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西洋美術館】《莫內的睡蓮》採訪報道。在有史以來最大的睡蓮收藏中體驗他晚年的冥想色彩世界

國立西洋美術館
《莫內睡蓮》展覽現場,國立西洋美術館,2024-2025

「莫內:睡蓮之時」展覽在東京上野國立西洋美術館開幕,以印象派畫家克勞德·莫奈的晚期作品及其表現方式的變化為主題。展覽期限至2025年2月11日。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也因建立「系列繪畫」技術而聞名,在這種技術中,在不同的季節和天氣下觀察相同的主題,並在多張畫布上捕捉不斷變化的印象和光線的運動。 1890年,50歲的莫內在法國吉維尼小村莊購買了土地和房屋,並花了幾年時間建造了一個帶有睡蓮池的「水上花園」。這片睡蓮池的水面,周圍的樹木、天空和光線都倒映在一起,成為莫內晚年創作的主要來源。

本次展覽展出了一系列睡蓮,從最早的珍貴睡蓮範例,到一直佔據莫奈心頭的《大型裝飾畫》製作過程中創作的大型睡蓮。的頂峰。

會場內,來自擁有世界上最多的莫奈收藏之一的巴黎莫奈博物館的 48 幅畫作將被帶到日本,其中 7 幅是首次在日本展出。共展出66件作品,包括國立西洋美術館松方收藏以及日本其他收藏的代表作。

場館入口

會場入口處的放大照片顯示莫內戴著帽子的頭倒映在睡蓮池中。出席本次展覽媒體預展的馬摩丹‧莫奈博物館藏品部主管兼文化財產總策展人西爾維‧卡利爾表示:「透過莫內的視角,與莫奈一起,我們可以欣賞到水和風景的溫柔風景。

克勞德·莫奈,《划船》,1887年,國立西洋美術館(松方收藏)

本次展覽由四個章節和一個結語組成。第一章「從塞納河到睡蓮池」介紹了描繪倫敦和塞納河風景的作品,這些作品是莫奈在 1890 年代末開始創作《睡蓮》之前的主要創作來源。 ‘它展示了莫奈如何對水的主題以及光和反射圖像在水面上的影響產生好奇心。

左起:克勞德‧莫奈,《塞納河的早晨》,1897 年,廣島藝術博物館/吉維尼附近的塞納河支流,《日出》,1897 年,巴黎莫奈莫奈博物館
克勞德‧莫奈,《泰晤士河查令十字橋》,1903 年,吉野石膏收藏(藏於山形美術館)

此外,據說莫內於 1897 年首次畫了《睡蓮》,第一章也展示了被認為是最早的《睡蓮》的有價值的例子。

左起:克勞德‧莫奈,《睡蓮》,約 1897 年至 1898 年,鹿兒島市藝術博物館 /《睡蓮》,《黃昏效應》,1897 年,巴黎莫奈莫奈博物館

與後來的系列作品不同的是,這幅特寫鏡頭不是水面倒映著樹木或天空,而是睡蓮本身。以細膩的筆觸描繪物體的形態,同時保留寫實的元素,與後來變得更加抽象的表達方式進行比較,你可以享受到其中的樂趣。

克勞德‧莫奈,《睡蓮》,1903 年,巴黎莫內博物館

19世紀末的法國,裝飾藝術空前繁榮,莫內也在1870年代印象派時代開始創作成熟的裝飾畫。最終,在整個1890年代,他在追求系列展覽效果的同時,提出了「大裝飾」的概念,即展覽空間充滿了只有一個主題的裝飾畫:睡蓮。儘管患有白內障,他從 1914 年開始孜孜不倦地工作,最終完成了八塊巨大的裝飾面板,覆蓋了巴黎橘園博物館的整個展覽室。

最終的主題是水、睡蓮和柳樹,但為了符合莫內對園藝的熱愛,最初的計劃是在池塘周圍種植各種各樣的花卉。第二章「水與花卉裝飾」展示了該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池塘鼓橋上爬行的紫藤和岸邊盛開的愛情花。

克勞德莫內(左、右),《紫藤》,約 1919 年至 1920 年,巴黎莫內博物館

克勞德‧莫奈,《百子蓮》,約 1914 年至 1917 年,莫內博物館,巴黎

鳶尾花也是莫內最愛的花卉之一,在莫內1914年後創作的花卉研究中,描繪鳶尾花的畫作數量僅次於睡蓮,有20幅。 《黃鳶尾》的構圖乍看之下似乎是從昆蟲或魚的角度仰視虹膜,但實際上它是兩種不同視角的組合:從側面看到的虹膜,以及從側面看到的虹膜。天空的池塘水面。莫內致力於探索震撼觀眾感知的繪畫空間。

《黃鳶尾》,約 1924 年至 1925 年,巴黎莫內博物館

第三章「大型裝飾畫之路」展出了九件大型作品,它們與大型裝飾畫創作過程中產生的眾多「睡蓮」的成品形態密切相關。本次展覽的亮點是一個橢圓形的展覽空間,靈感來自於橘園博物館的展覽室,周圍環繞著睡蓮,讓你融入永遠蔓延的冥想色彩世界中。此外,該區域還允許進行特殊攝影。

《莫內睡蓮》展覽現場,國立西洋美術館,2024-2025
左起:克勞德‧莫奈,《睡蓮》,約 1916 年至 1919 年,巴黎莫奈博物館 / 《睡蓮》,1916 年,國立西洋美術館(松方收藏)

在九件作品中的兩件中,雲的倒影自 1914 年起成為他作品中的一個重要主題,並作出了強有力的陳述。另一方面,中心主要是帶有淡淡橙色色調的白雲,與藍天形成鮮明對比。揮毫描繪的睡蓮葉、垂柳在畫面上、下、左、右延伸,給人一種鮮明的印象。

克勞德‧莫奈,《睡蓮》,約 1916 年至 1919 年,莫內博物館,巴黎
克勞德‧莫奈,《睡蓮》,約 1914 年至 1917 年,巴黎莫奈博物館

莫內之所以強調雲的倒影,是因為他想將它們與與大地相關的元素,如楊樹、柳樹結合起來,以強化池塘表面的天地合一的感覺。 。

巨型裝飾面板的生產是基於莫奈新建的大型工作室在戶外進行的研究。透過將自然印象的記憶內化並在畫布上重建的過程,莫內的藝術脫離了視網膜上反映的現實,轉變成更內在的圖像。

第四章「交響色彩」介紹了他與大型裝飾畫同時創作的一系列小型作品,這些作品他一直持續到去世。主題包括睡蓮池上的日式鼓橋以及毗鄰“水上花園”的“花園”中帶有玫瑰拱門的小路。

由左至右:克勞德·莫奈,《日本橋》,約 1918-1919 年,巴黎莫奈博物館,巴黎 / 日本橋,約 1918-1924 年,巴黎莫奈博物館,巴黎

或許是因為白內障的發展,視力逐漸下降,他的作品逐漸失去了透視感,開始顯得扁平而廣闊。他的色覺也發生了變化;有時,黃色和綠色主宰了他的世界,有時,所有其他顏色都顯得偏藍色,尤其是紅色顯得渾濁。 1923年開始,他經歷了三次手術,視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復,但在他這一時期所畫的《日本橋》系列中,色彩糾結,圖案難以辨認,輪廓融化,畫面模糊。 。

克勞德‧莫奈,《日本橋》,約 1918 年至 1924 年,巴黎莫奈博物館

如果您回顧第一章中看到的微妙表情,您會對明顯的差異感到驚訝。他像用畫筆猛擊一樣不斷地一遍又一遍地塗色的方式,似乎是在雕刻出主題的真實性,也似乎是他對視力不佳和缺乏色彩的恐懼的表達,這些障礙可能會阻礙他的創作。

克勞德‧莫內,《玫瑰之路》,吉維尼,約 1920 年至 1922 年,馬莫坦‧莫奈博物館,巴黎

但實際上,莫內一直把這一系列乍看之下可以看作是他流浪時期的產物的晚年作品一直保留在他的手中。考慮到莫奈是個完美主義者,他會無情地丟棄任何他不喜歡的東西,這可以看作是基於莫奈經歷中培養的色彩感的豐富實驗精神的結果。

左:克勞德‧莫奈,《玫瑰園畫家之家》,約 1922-1924 年,巴黎莫奈博物館

尾聲《顛倒的世界》以兩幅描繪垂柳的作品結束了展覽,這些作品是對大型裝飾畫的研究。在莫內的晚年,當他面臨親人去世、第一次世界大戰等諸多磨難時,這些垂柳因其流下眼淚的樣子而被解讀為象徵悲傷和哀悼的圖案。

由左至右:克勞德·莫奈,《垂柳與睡蓮池》,約 1916-1919 年,巴黎莫奈博物館 / 睡蓮,約 1916-1919 年,巴黎莫奈博物館

當莫內構思《大裝飾畫》時,他的目標是創造一個讓觀眾可以平靜冥想的空間,周圍是一望無際、無始無終的水域。在《睡蓮》中,佔據畫面左半部的垂柳的實像和虛像的界限極其模糊,給人一種永恆的、寧靜的世界的感覺。

晚年的莫內以一種新的感知空間的方式顛覆了基於西方繪畫傳統視角的世界觀。不要錯過「莫內的睡蓮」展覽,您可以體驗莫奈繪畫風格的豐富發展,透過他不減的創作衝動超越印象派。

「莫內的睡蓮」活動概述

時期 2024年10月5日[星期六]~2025年2月11日[星期二·假日]
場地 國立西洋美術館(東京上野公園)
開放時間 9:30-17:30(週五、週六截止21:00)
*閉館前 30 分鐘為止可入場。
休息日 星期一、11月5日[星期二]、12月28日[星期六]~2025年1月1日[星期三/假日]、1月14日[星期二]
(但是,11月4日【週一·假日】、2025年1月13日【週一·假日】、2月10日【週一】、2月11日【週二·假日】照常開放))
參觀費(含稅) 一般2,300日圓、大學生1,400日圓、高中生1,000日元

※國中生以下、身心障礙者及陪同人員1人免費。
*大學生、高中生以及免費參觀者請在入館時出示學生證、年齡證明、殘疾證明。
*僅限參觀當天,憑本次展覽門票還可以參觀常設展。

其他詳情請查看展會官方網站。

贊助商 國立西洋美術館、莫內美術館、日本電視網、讀賣新聞、BS日本電視台
詢問 050-5541-8600(您好撥號)
展會官方網站 https://www.ntv.co.jp/monet2024/

*文章內容截至報道時。最新資訊請查看展會官方網站。


查看其他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