長沼基金會),國立西洋美術館。

首字母是句子開頭裝飾華麗的字母。除了賞心悅目之外,它們還可以用作標記文本重要部分的開頭和分句符。有趣的是,裝飾的類型代表了首字母的層次結構,進而代表了文本的層次結構。

例如, 《禮儀詩集零葉》頁面的左中央有一個大字母“B”,“B”內的上部有一個上帝加持的人物,在“B”的內部有一個上帝加持的人物。的《詩篇》的人物,它描繪了作者大衛演奏的樂器。這種在字母內部空間描繪故事場景和人物的圖畫被稱為“故事首字母”。

還有其他類型,例如在彩色背景上有金色字母的“冠軍首字母”,以及在字母周圍用線條圖裝飾的“條紋首字母”,但就層次而言,故事首字母是在頂部。透過用最突出的故事首字母來指示核心文本,可以在視覺上幫助讀者理解。

《禮儀詩歌彙編》是舊約《詩篇》、讚美詩、祈禱文等文本的彙編,供日常宗教儀式使用,每天在預定的時間舉行八次儀式。

《聖經零葉》英國,約 1225-35 年著色、墨水、金/動物牛皮紙,內藤收藏,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

內藤收藏收錄了許多13世紀英國和法國製作的《聖經》手稿,其中展示《創世記》開頭的《聖經零葉》就是其中的代表。

在大量細緻排列的字母中,垂直貫穿頁面的金邊裝飾引人注目,但我驚訝地發現,它實際上是一個巨大的“I”,也就是故事的首字母。可以說,這個尺度適合傳達一個史詩故事的開始。從上帝創造萬物到該隱謀殺亞伯的故事,都在一個約2公分的小圓圈裡被精心表達出來。

場地視圖,由Jacobus van Enkhuysen 複製/茲沃勒聖經藝術家插圖“茲沃勒聖經,零葉”荷蘭北部,茲沃勒,公共兄弟會格雷戈里之家(副本)/可能是茲沃勒(插圖)1474(副本)/1475- 76(圖)內藤收藏(長沼財團)國立西洋美術館藏

《茲沃勒聖經零葉》於 15 世紀末在荷蘭北部小鎮茲沃勒(靠近今荷蘭)創作,是一片單葉,上面有故事的首字母和強調的字母 D。我欣賞它的有序之美。

最初,僧侶和尼姑負責抄寫和裝飾手稿,但漸漸地,民間工匠開始接管這個角色。這部作品中所見的複雜字體,很難相信是手寫的,是由著名書法家雅各布斯·範·恩克海森(Jacobus van Enkhuysen) 創作的,據說他花了14 年時間才抄寫整本書。

這種和諧的佈局是透過包含詩篇的三個版本而創建的。每個故事的開頭都描繪了大衛生活中的一個場景,例如大衛抬著約櫃到耶路撒冷。

喬瓦尼·迪·安東尼奧·達·博洛尼亞插圖,禮拜詩歌彙編《零葉》,博洛尼亞,意大利 1425-50 色彩、墨水、金色/動物牛皮紙 內藤收藏 國立西洋美術館

在某些情況下,首字母縮寫用於表明手稿是為誰創作的以及在什麼背景下使用的,例如, 《禮儀詩歌彙編零葉》中的首字母“C”是方濟會修道士在歌唱的符號。這意味著母手稿是為方濟會修士製作的。

此外,像本作品一樣,在書頁邊緣填充植物圖案的邊框裝飾在手稿中很常見,但如果仔細觀察,本作品具有一種奇怪的僧侶般的外觀,混合著色彩豐富和優雅的花朵。的是,它有一個老人的頭漂浮著。

會場中還有其他頁面的頁邊空白處裝飾著惡作劇的圖畫,也許是出於藝術家的樂趣,仔細檢查這些頁面很有趣。

劇本由 Francesco da Codigoro 編寫,Giorgio Dalemagna 插圖,“Leonello d’Este 的祈禱書”,零葉,費拉拉,意大利,1441-48 年,內藤收藏,國家西方藝術博物館。

祈禱書包含了祈禱期間要閱讀的所有文本,最初由主持禮拜儀式的牧師擁有,但逐漸在平信徒中流行起來。

其中,應15世紀統治意大利費拉拉市的埃斯特家族的要求而製作的《萊昂內洛·德埃斯特的祈禱書》 ,就是對世俗信徒來說奢華華麗的作品的一個例子。鑲金的框架裝飾,以細線般的線條繪製,讓人想起奢華珠寶的閃爍,令人驚嘆不已。

裝飾由喬治·達萊馬尼亞 (Giorgio Dalemagna) 完成,他是費拉拉的主要手稿畫家之一。雖然整體風格屬於晚期哥德式風格,但從縮寫裡面的人物繪製方式就可以看出文藝復興風格的影響,或許是因為當時文藝復興已經在費拉拉開始了。

手稿裝飾一直保存在書籍中,並且比壁畫或掛毯更不容易消散或損壞,因此可以說是中世紀藝術的寶貴見證。這部作品也可以說是傳達時代的一個很好的例子,抓住了過渡時期存在的兩種美學情感的本質。

由藝術家 Lusson 繪製,《時辰之書》,《零葉》,巴黎,法國,約 1405-10 年 顏色、墨水、金色/動物牛皮紙,內藤收藏,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
場地視圖,由替代藝術家繪製,《零葉祈禱書》,荷蘭北部,可能是萊頓,約 1500-1530 年,內藤收藏,國立西洋藝術博物館。

當然,也有許多零葉帶有微型圖(插圖),它們在頁面上被賦予獨立的空間,而不是用首字母裝飾。

《零葉祈禱書》的插圖描繪了基督被白色空間裝飾所包圍,金色背景上散佈著花朵和昆蟲,具有錯視風格(trompe l’oeil,一種在根特和布魯日流行的裝飾)約1500)。儘管這些紙張最初是為了插入現有手稿中以提高其美學價值而創建的,但它們的主人似乎在它們上添加了刺繡邊框,並以微型繪畫的形式將它們用於崇拜。

場地視圖,加布里埃爾·德克羅的貴族身份證,西班牙格拉納達,1540 年,內藤收藏,國家西方藝術博物館。

此外,與基督教無關的“世俗手稿”,例如百科全書內容和身份證,也將在場內展出。此外,作為作品研究的結果,我們也涵蓋了根據抄寫文字、字體、裝飾風格等內容進行鑑定的《零葉葉》的母稿,以及姐妹葉。

精美插圖的手稿,有時用作所有者的地位象徵或滿足美學趣味。甚至有收藏家只將裝飾部分剪下來,被視為超越書籍領域的一流藝術品。其中許多作品雖然尺寸較小,但與我們平時在博物館裡看到的西洋畫一樣具有美感,令人賞心悅目。為什麼不看看這個展覽,想想中世紀人們的美感意識,他們讀書的感受可能與我們今天不同呢?

《內藤典藏手稿-最優雅的中世紀縮影》概覽

時期 2024年6月11日(星期二) – 2024年8月25日(星期日)
場地 國立西洋美術館特展室
營業時間 9:30-17:30(週五、週六9:30-20:00)
*閉館前 30 分鐘為止可入場。
閉館日 7月16日星期一(星期二)
但7月15日(週一·假日)、8月12日(週一·假日)、8月13日(週二)開放。
入場費 成人1,700日圓、大學生1,300日圓、高中生1,000日元

*國中生以下免費。
*身體及精神障礙人士及一名陪同人員免費入場。
*其他詳情請查看展會官方頁面。

由…贊助 國立西洋美術館、朝日新聞
詢問 050-5541-8600(您好撥號)
展會官方頁面 https://www.nmwa.go.jp/jp/exhibitions/2024manuscript.html

*文章內容截至報道時。最新資訊請關注展會官方頁面。


查看其他報告

【東京都美術館】「De Chirico展」報道。全面了解藝術,包括震驚許多超現實主義者的形而上繪畫。

東京都美術館
《形而上學繆斯》,1918 年,里沃利城堡當代藝術博物館(弗朗西斯科·費德里科·切瑞蒂藝術基金會長期借出)© 里沃利城堡當代藝術博物館,里沃利-都靈,切瑞蒂基金會長期借出© Giorgio de Chirico,由 SIAE 2024 提供

20世紀藝術巨匠喬治·德·基里科(Giorgio de Chirico ,1888-1978)十年來首次在日本舉辦的大型回顧展“德·基里科展”正在東京都美術館舉辦。展覽期限至2024年8月29日。

展覽現場 © Giorgio de Chirico,SIAE 2024
展覽現場 © Giorgio de Chirico,SIAE 2024
展覽現場 © Giorgio de Chirico,SIAE 2024

喬治·德·基里科因其「形而上學繪畫」而聞名,對許多藝術家產生了巨大影響,包括薩爾瓦多·達利和雷內·馬格里特等超現實主義者。雖然他有著強烈的前衛畫家形象,但他也致力於文藝復興、巴洛克等古典主義表現方法,繪畫風格根據時代而發生很大變化。

回顧展一般依照時間順序介紹藝術家從早年到晚年的作品。然而,在這次展覽中,將展出來自世界各地的100多件以油畫為主的作品,這些作品以德基里科所處理的主題和母題為特色,如“自畫像”、“形而上的繪畫、 」和「回歸傳統繪畫」。它對每幅作品進行了總結,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釋了它們是如何繼續繪製和變化的

第一章作為引言,重點在於自畫像和肖像。德·基里科從職業生涯之初就創作了數百幅自畫像,風格上發生了各種變化,反映了他在每個時期的研究成果。

《弟弟的肖像》,1910 年,國家美術館,柏林 © Photo Scala,佛羅倫薩 / bpk,Bildagentur fuer Kunst、Kultur und Geschichte,柏林 © Giorgio de Chirico,SIAE 2024

德基里科 1888 年出生於希臘,父母是義大利人,父親去世後,他與母親和弟弟搬到了德國慕尼黑。在那裡,他就讀於一所藝術學校,但退學並於 1909 年搬到義大利米蘭。當時,德基里科深受弗里德里希·尼采的哲學和以《死亡島》聞名的抽象主義畫家阿諾德·伯克林繪畫的影響。 (1910年),這幅畫是在繪畫尚未建立之前的早期階段所畫的。

《自畫像》,約 1922 年,托萊多藝術博物館 © Giorgio de Chirico,SIAE 2024

《自畫像》 (c1922) 是德基里科對西方藝術被「回歸秩序」運動主導的時代的回應,該運動重新發現了古典繪畫的秩序,作為對前衛運動破壞表現形式的反應我從事的工作是什麼。它基於皮耶羅·德拉·弗朗西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和拉斐爾·桑齊奧(Raffaello Sanzio)等文藝復興時期繪畫作品的紮實視覺。

身著鬥牛士服裝的自畫像,1941 年,Casa Rodolfo Siviero 博物館 © Giorgio de Chirico,SIAE 2024
身著 17 世紀服裝的公園自畫像,1959 年,Giorgio e Isa de Chirico 基金會 © Fondazione Giorgio e Isa de Chirico,羅馬 © Giorgio de Chirico,SIAE 2024

此外,一些自畫像中他穿著 17 世紀的服裝或扮演鬥牛士。這種導演實驗和戲劇偏好是德基里科作品的特點之一,也與他在整個職業生涯中斷斷續續參與的歌劇和戲劇的舞台設計密切相關。另外,在展覽的後半部分,也介紹了德基里科創作的舞台服裝和設計草圖,想像它們之間的相互影響,觀看它們會很有趣。

第二章將德基里科標誌性的形而上繪畫分為三個主題: 「義大利廣場」、「形而上內部」和「馬努幹」。本次展覽的亮點在於收藏了許多1910年代黃金時代的代表作品,這些作品通常散佈在世界各地。

德基里科說,1910年的某一天,在佛羅倫斯的聖十字廣場,他感覺好像第一次看到熟悉的場景。由於這種“啟示”,在繪製廣場和室內房間的具體圖像時,通常不存在的扭曲的透視和圖案排列創造了一種我們所看到的世界的深度感,類似於夢中的圖像。創作暗示世界上存在的非凡、神秘和奧秘的繪畫

“沉默雕像(阿里阿德涅)”,1913 年,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立博物館 © Giorgio de Chirico,SIAE 2024

1911 年,當他移居巴黎時,他的奇幻畫作立即吸引了評論家,並成為巴黎運動最前沿的一部分。受他所鍾愛的尼采哲學的影響,德基里科後來將他的作品命名為「形而上學繪畫」。義大利廣場一角展出的《沉默的雕像(阿里阿德涅)》 (1913)確實是形而上繪畫的傑作。

《義大利廣場與玫瑰塔》,約 1934 年,特倫托與羅韋雷托現當代藝術博物館(長期借自 LF 收藏)© Archivio Fotografico e Mediateca Mart © Giorgio de Chirico,SIAE 2024 年

《有玫瑰色塔的意大利廣場》 (c1934) 是一個看不到人的廣場,但從畫布外延伸出的長長的陰影營造出一種令人不安的氣氛。 》類似」創建於 1913 年。的副本。德基里科也積極複製他過去畫過的形而上畫,儘管這些行為有時被批評為“贗品”,但他自己說,“這些複製品是用更美麗的材料製成的。”它是用更複雜的技術繪製的,我不認為有任何缺陷。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德基里科作為一名士兵從巴黎搬到費拉拉,他的畫作從俯瞰廣場的開放視野轉向封閉的室內空間。繪製的圖案靈感來自費拉拉的房屋內部和商店的櫥窗,而德奇里科熟悉的物品,如餅乾、海圖和尺子,開始在沒有背景的情況下出現。

[福音派靜物 I] 1916 年,中之島美術館,大阪 © Giorgio de Chirico,SIAE 2024

這些被稱為“形而上學的室內裝飾”,當你觀看1910年代的作品時,你會發現所描繪的圖案不自然地隱約出現在你眼前的螢幕上。然而,到了 20 世紀 60 年代,安裝了窗戶,構圖也發生了變化,營造出寬敞的感覺。從窗戶還可以看到義大利廣場的建築,這項特徵在德基里科於1968年開始的「新形而上繪畫」中可見一斑,融合了過去作品的主題。

大衛之手的形而上學室內裝飾,1968 年,Giorgio e Isa de Chirico 基金會 © Fondazione Giorgio e Isa de Chirico,羅馬 © Giorgio de Chirico,SIAE 2024

在「馬努坎」一角,在西方古典繪畫中享有特權地位的人物形像被沒有個性的馬努坎(人體模型)所取代,並被視為與其他物體同等水平的物體。作品。由於馬努幹的出現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有人說,馬努幹代表了人類引發戰爭的非理性,或者人類對抗暴力的無力。

「先知」1914-15,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詹姆斯·薩爾·索比遺贈)©數位影像,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佛羅倫薩卡拉©Giorgio de Chirico,SIAE 2024
《形而上學繆斯》,1918 年,里沃利城堡當代藝術博物館(弗朗西斯科·費德里科·切瑞蒂藝術基金會長期借出)© 里沃利城堡當代藝術博物館,里沃利-都靈,切瑞蒂基金會長期借出© Giorgio de Chirico,由 SIAE 2024 提供

儘管馬努坎扮演了繆斯、先知、哲學家和新娘等多種角色,但她在她早期的傑作《先知》 (1914-15)和《形而上學繆斯》 (1918)中被描繪成無機物。

《南方之歌》,約 1930 年,皮提宮,烏菲茲美術館 © Gabinetto Fotografico delle Gallerie degli Uffizi © Giorgio de Chirico,SIAE 2024

從形而上繪畫回歸古典繪畫後,德基里科於1925年回到巴黎,與超現實主義畫家交往,將注意力重新轉向形而上繪畫,創作了《角斗士》、《角斗士》等新題材。山谷家具」也被採用。第 3 章重點討論 20 年代末期的此類發展。

「戰鬥(角鬥士)」1928-29,Novecento 博物館 © Giorgio de Chirico,SIAE 2024
右邊是《山谷裡的家具》,1927 年,特倫托和羅韋雷托現當代藝術博物館(長期借自 LF 收藏)© Archivio Fotografico e Mediateca Mart © Giorgio de Chirico,SIAE 2024

接下來的第四章的標題是[回歸傳統繪畫——從“回歸秩序”到“新巴洛克”],包含了一些作品,展示了本文中經常提到的致力於古典繪畫所取得的成果。 。從1920年左右開始,他研究提香、拉斐爾等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然後從1940年代開始研究魯本斯、委拉斯開茲等巴洛克時期的作品,儘管受到超現實主義者的批評,但他繼續研究他們的表達,我將它融入了製作中。

盔甲與西瓜,1924 年,裕信銀行藝術收藏 © Giorgio de Chirico,SIAE 2024

本章有兩幅沐浴畫。其中一幅作品是《躺在浴室裡的女人》(阿爾克墨涅的休息) (1932年),是當時被譽為文藝復興古典主義領導人物的印象派畫家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晚年創作的一幅沐浴畫。

斜倚在浴缸中的女人(阿爾克梅內的其餘部分),1932 年,羅馬國家現代和當代藝術博物館 © Giorgio de Chirico,SIAE 2024
沐浴在風景和紅布中的婦女,1945 年,Giorgio e Isa de Chirico 基金會 © Fondazione Giorgio e Isa de Chirico,羅馬 © Giorgio de Chirico,SIAE 2024

十多年後創作的另一幅作品《沐浴在風景和紅布中的婦女》 (1945年)的靈感來自於巴洛克繪畫以及對它們的詮釋的歐仁·德拉克洛瓦和古斯塔夫·庫爾貝的作品。雖然題材相同,但對比一下,可以發現筆觸和風格都有明顯的變化,後者整體更加光澤,深色濃重的色彩更加突出。

最後一章「新形而上繪畫」講述了德·基里科十年來的發展,直至他於 1978 年去世,當時他再次開始從事形而上繪畫。

《奧德修斯歸來》,1968 年,Giorgio e Isa de Chirico 基金會 © Fondazione Giorgio e Isa de Chirico,羅馬 © Giorgio de Chirico,SIAE 2024

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德基里科自由地結合了他過去創作的元素,例如廣場、室內裝飾、馬努坎、古典繪畫中的神話故事,甚至他在插畫作品中繪製的太陽和月亮,它開闢了新天地,超越了簡單的重複。這些風格被稱為“新形而上繪畫”,1910年代形而上繪畫的憂鬱、沉重的氣氛消失了,全部都是輕盈明亮的,彷彿毒已被除去,都有一種好玩的感覺。

「浪子」 1973 年,Giorgio e Isa de Chirico 基金會 © Fondazione Giorgio e Isa de Chirico,羅馬 © Giorgio de Chirico,SIAE 2024
「競技場中的角鬥士”,1975 年,Giorgio e Isa de Chirico 基金會 © Fondazione Giorgio e Isa de Chirico,羅馬 © Giorgio de Chirico,SIAE 2024

不受周圍人批評的影響,德基里科的作品始終是關於前衛與經典能夠共存而不是相互矛盾的,並多次引用和致敬自己的作品。這被稱為他繪畫生涯的頂峰。

「德基里科展」概覽

場地 東京都美術館
時期 2024年4月27日(星期六) – 2024年8月29日(星期四)
營業時間 週五 9:30-17:30 至 20:00(最後入場時間為閉館前 30 分鐘)
休息日 7月9日星期一(星期二)~7月16日(星期二)
*但是,辦公室將於7月8日(星期一)及8月12日(星期一、假日)開放。
參觀費(含稅) 一般2,200日圓、大學·專門學校生1,300日元、65歲以上1,500日元

*週六、週日、假日以及8月20日(週二)以後需預約。
*高中生以下免費。
*持有身體殘障證明書、愛心筆記本、復健筆記本、精神殘障健康福利筆記本、原爆倖存者健康筆記本及其陪同人員(最多1人)可免費入場。
*其他詳情請查看官方門票頁面

由…贊助 東京都歷史文化財團、東京都美術館、朝日新聞
詢問 050-5541-8600(您好撥號)
展會官方網站 https://dechirico.exhibit.jp/

*文章內容截至報道時。請查看官方網站以了解最新資訊。


查看其他報告

【東京國立博物館】《法然與淨土》報道。這裡聚集了許多淨土宗寺廟的著名珍寶,包括國寶「早神」和獨特的羅漢圖。

東京國立博物館
「法然與極樂淨土」會場景觀

為紀念淨土宗創立850週年,位於東京上野的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了題為「法然與極樂淨土」的特別展覽,匯集了許多與淨土宗創始人有關的珍品,法然,來自全國各地的寺廟。展覽期限至2024年6月9日。

*展覽期間,部分作品的展示方式有所不同。詳情請查看展會官方網站。

進入“法然極樂淨土”

最初在印度和中國發展起來的、祈願往生阿彌陀如來在西方建立的無苦世界淨土的信仰,在日本被稱為“淨土宗”或“淨土信仰” ,以天台宗為基礎,主要在比叡山延歷寺採用。

法然(1133年~1212年)出生於平安時代末期,戰爭、天災、瘟疫接連發生,在佛教末期,在比叡山修習淨土宗,並於1175年(貞德五年),他自立教義,名為“南無阿彌陀佛”,創立淨土宗,宣揚稱頌阿彌陀佛,人人皆可平等得阿彌陀如來救度,往生極樂淨土。

「南無阿彌陀佛」的意思是「我皈依阿彌陀如來」。 「念佛」的簡單教導很受歡迎,它指出,如果大聲讚美這六個字母的短語(念佛),無論你是否進行了嚴格的訓練或善行,你都可以到達天堂。受到了貴族、學者的廣泛擁護,甚至得到了苦難中的普通百姓的支持,並逐漸發展成為鎌倉佛教的主要教派之一。一直流傳至今。

為紀念2024年淨土宗創立850週年,本次展覽將展示淨土宗從法然創立到江戶時代德川將軍家族皈依的偉大發展的藝術和歷史。財產在內的珍貴寶藏的大型展覽

展覽分為四個章節。第一章「法然和他的時代」介紹了法然是個什麼樣的人,他的外表、成就和思想。

國寶《法然上人圖傳》(第14卷)鎌倉時代,14世紀,京都,知恩院收藏展覽期間:4/16-5/12 *展覽期間場景可能會改變

在這裡,您可以看到重要文化財產《本願念佛集選(廬山寺版)》,它是系統化法念思想的淨土宗根本經典,其中包括法念親筆的手跡,以及總共國寶《法然上人圖傳》可以說是眾多法然傳記的集大成者,不僅記載了法然從生到死的一生,還記載了宮廷的功績。

重要文化遺產《法然上人坐像》鎌倉時代,14世紀,奈良,當真寺奧院收藏展覽期間:4/16-5/12

奈良大摩寺奧院本尊法然上人坐像,是中世紀時期法然上人像的珍貴典範,據說其外觀出自年齡相對年輕。他的肉很多,表情似乎帶著微笑,給我的感覺很溫柔。這種輕鬆的平易近人的氛圍與淨土宗的大眾化性質相似,進入本次展覽後立即展示,確實具有像徵意義。

重要文化財產「七品」(部分)鎌倉時代,1204年(玄久1)京都二尊院收藏展覽期間:4/16-5/12

隨著邪教勢力的壯大,出現了一些扭曲教義、擾亂公共道德的人,延歷寺的追隨者有時會提起訴訟,要求結束千秋念佛。如果你仔細看《七條清會》,裡面記載了法然讓弟子們簽署的七條禁令,以鼓勵自律,你會發現,淨土真宗的創始人親鸞,也包括了蘭當年的簽名。 。

「Sogakku」是親鸞的簽名/重要文化遺產「七篇推薦」(部分)鎌倉時代,1204(悟空1)京都,二尊院收藏展覽期間:4/16-5/12
第二章展覽,菩薩面具。

第二章《阿彌陀佛的世界》的亮點是《圖傳》,透過許多阿彌陀如來的雕塑,表達了許多人的願望,這種信仰甚至傳播到了平民百姓中。十五菩薩降臨”,也是佛教淨土宗總寺院京都知恩院所藏。

國寶《阿彌陀佛二十五菩薩降臨(早到)》鎌倉時代,14世紀,京都知恩院展覽:4/16-5/12

這幅作品被稱為“早來五”,許多人可能都熟悉它,因為它作為鎌倉時代佛教繪畫的代表作被收錄在教科書和其他出版物中。描繪阿彌陀如來駕雲降臨,與諸菩薩同行,接送已到生命盡頭的念佛修行者往生淨土的畫,被稱為“來吾圖”,“沙耶來吾”之名源自對角構圖。來自飛雲的壯麗表情,強調了像水從瀑布直線落下的感覺。這樣的設計大概反映了人們希望盡快到達的願望。

國寶「阿彌陀二十五菩薩到來(早到)」(局部)鎌倉時代,14世紀,京都知恩院展覽期間:4月16日至5月12日

從 2019 年開始的三年時間裡,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復,包括更換hada-uragami(直接貼在主紙背面的加固紙),因此螢幕變得更亮,顏色也變成藍色。景觀得到了改善,從而產生了這幅畫所特有的立體風景,例如深深雕刻的山面,變得更加清晰。

另外,不可錯過的還有淨土聖地奈良台摩寺的國寶「津織台摩壇城」 。這項工作本來是安排在第3章的,但也許由於篇幅限制,它被安排在第2章區域。

國寶《鶴織大摩壇城》中國,唐或奈良時期,八世紀,大摩寺藏,奈良展覽期間:4/16-5/6

作品描繪了長寬各4公尺的淨土,令人印象深刻,描繪了淨土宗三大聖典之一的《甘無二法經》的內容。使用染成豐富色彩的絲綢和金線,每英寸(3.3厘米)60根經線的精確編織,可以想像產生了接近繪畫的表現,例如精細的線條圖和顏色漸變。據信它是在唐朝的中國或8世紀奈良時代的日本製造的,但據說沒有其他8世紀的文物使用如此先進的技術製造的例子。這將是該劇首次在奈良縣以外的地區上映。

《大馬壇城》鎌倉時代,14世紀,東京國立博物館 展覽期間:4/16-5/12

遺憾的是,原作色彩大部分已失,但這部作品在鎌倉時代獲得了法然弟子食空的極大信任,並製作了許多複製品。同一章節中也展出了墨線清晰的台瑪壇城複製品。相傳「鶴織大摩壇城」是貴族少女中翔姬在阿彌陀佛如來的幫助下,用蓮花線在一夜之間編織而成的。

第3章展覽、中心為重要文化財產《聖光聖人坐像》鎌倉時代、13世紀、福岡/善道寺(久留米市)收藏展覽期間:4/16 – 5/12

第三章「法然的弟子與佛法之路」追溯了法然弟子的活動,他們在法然去世後不知疲倦地努力將他的教義傳播到日本各地,包括鎮西(九州)、鎌倉和京都。

《末代念佛賜手印(極樂原書)》鎌倉時代1228年(安政2年)福岡善道寺藏(久留米市)展覽期間:4/16-5/12

弟子們之間似乎有不同的做法,例如傳宗念佛的概念建構、各種修行在其中的定位、以及確保邪教的合法性等。所展示的《末代念佛賜手印(原極樂版)》據說是由鎮聖派的創始人翔子手書的,這部作品是為了向後人傳達法念的真實意圖而寫的。這讓我想到,即使是最簡單的傳宗念佛教義的保護和傳承是多麼困難。

第4章展覽,又兵衛康則等人的《帝釋天像》、《地獄天像》、《金剛力士像》、《光京力士像》江戶時代,1621年(元七年)京都,知恩院收藏全日展

淨土宗復興的創始人正藝為日立國的關東淨土宗奠定了基礎,其弟子正宗在江戶創建了增上寺。自鬆平家族以來,篤信淨土宗的德川家康在江戶建立了增上寺,在京都建立了知恩院,鞏固了教團的地位。第四章“江戶時代的淨土宗”,追溯了江戶時代淨土宗的急劇崛起,該教派利用淨土宗寺院帶來的大量寶物,獲得了幕府和各封建領主的讚助。

重要文化財產:大藏經(宋版)中國,北宋至南宋時期,12世紀出版於東京增上寺全年展覽*展覽期間屏幕可能會更換

這裡可以看到的三部大藏經(宋版、元版、高麗版)是德川家康用領土從大和、週衛、近江三國的寺廟獲得的“三大藏”,並捐贈給增上寺的。寺廟。

大藏經是翻譯成中文的5000多卷佛經的總集。印刷版的《大藏經》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財產,但據說世界上還沒有一座寺廟藏有三本而無缺本的例子。這是文化史上極為重要的著作,為現代佛教研究奠定了基礎。

傳說中的德川家康《每日念佛》江戶時代,17世紀,東京國立博物館藏,全年展出

雖然不華麗,但引起我注意的是據說是家康手寫的《每日念佛》 。據信,家康晚年每天苦心抄寫《南無阿彌陀佛》經,祈求自己滅亡。從遠處看,你可能會誤以為它是某種圖案,看到名字寫得如此緊湊,6列41行,有點令人毛骨悚然,似乎是一種痴迷的表達。然而,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只有兩個地方寫著「南無阿彌家康」而不是「南無阿彌陀佛」。我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寫,但我想知道這是否只是一個笑話,或者背後是否有更深的含義。

鹿野一信、五百羅漢、江戶時代、19世紀、增上寺、東京 全年展覽 *展覽期間螢幕可能會更換

鹿野一信(1816-63)是江戶時代末期的畫家,據說在進入鹿野派之前,他主要自學了四條派和土佐派的風格,經過一段時間創作了這幅作品作為他繪畫生涯的巔峰之作,我挑戰的增上寺藏《五百羅漢》可以說是這次展覽的亮點。

阿羅漢是一種尊稱,指佛陀弟子中證悟的聖人,被認為具有救度眾生的作用。五百羅漢是佛陀滅度後參加集會(第一次集會)編撰佛經的五百羅漢,在日本,明代中期以後,各地積極創作五百羅漢的木雕和石像。

鹿野和信《五百羅漢》(第23、24幅)江戶時代,19世紀,東京增上寺展覽期間:第23、24幅為4月16日至5月12日
鹿野一信《五百羅漢》(第64幅)江戶時代,19世紀,東京增上寺展覽期間:第64幅為4月16日至5月12日

這張羅漢圖無論大小、數量、威力都是史無前例的,是描繪了500尊羅漢,每尊5幅,共100幅的傑作。羅漢的修行與生活、六道、人間的災難、羅漢的救援等獨特的場景,以豐富的色彩、戲劇性的色彩表現出來,採用西方的明暗和透視法,不受日本繪畫框架的束縛。我被大量的資訊和所帶來的熱情所震撼,書中沒有任何部分是毫不費力的。

會場內共展示100幅中的24幅(上半場和下半場各12幅)。

《佛臥像》江戶時代,十七世紀,法念寺藏,香川縣,全年展出

在會場最後看到的是香川法念寺擁有的「臥佛像」 。作品是佛涅槃場景的三維再現,由一尊比真人大小的臥佛像及其周圍共 82 尊佛像組成,其中包括哀羅漢、天龍八尊、天龍八部等。它是由高松藩初代藩主鬆平賴重從京都請來的佛教雕刻家建造的,像這樣的大型涅槃群像還沒有出現過。

《佛臥像》江戶時代,十七世紀,法念寺藏,香川縣,全年展出

通常放置在法念寺的三佛堂(涅槃堂),本次展覽展出了26件。它作為一個拍照點開放。

東京展結束後,展覽計畫前往京都國立博物館和九州國立博物館巡迴展出。

 

「法然極樂淨土」概要

時期 2024年4月16日(二)~6月9日(星期日)
場地 東京國立博物館平成館
營業時間 9:30-17:00(最後入場時間為休館前30分鐘)
閉館日 5月7日星期一(星期二)
*但是,4月29日(週一·假日)、5月6日(週一·假日)照常開放
入場費 一般2,100日圓、大學生1,300日圓、高中生900日元

*本次展覽無需提前預約。
※國中生以下、殘障人士、照顧者1人免費。入館時請出示學生證、殘障證等。
其他詳情請查看展會官方門票頁面

由…贊助 東京國立博物館、NHK、NHK宣傳、讀賣新聞
詢問 050-5541-8600(您好撥號)
展會官方網站 https://tsumugu.yomiuri.co.jp/honen2024-25/

*文章內容截至報道時。最新資訊請查看展會官方網站。


查看其他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