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場報道】「永恆之城羅馬展」在東京都美術館開幕。古代維納斯雕像傑作首次抵達日本

東京都美術館
卡比托利歐的維納斯,西元 2 世紀,卡比托利歐博物館藏

介紹羅馬從建國到現代的美麗歷史的「羅馬永恆之城」展覽在東京都美術館開幕,重點介紹羅馬市中心卡比托利歐博物館的收藏。展覽時間為2023年9月16日星期六至2023年12月10日星期日。

我參觀了會場,並將報道展覽情況。

展會風光
展會風光
裝置視圖,左起:安東尼奧·卡諾瓦,《菲克斯之舞》,1806 年,托洛尼亞別墅博物館收藏/ 代表負片的浮雕碎片,公元前1 世紀末- 公元1 世紀,卡比托利歐博物館收藏

卡比托利歐博物館慶祝羅馬輝煌和美麗的歷史

卡比托利歐山長期以來一直是羅馬人的宗教、政治和文化中心,古代曾有供奉至高神朱庇特和其他諸神的神廟,如今卡比托利歐山是羅馬市政廳所在地。卡比托利歐博物館建在一座小山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博物館之一。

1471年,文藝復興時期的教宗西克斯圖斯四世在卡比托利歐山嚮羅馬公民捐贈了四尊古代雕塑,目的是激發他們的自尊心,並表明他是古羅馬的合法繼承人。博物館成立的結果。它於 1734 年向公眾開放,收藏了豐富的羅馬出土的古代文物、源自梵蒂岡的雕塑以及羅馬顯赫家族擁有的藝術品。

本次展覽重點介紹卡比托利歐博物館的藏品,涵蓋從建國神話到古羅馬時代的輝煌,再到藝術達到頂峰的文藝復興和巴洛克時期,以及從17世紀開始的一切內容。本次展覽通過約70件雕塑、繪畫和版畫介紹了被譽為「永恆之城」的羅馬輝煌的歷史和藝術。

除了按時間順序排列的五個章節外,還設有介紹博物館與日本交流的特別展覽,以紀念岩倉使團訪問該博物館150週年。

 

第一章“羅馬建國神話的創造”,解開了據說建城於公元前753年的古羅馬的民間傳說和神話。起點是著名的著作《卡比托利歐》 “母狼(繁殖)”,可以說是羅馬的象徵,就被放在那裡。

卡比托利歐母狼(複製品),20 世紀(原件公元前 5 世紀),羅馬市政廳收藏

原作是卡比托利歐博物館的四大古代雕塑之一。據說創建於西元前5世紀。 (展出的作品是後來由羅馬市政廳擁有的複製品)

這個故事是根據戰神馬爾斯所生的羅馬第一任國王羅慕路斯和女祭司瑞亞·西爾維亞撫養長大的母狼以及弟弟雷穆斯的故事改編而成。詩人維吉爾的史詩《埃涅阿斯紀》取材自羅馬建國神話。

原本它只有一隻母狼,但在文藝復興時期,又增加了一尊喝牛奶的雙胞胎雕像。母狼睜大的眼睛和皮毛以一種風格而精緻的方式表現出來。

母狼哺乳雙胞胎的雕像被供奉在羅馬城內,隨著它作為建國神話的化身與帝國歷史一起不斷前行,它已成為公共紀念碑和錢幣等公共藝術,它影響了各種媒體的圖像表達。 《卡比托利歐母狼》是除了後世添加的雙胞胎雕像外,可以被認為是標誌性作品的現存作品。

銀德拉克馬:赫拉克勒斯(正面)、母狼哺乳雙胞胎(反面)(上方為反面)西元前 265 年或之後(共和時期),卡比托利歐博物館

第一章中還有許多其他描繪母狼的作品,例如《銀德拉克馬》《博爾塞納之鏡》 (公元前 4 世紀),這表明了其作為象徵的巨大影響力。

第二章「古羅馬帝國的榮耀」展覽現場

西元前27年後的帝制時期,肖像畫隨著帝國的繁榮而發展。羅馬皇帝的肖像,表情莊重,寫實,不僅起到了宣傳手段的作用,還影響了普通公民的私人肖像,據說還普及了各種時尚的服裝、姿勢和髮型。

第二章“古羅馬帝國的輝煌”,透過“時代面孔”追溯輝煌時代,其中包括奠定古羅馬帝國基礎的尤利烏斯·凱撒和奧古斯都的頭雕。它傳達社會和政治變化。

奧古斯都肖像,一世紀初,卡比托利歐博物館

在這裡,卡比托利歐博物館擁有的兩座君士坦丁巨像的碎片以精緻的全尺寸複製品展出,令人印象深刻。君士坦丁巨像是教宗西克斯圖四世捐贈給羅馬公民的另一座古代雕塑。

《君士坦丁巨像的頭像(複製品)》1930 年代(原版 330-37),羅馬文明博物館

君士坦丁(在位 306-337 年)是羅馬帝國最重要的皇帝之一。他被稱為第一位重新統一分裂帝國、承認基督教為國教並自己成為信徒的羅馬皇帝。

光是頭部就有約1.8公尺高。它的規模讓人想起它以前的輝煌。人們認為,凹陷的臉頰、眼下嚴重的淚袋和嘴角的皺紋是皇帝晚年的寫照。雖然表情凝重,但那雙微微仰起的眼睛,彷彿眺望遠方,令人印象深刻。一種超然的氣息,似乎體現了當時人們對皇帝的崇高理想。

《君士坦丁巨像的頭像(複製品)》1930 年代(原版 330-37),羅馬文明博物館

除了頭部之外,最近在羅浮宮博物館發現的左腳、左手和左手食指也被展出,還有專門為本次展覽製作的新複製品。

《君士坦丁巨像的左手(複製品)》1996年(原件330-37),羅馬文明博物館

不要錯過隱藏的寶石“卡比托利歐的維納斯”!

此外,第二章展出的《卡比托利歐的維納斯》是本次展覽最引人注目的作品。

卡比托利歐的維納斯,西元 2 世紀,卡比托利歐博物館藏

這件 2 世紀的作品以阿佛洛狄忒(希臘愛神,等同於維納斯)雕像為基礎,由偉大的古希臘雕塑家普拉克西特萊斯於公元前 4 世紀創作。

她採取維納斯雕像典型的羞澀姿勢,優美的身體曲線和豐潤的肌膚紋理表現得極其美麗迷人。如果仔細看的話,可以看到她的頭髮在頭頂紮成一個蝴蝶結,在頸後紮成一個髮髻,然後頭髮披散成兩部分,有點一個有趣的髮型。

卡比托利歐的維納斯,西元 2 世紀,卡比托利歐博物館藏

該作品與《米洛的維納斯》(羅浮宮博物館)、《美第奇的維納斯》(烏菲茲美術館)並稱為古代維納斯雕像的傑作。事實上,這是自1752年獲得以來,它第三次被帶出卡比托利歐博物館,其中包括被拿破崙領導的法國軍隊暫時沒收的那一次,因此它確實可以說是一件珍品。永遠不應該被排除在外。

這是一部必看的作品,不知道以後在日本還有沒有機會再看到。

為了這次展覽,我們準備了一個特殊的空間,其靈感來自於卡比托利歐博物館的八角形展覽室“維納斯室”,作品通常在這裡展出。同樣,地板也是按照博物館所在地文藝復興大師米開朗基羅設計的坎皮多利奧廣場的圖案設計的。

卡比托利歐的維納斯,西元 2 世紀,卡比托利歐博物館藏

有關米開朗基羅始於 1537 年的城市規劃以及標誌性博物館綜合體(包括體現羅馬城輝煌的廣場和建築)的開發的更多信息,請參閱第3 章“從博物館的誕生到米開朗基羅廣場」 」這個概念透過繪畫和版畫被詳細介紹。

第三章「從博物館的誕生到米開朗基羅的廣場概念」的展覽視圖,中間是三世紀中葉的河神,屬於卡比托利歐博物館。
艾蒂安‧杜佩拉克,《坎皮多利奧廣場景觀》,1569 年,羅馬博物館藏
阿戈斯蒂諾·塔西(Agostino Tassi),坎皮多利奧廣場五月節的寶樹,1631-32 年,羅馬博物館收藏

第四章「畫廊收藏」中,教宗本篤展示了畫廊收藏的 13 件作品。

左:多梅尼科‧丁托列托,《鞭打基督》,1590 年代,卡比托利歐博物館美術館藏
左起:彼得羅·達·科爾托納,教皇烏爾班八世肖像,約1624-27 年,《聖母子與天使》,1625-30 年,均收藏於卡比托利歐博物館美術館。

收藏包括活躍於 16 世紀至 18 世紀的畫家的傑作,從義大利巴洛克大師 Pietro da Cortona 到不知名作者的作品。它告訴我們當時義大利主流的主題和表達方式,以及引起藝術贊助者興趣的畫作。

 

自 17 世紀以來,羅馬城作為古代遺址和教會建築的寶庫,已成為義大利和國外藝術家(包括透過大巡迴演出)藝術靈感的來源。

在第五章「對藝術之都羅馬的嚮往——幻想與現實的相互作用」中,我們將探索紀念圖拉真皇帝在達契亞戰爭中勝利的紀念碑,據說這場戰爭讓藝術家和歐洲君主特別著迷。展出了30公尺高的古代紀念碑「圖拉真之柱」的版畫和模型。我們也展示以古羅馬藝術為靈感來源創作的作品。

喬瓦尼·巴蒂斯塔·皮拉內西 (Giovanni Battista Piranesi),圖拉真紀念柱正面全景,1774-75 年,羅馬博物館收藏
「莫西亞艦隊(圖拉真柱的石膏複製品)」1861-62(原作於 113 年),羅馬文明博物館
卡斯帕·範·維特爾 (Caspar van Vittel),托爾迪諾納景觀,1682-88 年,卡比托利歐博物館,畫廊收藏
多梅尼科·科爾維,《羅穆盧斯和雷穆斯的發現》(基於維特爾·保羅·魯本斯),1764-66 年,卡比托利歐博物館,圖片庫

邁森的素釉陶器《愛與普賽克》是一件小作品,長約30厘米,但交織在一起的身體,尤其是讓人想起圓圈的手臂排列,輕輕地抱著彼此的頭,似乎象徵著永恆的愛情。,一時間我被它那迷人的曲線迷住了。

該作品是卡比托利歐博物館內著名的 2 世紀大理石雕塑「Amor and Psyche」的複製品。 18世紀,隨著古代藝術愛好者數量的增加,出現了生產著名古代雕塑的微縮版的新產業和買賣它們的市場,據說市場上有很多這些作品的複製品。

《愛與普賽克》,十八世紀,卡比托利歐博物館,畫廊收藏

最後一層有一個角落,有一個特別展覽「卡比托利歐博物館與日本」。

150年前的1873年,明治政府派往歐美的岩倉使團參觀了卡比托利歐博物館。他們參觀歐美博物館的經驗影響了明治政府的博物館政策和藝術教育。

展覽將展出根據使團成員可能在當地獲得的明信片製作的訪問報告《美國和歐洲的流通記錄》中的插圖,以及日本人民的感受的插圖19世紀初期,歐洲受到了影響。我們正在介紹一些傳達異國情調的想像圖畫,例如阿蘭達法國卡諾加蘭圖畫

右邊是電田川豐春(出版商:西村屋洋八),《阿蘭達法式卡諾大教堂插圖》,約 1804-18 年,中右收藏。

此外,1876年日本第一所藝術教育機構「工學院美術學校」(後來的「工部美術學校」)成立時,邀請義大利教師教授西洋藝術,以著名的雕塑為教材,我引進了石膏像作為模型,其中包括來自日本的石膏像。卡比托利歐博物館。

作為其歷史的證據,學生被認為複製了創作於公元 2 世紀、現藏於卡比托利歐博物館的狄俄尼索斯頭像,以及一尊基於同一作品並被帶到日本的石膏雕像。歐洲女士阿麗安娜的半個身體並排展示。它像徵著卡比托利歐與日本之間永恆的連結。

左起:狄俄尼索斯頭顱,2 世紀中葉,卡比托利歐博物館 / Reihiro Oguri,《歐洲阿麗安娜女士的半身》,1879 年,東京大學工學研究生院建築系。

羅馬永恆之城展覽讓您沉浸在羅馬宏偉美麗的歷史中,這座城市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請來參觀我們。

「永恆之城羅馬展」概況

時期 2023年9月16日(星期六) – 2023年12月10日(星期日)
場地 東京都美術館
營業時間 9:30-17:30、週五 9:30-20:00(最後入場時間為閉館前 30 分鐘)
休息日 10月10日星期一(星期二)
*但是,辦公室將於 10 月 9 日(週一/假日)開放。
入場費 成人2,200日圓、大學生·專校生1,300日圓、65歲以上1,500日圓、高中生以下免費

*僅在週六、週日和假日需預約。 (當天有空位即可入場。)平日無需預約指定日期和時間。
*其他詳情請查看展會官網門票頁

由…贊助 東京都歷史文化財團、東京都美術館、每日新聞、NHK、NHK宣傳
共同主持 羅馬市、羅馬市文化政策部、羅馬市文化財產監管部
監督 Claudio Parigi-Presicce(羅馬市文化財產總監)
加藤真江(藝術史學家、立教大學文學院教授)
詢問 050-5541-8600(您好撥號)
展會官方網站 https://roma2023-24.jp

*文章內容截至報道時。請查看官方網站以了解最新資訊。

 

文章提供: Kokosil Ueno


查看其他報告

【採訪報道】102款新品首次發布!目前,「橫尾忠則觀山百德」展覽正在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看到不受任何事物束縛的新領域

東京國立博物館
左起:《2023-01-15》、《2023-01-14》皆為2023年

「橫尾忠則館山百德」展覽將於 2023 年 9 月 12 日在東京上野的東京國立博物館表慶館舉行。 (活動截止至12月3日)

我們首次展出「觀山聖德」系列的102件新作,其中當代藝術家橫尾忠則以自己的詮釋重建了中國風僧的傳統繪畫主題。

*關於作品圖像…除非另有說明,所有作品均由橫尾忠則創作,並屬於藝術家的收藏。

場館風景
場館風景
場館風景

地德觀山,因逃避現實的行為而成為人們欽佩的對象。

觀山和慈德是兩位傳說中的詩人僧侶,據說生活在中國唐朝。

儘管他是一位受過高等教育的文學家,但他卻是一個自由而古怪的人,住在山洞裡,用剩下的食物填飽肚子,並發表令人髮指的言論。在中國禪宗中,他們的世俗相貌和行為被尊崇為一種覺悟的境界,觀山被視為神聖的文殊菩薩的化身,而慈德則被視為普賢菩薩的化身。
在中國和日本,自鎌倉時代以來,觀山淨德就被許多禪僧和文人墨客描繪成傳統繪畫題材,近代則在森鷗外、夏目漱石的小說中備受推崇。

 

2019年,日本當代著名藝術家橫尾忠則(1936-)首次展出了以觀山上德為主題的作品。其靈感源自江戶時代奇幻畫家曾我翔白的名作《觀山地德圖》。

此後,他一直潛心創作「關山貞德」系列,以多種方式改變其造型。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他避免與外界接觸,並在與世隔絕的工作室裡全心投入創作活動,就像關山慈德的隱居所一樣。

左起:《2023-01-15》、《2023-01-14》皆為2023年

展出的「觀山上德」系列的102件作品,都是專為本次展覽創作的未出版的全新作品。

生產週期從2021年9月開始大約一年。正如橫尾本人在本次展覽的新聞發布會上所說,「我決定放棄藝術家的身份,成為一名運動員。」帶著與年齡不符的強大和挑戰精神,他有時一天工作三次。速度驚人,有時甚至能把點畫出來。

超越時空,從影像到影像

《2021-09-21_2》 2021
《2021年10月24日》2021年

觀山丈德據說是一位詩人僧侶,傳統的表現是觀山手持寫有中國詩詞的捲軸,丈德則手持掃帚清掃寺院花園,但橫尾先生創造了自己的解釋將捲軸用作衛生紙並將其用作掃帚。它具有幽默感,具有現代更新,例如讓使用者切換到吸塵器。此外,兩人坐在馬桶上,讓人想起馬塞爾杜象的噴泉,也許與衛生紙有關。

當我在會場走一圈時,我發現每件作品的標題都統一了製作日期,沒有任何說明文字。

東京國立博物館策展研究部研究部主任松島正人表示,這些展覽反映了橫尾的願望。

「橫尾先生自己說,他無意在他的每幅作品中傳達某種信息或試圖傳達某種東西。我把從我的身體中產生的東西放在畫布上。我希望人們在自由想像和思考的同時觀看它。”解釋它。”

《2022年3月24日》2022年
《2022-05-01》 2022

在許多情況下,一個特定的主題會形成一系列的階段,例如「紅布」。

《2022-03-24》描繪了關山千德和一名女子在紅色床墊上休息的場景,這顯然是對 19 世紀法國畫家愛德華·馬奈的名畫《草地上的午餐》的戲仿。還有一幅類似的作品,名為《2022-05-01》,與江戶時代畫家久住森影的《Noryo Screen》一模一樣,是博物館收藏的國寶。

左《2022-05-05》2022

幾天後創建的2022-05-05,他像天方夜譚一樣,在紅色魔毯上快樂地飛翔在天空中。而當我看《2022-05-28》時,就像是哈利波特的世界。也許他們每個人都想自己飛翔,所以他們從紅地毯換成了掃帚。

《2022年5月28日》2022年

就這樣,橫尾先生的觀山千德雕像與一個又一個的圖像聯繫在一起,像一百張臉一樣變化。

前《2022-09-27》2022
左起:《2022-11-03》、《2022-11-09》皆為2022年
《2022年8月14日》2022年
左起:《2022-10-10》、《2022-10-16》皆為2022年

他看起來裝扮成阿爾塞納·盧平或堂吉訶德,但他的身體也變成了一座巨大的山體,看起來像一幅水墨山水畫,或者是一種無機的幾何形狀,讓人想起人工智能或機器人。實德觀山為所欲為,打扮成女人,融入其中,融入風景中,讓人根本分不清他在哪裡。

此外,正如傳統繪畫主題《四幅睡畫》中,他的陪伴不僅有地得六觀山,還有他的兩位大師武觀禪師和虎,以及愛因斯坦、愛倫坡、大谷翔平等人展示了他的作品。臉。也能窺見東京奧運、足球世界盃等反映社會狀況的作品…

有一個關山地獄的故事,無論時間、地點、大小、現實或虛構,都可以自由移動。

《2023-02-13》 2023
《2022年1月26日》2022年

這些作品的多樣性,就好像藝術家的多面性以《Jitoku Kanzan》的形式展現出來一樣,是由於橫尾自己所說的「物理大腦」。

這部作品的誕生是因為我讓身體自由活動,不受風格或承諾的束縛。藝術家不時的身體表現,例如昨天和今天的月經變化,或是那天映入眼簾的事物,感覺有點像日記。

用因身體不便而獲得的「遲鈍的身體」開闢自由的新領域

場館風景

他的許多畫作都以柔和的筆觸繪製,橫尾先生將這種繪畫風格稱為“Oborotai”。

「Oborotai」原本是指明治時期確立的日本繪畫技法,但對於橫尾先生來說,「Oborotai」意味著由於2015年患上聽力損失的影響,他的視野甚至大腦內部都變得模糊不清。事物之間、夢境與現實之間的界線都變得模糊了。肌腱炎使得畫出清晰、有力的線條變得困難。它是透過這些物理變化獲得的。

反覆的筆觸變得模糊的輪廓,時而中和了時空的圍牆,時而超越了藝術家的本意,脫離了過去和技術的束縛,給人一種開放的感覺,融化了觀者的心。把它給你。

場館風景

大部分作品都畫在F100或F150尺寸的大畫布上,令人印象深刻,而且由於沒有壓克力盒等遮蓋物,可以近距離欣賞筆觸和色彩的層次感。
螢幕明亮,使用了紅色、黃色等多種溫暖的原色,給我一種平和、充滿活力的感覺,彷彿卸下了一些肩上的擔子。

據說,舉辦在世藝術家的展覽在博物館歷史上是罕見的。為何不在本次展覽中體驗橫尾忠則在 80 多歲開創了新天地的自由世界,這個展覽在博物館中佔有特殊的地位?

出自川邊恭齋《東京國立博物館觀山地德祖:對傳說中的福京和尚的仰慕》、《豐陽禪師》、明治時期、19世紀、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此外,作為本次展覽的相關項目,東京國立博物館主樓1號特展室也將推出題為《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寒山:對傳說中的狂風和尚的嚮往》的專題報道。2023年9月12日(星期二)至2023年11月5日,持續至星期日

*憑本次展覽門票即可觀賞。第一期和第二期展覽有變動,詳情請查看官網

出自《東京國立博物館觀山地德圖-對傳說中的福京和尚的仰慕》,英達拉著,中石三溪著,國寶《觀山地德圖》,元代,14世紀,東京國寶博物館收藏*上半年展覽(9月12日至10月9日)

包括國寶因達拉的《觀山淨德圖》在內,博物館收藏的經典《觀山淨德圖》都集中在一個地方介紹。追蹤《觀山上德圖》的演變並將其與橫尾的最新作品進行比較可能會很有趣。

 

橫尾忠則
1936年出生於兵庫縣。 20 世紀 60 年代,他作為代表日本前衛場景和流行文化的平面設計師和插畫家而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他為卡拉十郎和寺山修二等藝術家創作了許多舞台海報,並自1981年所謂的“畫家宣言”以來一直作為藝術家活躍。他繼續走在不受主題或風格限制的自由風格繪畫創作的前沿,在國際上獲得了高度讚譽。
近年來策劃了“橫尾忠德自我迷失展”(橫尾忠德當代美術館,2019)、大型個展“GENKYO橫尾忠德:從故鄉到幻想與現狀”,匯集了500 多件作品。什麼?”(東京都現代美術館,2021 年)。

 

「橫尾忠則觀山百德」展

時期 2023年9月12日(星期二)~12月3日(星期日)
場地 東京國立博物館表慶館
營業時間 上午 9:30 至下午 5:00 *最後入場時間為關閉前 30 分鐘。
閉館日 10月10日星期一(星期二)
*但是,10月9日(週一/假日)照常營業
參觀費(含稅) 一般入場費:1,600日圓 / 大學生:1,400日圓 / 高中生:1,000日圓 / 國中生以下:免費 ※其他詳情請參閱展會官方網站。
由…贊助 東京國立博物館、讀賣新聞、文化廳
詢問 050-5541-8600(您好撥號)
展會官方網站 https://tsumugu.yomiuri.co.jp/kanzanhyakutoku

*文章內容截至報導日。請查看官方網站以了解最新資訊。

 

文章提供: Kokosil Ueno


查看其他報告</a

【採訪報道】上野「開始,開始」荒木玉名作品展將在東京都美術館舉辦。穿越一個既可愛又令人不安的非凡世界。

東京都美術館
《超越記憶》2023

荒木玉名是一位持續從事從版畫到裝置等廣泛表現活動的紐約藝術家,他的首次回顧展將在東京上野的東京都美術館舉行。展覽期限至2023年10月9日。

展覽入口
展會風光
展會風景

荒木玉名(1970-)1991年從武藏野美術大學短期大學畢業後留學墨西哥,對「光明與黑暗」、「生與死」共存的獨特文化著迷。此後,他在墨西哥多次停留期間,透過多種表現形式創作出具有獨特世界觀的作品,其中包括在當地學習的銅版畫、三維作品、裝置、動畫等技法。

2012年,她將活動基地遷至紐約,邁出了有意識地以移民身份生活的新一步,近年來她對“跨越國界”、“多樣性”等主題感興趣。 “包容。”

本次展覽是荒木經惟的首次回顧展。從早期作品到新作品,從手掌大小的三維作品到佔據整個樓層的大型裝置,約120件品種多樣,《記憶的那裡》(2023年/首次展出)在這次展覽中),受到「上野的回憶」的啟發。正在發展豐富的作品集。

展覽由四個章節組成。荒木經惟作品的魅力在於其主題和表現方式能夠喚起人們的生活和故事,給人一種親切和懷舊的感覺,同時在日常和非凡之間建立了界限,讓你的心彷彿被帶到了某個地方。觀眾被邀請踏上穿越世界的神秘之旅。

第一章「旅行的『開始,開始!』」介紹了比較早期的作品,包括那些以旅行為主題的作品,以及那些以在墨西哥的經歷為靈感的作品,我以此為起點進行介紹。

《無題》1995

入口處有一件名為《無題》 (1995)的作品,它是由一個音樂盒組成的,觀眾可以自己轉動螺絲。關於這部作品,荒木經惟在一次畫廊演講中評論道,“當一首歌正在播放時,我是抱著一邊聽著它一邊進行想像的旅程的想法來創作它的。”眾多空空的相框,預示著即將開始的旅程中美好的邂逅。

左邊是《開始,開始》2003
由左至右:夜晚、白天,1999 年

展覽就像《開始,開始》 (2003)中的帷幕一樣開始,一個故事開始了。 《白天》和《夜晚》 (1999 年)的創作理念是「如果有一個可以隨身攜帶的作品,可以放在我旅行時住的房間的床邊,或者火車窗邊的小桌子上。」創作的獨特可折疊三維作品。全部採用銅版雕刻技術製成。

左起:La calavera amarilla(黃色骨架),2005 年,¿拜拉莫斯?(你想跳舞嗎?)》2005
《Una Marcha de los esqueletos》2004

以骷髏為主題的《黃色骷髏》(La calavera amarilla) (2005) 和以色彩繽紛的裝飾和彩燈迎接死者的《骷髏進行曲》(Una Marcha de los esqueletos) (2004),您可以感受到墨西哥獨特的生死觀的影響,例如“太陽”。

《曹詩》2005

《曹詩》 (2005)是一個充滿溫暖光線的夢幻場景,讓人想起燈籠。這個設計的靈感來自墨西哥窮人的濃厚生活方式,他們過去未經許可從電線桿上拉出電線,用它們來照亮自己的房屋和小吃攤,而用這些燈裝飾的街道是如此美麗,看起來非常美麗。就像星空一樣,這是一個受這個概念啟發的裝置。

天花板上懸掛著許多電源線,電源線的末端連接著看起來像房子的小盒子。不僅光的顏色不同,每個小盒子的圖案也不同,使用的物品也多種多樣,比如荒木經惟在墨西哥喝過的一盒茶、一張巴士票、一張墨西哥摔跤的傳單等。 。

混亂國家的形象來自於荒木經惟從塗滿色彩的房屋和居住在那裡的墨西哥城人民中感受到的“混亂中生存的力量”,不是嗎?

《曹詩》2005》/從下往上看,可以看到不一樣的表情。

請注意,這項工作是一項參與性工作。在展覽協調員(支持觀看的志願者,綽號“Kee-jin”)的指導下,觀眾可以將小盒子連接到他們選擇的任何插座上,使它們成為城市景觀的一部分。

第二章「柔光中潛伏的黑暗」中,兩個裝置對稱排列,分別表達光明與黑暗。

《家》1999

荒木經惟以他小時候居住的住宅區為形象創作的《內》 (1999)中,大約100個由白色膠合板製成的盒子靠在白色的牆上,類似於住宅區中的房屋。

每個盒子都被隨機編號,觀眾從主持人那裡收到一把鑰匙,打開與編號相符的盒子門。然後,光線從裡面溢出,我們開始看到版畫中描繪的每個家庭的溫馨生活,這在統一的外表下很難想像。

《家》1999
[首頁] 1999/ 內側塗上蜂蠟,營造出柔和的氛圍。

在《家》牆的另一邊, 《看不見》 (2011)有著強烈的存在感,一個黑色的、不祥的物體從上方蔓延開來,彷彿將日常生活中的小幸福填滿在同一個空間裡。工作..

[隱形] 2011/ 讓人想起席捲東北城市的「黑色海嘯」。

該作品是在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之後創作的,視覺上捕捉了當時因核電站事故而感受到的焦慮和厭惡的感覺,其中被稱為放射性物質的看不見的危險物質可能會飛來。製作。據說,這些黑色物體是用從墨西哥大量購買的黑色蘭花纖維染色,然後將它們捲成餃子,然後粘貼在一起製成的。

第三章“故事的世界,跨越國界的蝴蝶”,全面介紹了荒木經惟的“故事的世界”,可愛而又令人不安,充滿了荒木經惟的詩意。

《震旦劇場》2000年
《遠野物語》2007
《木偶劇》2003
《湖夜》2000

荒木經惟畫的人物大多只是剪影,看不到他們的表情。他獨自一人在廣闊的世界裡,有時會面對一些令人恐懼的事情。你看到孤獨、自由還是對某件事的渴望嗎?當我自己和我自己神秘地重疊時,我的記憶被動搖了,不知不覺間,我的思緒似乎被吸收到了作品的世界裡。

《夜之核心》2006
《行人所見的彩虹》2007

《NeNe Sol – 最年輕的太陽》是一本以至今仍在墨西哥恰巴斯地區流傳的瑪雅太陽創造神話為基礎的圖畫書,由荒木經惟先生和版畫工作室 Leñateros Kobo 聯合製作其成員主要是土著瑪雅人。會場內展示了原型版和原始插圖。獨特的裝訂看起來像石雕,是由一位墨西哥雕塑家創作的。

《NeNe Sol – 最年輕的太陽 -》 原型版和插圖,2011

2022年,荒木經惟將在東京都美術館與來自各國的孩子們一起舉辦名為「我聽到民間故事」的工作坊。孩子們體驗了用紙漿製作帳篷和蝴蝶形狀的圖畫書,也介紹了來自祖國的民間故事。會場內陳列著當時實際製作的帳篷。

《從前,從前…》2022

荒木先生對他在墨西哥遇到的帝王蝶很感興趣,這種蝴蝶像候鳥一樣從一個國家遷徙到另一個國家過冬。這件作品的靈感顯然來自於帝王蝶將翅膀停在地面上的形象。

這部作品以川普執政期間作為移民生活在美國的荒木經惟,以及他對被圍牆封鎖而無法跨越國界的難民,以及無論怎樣都能在世界各地自由遷徙的帝王蝶的思考為基礎。的邊界。它是疊加的。

帳篷內。這是一個放鬆的空間。

此外,由於帳篷是人們暫時停留或避難的地方,荒木透露,這件作品有「一個讓人們可以安心躲藏的地方」的意義。

在第四章「上野的地下冒險」中,我們使用了地下三層展覽室的整個空間,可以稱為博物館的「那裡」(底部),天花板高度為10米,為「上野的記憶」創造想法。我獲得的大型裝置「超越記憶」 (2023)將是本次展覽旅程的最後一部分。

《超越記憶》2023

在我的研究中,我了解到它成為許多歷史事件的舞台,例如日本第一個公園、博物館和動物園的誕生,關東大地震,東京大空襲,以及戰後黑市的出現。戰爭,吸引了來自各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們,而荒木先生卻被他所居住的上野的混亂所吸引。

中央黑色鳥籠般的巨大物體周圍,展示著上野過去和現在的碎片圖像,包括荒木經惟本人拍攝的上野照片和描繪上野的浮世繪,一對懸掛著象徵“眼睛”的鏡子天花板上的角色使埋藏在「下面」(底部)的上野的圖像顯現出來。

《記憶之地》2023/您可以走進去,欣賞鏡子中反射並飛來飛去的圖像和物體陰影的運動。

該物體是「一個像籠子一樣的空心籃子,吞噬並吐出過去、未來、美麗和瑣碎。」物體的上部看起來像是被一隻大手抓著。有些柱子是彎曲的,好像它們是從內部強行推出或從外部撬開的。

對於這個形狀,荒木經惟說,「鳥籠和籠子似乎是在保護鳥兒,但同時也限制了它們,讓它們不能自由飛走,這個形狀就是從這兩個方面顯現出來的。」他解釋道。


對於這次展覽,荒木先生說:“我希望很多孩子和年輕人都能夠看到它。我希望他們能夠走進地下,有一種有點神秘的體驗,像在旅行一樣享受它。”從地面到上野「那裡」的旅程也激起了我對另一段旅程的嚮往。

一個讓人想起現代社會跨國家和地區的共同主題的展覽,例如荒木經惟感興趣的跨界、多樣性和包容性。」將舉辦至2023年10月9日。

上野《開始,開始》荒木玉名作品展

時期 2023年7月22日(星期六)~2023年10月9日(星期一·假日)
場地 東京都美術館 A、B、C 展廳
營業時間 9:30-17:30、週五 9:30-20:00(最後入場時間為閉館前 30 分鐘)
休息日 9月19日星期一(星期二)
*但是,辦公室將於9月18日(週一/假日)和10月9日(週一/假日)開放
入場費 一般:1,100日圓 / 大學、專校學生:700日圓 / 65歲以上:800日圓
*高中生以下免費
*其他入場費詳情請參閱官方網站。
由…贊助 東京都歷史文化財團 東京都美術館
詢問 03-3823-6921(東京都美術館)
展會官方網站 https://www.tobikan.jp/hajimarihajimari

*文章內容截至報道時。請查看官方網站以了解最新資訊。

文章提供: Kokosil Ueno


查看其他報告

3個場館舉辦,面積史上最大! FINE ART COLLECTION 2023,約 1,000 件藏品,從大師作品到當代藝術

7月12日星期三~17日星期一(節假日)10:00~18:30 ※最後一天17:00休業

松坂屋上野店6樓展示空間、7樓藝術區、1樓北口活動空間

7月12日(週三)至17日(週一/節假日),正在強化藝術提案的松坂屋上野店將匯集從現當代大師到新銳藝術家的各種繪畫和工藝品。 “美術收藏”。六樓展覽空間展出並出售巴黎高等藝術學院、歐洲現代大師、當代藝術、藝術家特別作品等多種類型的藝術作品。七樓的藝術區,每個空間都聚集了繪畫作品和工藝品。此外,今年我們將開發範圍擴大到一樓北口活動空間,並在東京藝術大學舉辦了年輕藝術家的特別活動。它將在 3 個場館舉行,這將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美術收藏”。

◆ 主要展出作品/六樓展廳​

・巴黎高等學校與歐洲現代大師
巴黎高等藝術學院是20世紀上半葉聚集在巴黎的一群藝術家。他獨特而自由的表達方式對後來的藝術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亨利·馬蒂斯《盤腿舞者》
石版畫 46×28cm 2,640,000日元(含稅)

·當代藝術
當代藝術家的展覽,主要是街頭藝術。匯集了以多種表現形式描繪當今時代的藝術家的作品。

尼克·沃克《彩虹發呆》
絲網印刷 72.1 x 60.3 cm 605,000日元(含稅)

不是班克斯“身份危機黑猩猩不是班克斯兔子,也不是班克斯“原創””
膠合板多色絲網印刷畫 80×60.5cm 88萬日元(含稅)

・作家特輯

下取忍“羅拉”20號 1,540,000日元(含稅)

霜忍專刊

水島敦《共鳴-暴龍-》No.6 198,000日元(含稅)

恐龍繪畫和動物繪畫功能

東近泉“總德”No.20M 1,100,000日元(含稅)

和泉富美專刊

生間芳和《幸福時光》第20號 77萬日元(含稅)

生間義和&現實主義特輯

島津剛介《郊區的白色建築》No.10 66萬日元(含稅)

島津剛介專刊

西島豐彥《電花蓮花》
金屬(不銹鋼)面板原創手工半導體和紙岩畫5號44萬日元(含稅)

特別西島豐彥

梅田彩香《穿浪》No.30 S 704,000日元(含稅)

梅田綾香專題

・日本近代畫/西洋畫

田淵敏夫《月光》第6號 6,600,000日元(含稅)

中川一誠《玫瑰》No.12 9,240,000日元(含稅)

・工藝品專刊

宮野原健《松竹梅彩香爐》
共用盒子高10.8×直徑13.2cm 2,200,000日元(含稅)

◆ 1樓北口活動空間
◆ 七樓藝術區
(美術館、美術館、藝術空間)

・北口活動場地
特別報導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的日本年輕畫家,培養了各種各樣的人才。一樓展出以新鮮感性繪製的作品。
1樓北口活動空間
期間:7月12日(週三)至18日(週二)10:00至20:00

名和千秋“牡蠣”No.10 66萬日元(含稅)

東京藝術大學青年藝術家特輯

石原武《犀牛風景》No.10 44萬日元(含稅)

東京藝術大學青年藝術家特輯

·美術館
巖谷幸太的展覽,以現代的方式表現漆黑夜空中的月亮和閃電,以及大自然古老的天意。

巖谷幸太《月與閃電》No.4 S 385,000日元(含稅)

巖谷幸田展

・藝術空間
以出色的技術為漆黑的畫面注入生命力的銅版雕刻師。貓頭鷹和貓表達了豐富的情感。

生田浩二《凜》
銅版銅版畫 68.0×45.5cm 242,000日元(含稅)

生田幸二銅版畫展

·美術館
加勒和道姆的展覽,他們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代表新藝術運動的玻璃藝術家。

加勒“鐵線蓮設計花瓶”
高37×寬24cm 2,200,000日元(含稅)

加勒和圓頂新藝術玻璃展

7樓藝術區期間:7月12日(週三)至18日(週二)10:00至18:30 *最後一天16:00關閉

[特別頁面] https://www.matsuzakaya.co.jp/ueno/topics/000230712_fine_art_collection_2023.html

[大丸松坂屋百貨株式會社]摘自新聞稿

文章提供: kokosil Ueno


查看其他展會信息

藝大藝術廣場特別展“什麼是藝術?與藝大藝術廣場大獎獲得者一起思考‘什麼是藝術?’”

2023年7月29日星期六~2023年9月24日星期日在上野藝台藝術廣場舉行(免費)

2023 年在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院(台東區上野)的畫廊“Geidai Art Plaza ( https://artplaza.geidai.ac.jp/ )”,這是小學館之間的合作項目和東京藝術大學,從2019年7月29日星期六開始,舉辦特別展覽“什麼是藝術?什麼是藝術?”本次展覽將以“什麼是藝術?”為主題,展示並銷售藝台藝術廣場大獎歷屆獲獎者的作品(免費)。

關於藝代藝術廣場

藝大藝術廣場是一個展示和銷售東京藝術大學(藝大)教職員工、學生和校友作品的畫廊,該大學培養了許多頂級藝術家。是東京藝術大學上野校區內全年可供廣大民眾自由進出參觀的寶貴場所之一。作為小學館和東京藝術大學的合作項目,於 2018 年開始運營。

目前,每兩個月舉辦一次不同主題的展覽。每次特展都有10~50名藝術家參加,匯集了油畫、日本畫、雕塑、工藝、設計等東京藝術大學獨有的各種技法和手法表現的作品。

▼2023年6月舉辦的《藝台神話 – GEISHIN》展覽現場
https://artplaza.geidai.ac.jp/column/19362/

特別展覽“藝台神話 – GEISHIN”展覽現場

店內設有以餐具、飾品等貼近生活的藝術為中心的常設工作角“LIFEWITHART”,以及與特別展覽相連的書架。店內營業期間,還可以在露天廚房車“NoM咖啡館”喝杯咖啡小憩一下。

藝代藝術廣場免費入場。原則上,歡迎拍照並在SNS上分享。我們的目標是成為一個讓每個人,不僅僅是藝術愛好者,都能輕鬆接觸藝術的地方。

2023年7月29日星期六舉辦特別展覽“什麼是藝術?”
從7月29日(星期六)起,我們將舉辦特別展覽“什麼是藝術?思考‘什麼是藝術?

■ 展覽理念
“美麗的身體會消亡,但藝術品不會。”(列奧納多·達·芬奇)“當藝術家意識到他的意圖時,作品就完成了。”(倫勃朗)“一件沒有情感開始的藝術品就不是藝術”(保羅·塞尚)“藝術家無法談論他的藝術,就像植物無法談論園藝一樣。”(讓·谷克托)“藝術不可能永遠是現代的。”(埃貢·席勒)

今年展覽的主題是“什麼是藝術?”有多少個藝術家,就有多少個答案,比如達·芬奇和倫勃朗,所有為藝術史增色的偉大大師都有不同的說法。也許創作藝術的人和欣賞藝術的人都在永遠尋找這個答案。順便說一句,日比野藝術大學校長說道:

“當觀看者收到物體發送的信息並感受到“哦,這很漂亮”或“這讓我感到懷舊”時,該物體與觀看者之間的關係稱為“藝術””(摘自高中報紙在線 2020.02.27)

這一次,藝術廣場請藝術家們回答“什麼是藝術?”的問題。即使這不是答案本身,也有“暗示”、“關於藝術的問題”、“藝術與非藝術的區別”、“藝術的可能性”、“我本來就沒有創作過藝術”。我想和藝大藝術廣場的獲獎藝術家一起思考這些問題,也想和看到他們作品的觀眾一起思考這些問題。

▼ 活動公告頁面
https://artplaza.geidai.ac.jp/column/19915/

特展概況
展覽名稱:“什麼是藝術?作為一位獲獎藝術家在藝台藝術廣場思考‘什麼是藝術?’
地點:東京藝術大學藝術廣場(東京都台東區上野公園12-8 東京藝術大學)
日期:
第一學期 2023年7月29日(星期六) – 8月20日(星期日)
第二學期 2023年8月26日(星期六) – 9月24日(星期日)
入場費:免費
營業時間:10:00-18:00
休息日:週一和周二

*如遇節假日或補休,則順延至下一個工作日,展覽更換期間閉館
*營業時間可能會有變動。最新信息請查看官方網站和SNS

藝代藝術廣場基本信息

■ 訪問
最近車站:JR上野站(公園口)、鶯谷站步行約10分鐘
從東京地鐵千代田線根津站步行約10分鐘
從東京地鐵日比谷線上野站步行約15分鐘
從京成電鐵京成上野站步行約15分鐘
都營巴士26路(龜戶~上野公園)在谷中巴士站下車,步行約3分鐘
*沒有停車場,請勿駕車前來。

■ 官方SNS帳號
Instagram:https: //www.instagram.com/geidai_art_plaza
推特:https: //twitter.com/artplaza_geidai
播客(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2FlkumYv9ScWy69UlBtqWy

■ 2023年展會
2023 年 1 月“Geidai Wall 內部 | 外部”
https://artplaza.geidai.ac.jp/column/18153/

2023年1月-3月《第十七屆藝台藝術廣場大獎展》
https://artplaza.geidai.ac.jp/column/18325/

2023年3月-5月“GEIDAI ART JUNGLE回歸Geidai密林計劃”
https://artplaza.geidai.ac.jp/column/18759/

2023年6月至7月“藝台神話-藝神”
https://artplaza.geidai.ac.jp/column/19362/

單擊此處了解常見問題
https://artplaza.geidai.ac.jp/qa/

[小學館]摘自新聞稿

文章提供: kokosil Ueno


查看其他展會信息

【會場報導】瑪雅“紅皇后”首次訪日!特別展覽“古代墨西哥”在東京國立博物館開幕。瑪雅、阿茲特克和特奧蒂瓦坎的寶藏都集中在一處

東京國立博物館
“紅皇后”展覽

介紹代表古代墨西哥的三大文明寶藏的特別展覽“古代墨西哥 – 瑪雅、阿茲特克、特奧蒂瓦坎”將於2023年6月16日星期五至2023年9月3日星期日在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在博物館(東京上野)舉行。

場館入口
會場風景
場地景觀,“裝飾頭骨”阿茲特克文明,1469-1481 年,Templo Mayor 博物館

本次展覽將以代表中美洲的三大文明(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和特奧蒂瓦坎文明,這些文明共享文化元素,並在墨西哥和中美洲部分地區繁榮發展,直至16世紀西班牙入侵)為重點。

介紹了從墨西哥各大博物館精心挑選的銘文、浮雕、考古文物等約140件珍貴出土文物以及近期的發掘成果。我們將探索墨西哥古代文明的深度和魅力,例如多樣化的自然環境所創造的獨特的世界觀和造型之美。

從會場的展覽來看。文明與城市遺址的位置關係。

展覽由四個章節組成:“古代墨西哥的邀請”、“特奧蒂瓦坎:眾神之城”、“瑪雅:城邦的興衰”和“阿茲特克:特諾奇蒂特蘭神廟”。

第一章“古代墨西哥的邀請”

第一章“古代墨西哥的邀請”是基於三個文明共同主題的作品的橫斷面展覽,例如“玉米”、“天體和日曆”、“球類運動”和“活人祭祀” ,”以及各個文明遺蹟的圖片。是介紹性的部分,通過它傳達了整個古墨西哥的世界觀。

天體和曆法是中美洲重要的文化元素,構成了獨特的宇宙觀。據說,這部作品兩端所代表的金星被認為是最重要的行星。 /《夜空中的石板》阿茲特克文明,1325-1521,墨西哥國家人類學博物館
球類運動不僅僅是娛樂,還有很多意義,比如活人祭祀的宗教儀式、邀請使節的儀式等。 /《球員泥人》瑪雅文明,600-950,墨西哥國家人類學博物館
右圖:美洲虎在中美洲文明中被視為國王、權威和神秘力量的象徵。也可以作為祭品獻給神靈。 /《美洲虎陶器》瑪雅文明,600-950,墨西哥國家人類學博物館

在這裡,公元前1500年左右在墨西哥灣興起的中美洲的根源是奧爾梅克文明,它繼承了後來的中美洲文明的各種要素,例如主權概念和與儀式相關的許多神。作品《奧爾梅克風格》石像”表明存在

具有人類和美洲虎特徵的嬰兒雕像,代表奧爾梅克宗教觀念。 /《奧爾梅克石像》奧爾梅克文明,公元前1000-400年,墨西哥國家人類學博物館

第2章“特奧蒂瓦坎眾神之城”

第二章“特奧蒂瓦坎:眾神之城”講述了從公元前 100 年到公元 550 年繁榮的特奧蒂瓦坎文明。

基於當時人們所信仰的宇宙世界觀,特奧蒂瓦坎是一座以“死亡大道”為中心,集金字塔、儀式大廳、宮殿式建築和嚴謹的住宅群於一體的國家主導城市。是一座規劃城市和一座大型宗教城市。最近的研究表明,那里居住著多達10萬人,但所使用的語言和文字尚未弄清楚,它仍然是一個充滿許多謎團的文明。

在這裡,我們介紹代表特奧蒂瓦坎的三座金字塔:太陽金字塔、月亮金字塔和羽蛇金字塔,以及從它們周圍出土的作品。

牆上的“太陽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圖形與實際特奧蒂瓦坎的位置相匹配,傳達了“死亡大道”的氛圍。

陳列室中央暴露的“死亡圓磐石雕”是1964年在特奧蒂瓦坎最大的金字塔——太陽金字塔前的廣場上挖掘出來的。
這是一座直徑超過1m的石雕,像光環一樣放射狀擴散的圖案和從頭骨口中伸出的舌頭令人印象深刻。在中美洲,日落代表死亡,日出代表重生。

《死亡磐石雕》特奧蒂瓦坎文明,300-550,墨西哥國家人類學博物館
“月亮金字塔”展覽。這件作品是從祭祀墓中出土的。好大的眼睛…. /“馬賽克雕像”特奧蒂瓦坎文明,公元 200-250 年,特奧蒂瓦坎考古區

其中最具存在感的展品是羽蛇神石雕和西帕克特里頭飾石雕
這是覆蓋羽蛇金字塔四壁的大型石雕的一部分,羽蛇金字塔是城堡的中央寺廟,是一座邊長 400m 的大型儀式大廳。據說它代表了象徵維納斯和力量的羽蛇神的頭飾,以及象徵著時間(曆法)開始的造物主濕婆赫特里(Shivakhtri)的頭飾。

在會場,裝置的設計是為了讓您可以看到這些石雕如何從金字塔中突出。

左起:西帕克特里頭飾石雕、羽蛇神石雕、特奧蒂瓦坎文明,200-250,特奧蒂瓦坎考古區

羽蛇神的波浪形身體上反复雕刻著西帕克特里頭飾的圖案,因此整個羽蛇金字塔是中美洲第一座代表神聖王權和加冕的紀念碑。

羽蛇金字塔下深15m 、長103m的隧道中出土的文物中,以蝸牛殼尖端製成的樂器喇叭最為引人注目。該作品的圖像風格和內容與瑪雅宗教中心的圖像相似,而特奧蒂瓦坎沒有這種圖像。

說起在日本會發出聲音的海螺,海螺吹響是戰爭的信號,但這部作品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呢? /左右“喇叭”特奧蒂瓦坎文明,公元150-250年,特奧蒂瓦坎考古區
《鳥形陶器》特奧蒂瓦坎文明,250-550,國家人類學博物館,墨西哥

特奧蒂瓦坎居住地的墓體中埋藏著一件動物形狀的陶器,上面有貝殼等華麗的裝飾,挖掘者將其命名為“一隻奇怪的鴨子”。由於它與許多貝類產品一起被發現,因此被認為是與墨西哥灣進行貿易的貝類商人有關的陪葬品。

“喇叭”、“鳥陶”等展品告訴我們,特奧蒂瓦坎是一個多民族的城市,貿易和市場經濟活動蓬勃發展。

《風暴神壁畫》特奧蒂瓦坎文明,350-550,國家人類學博物館,墨西哥

此外,讓你想像特奧蒂瓦坎生活的壁畫和陶器也很有趣。
在許多公寓大樓和儀式設施中都可以看到彩色壁畫,例如“風暴神壁畫” ,據說它代表了特奧蒂瓦坎的主要神靈之一,風暴神或雨神特拉洛克。

此外,從民居廢墟中出土的許多香爐,都是根據用途重新排列各種裝飾品而製成的。展出的“香爐”被認為是用於為死去的戰士舉行安魂儀式,其圖案是箭頭和盾牌等。

《香爐》特奧蒂瓦坎文明,350-550,墨西哥國家人類學博物館

第三章“瑪雅城邦的興衰”

第三章“瑪雅城邦的興衰”介紹了瑪雅文明的文化和朝代,瑪雅文明從公元前1200年左右到16世紀在尤卡坦半島周圍蓬勃發展。該部分是本次展覽中作品數量最多的部分。

據說,瑪雅人在公元一世紀左右建立了一個具有獨特文化和治理形式的王朝。但政治上卻從未統一,通過無數城市之間的貿易和外交使團的進出等友好往來,有時還會發生爭奪霸權的戰爭,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網絡社會。出土的物品傳達了瑪雅地區的各種趨勢。

似乎是用來喝可可的陶器,上面描繪了外交使節訪問宮殿進貢的情景。朝代之間的互訪和朝貢交流是瑪雅統治者的重要場合。 /《圓柱陶器》瑪雅文明,600-850,起源未知,墨西哥國家人類學博物館
這幅作品描繪了瑪雅中部地區大城市卡拉庫魯姆國王和西南邊境托尼納國王進行球類比賽,象徵著兩國的外交關係。 《托尼娜石雕171》瑪雅文明,c.727,墨西哥國家人類學博物館
瑪雅人強調俘虜高級別的人而不是殺死許多敵人。在托尼納發現了許多戰俘的石雕,表明有好戰傾向。 /《托尼納石雕153瑪雅文明,708-721,托尼納遺址博物館

帕倫克是瑪雅森林城市之一,這是一座中等規模的城市,於公元 400 至 800 年間在西部地區繁榮發展。尤其是在日本首次展出的紅皇后(Reina Roja)墓中出土的文物,是本次展覽的亮點之一,被譽為王朝藝術傑作

“紅皇后”展覽

帕倫克是一座藝術之城,以其精緻的建築、雕塑和銘文而聞名,其黃金時代是國王 Kinichi Hanab Pakal(615-683 年)統治時期。
據說,帕卡爾國王在通過外交和戰爭加強帕倫克影響力的同時,也著力擴建王宮,使其成為瑪雅地區最宏偉的建築之一。他的遺體被安置在一座名為銘文神廟的陵墓中,據說是由巴卡爾國王親自設計的。

這具屍體被稱為“紅皇后(Reina Roja)”,於 1994 年在銘文神廟旁邊的第 13 號神廟中被發現。它的俗名來自於它被埋葬時覆蓋著鮮紅色的硃砂(水銀紅色)。調查結果顯示,此人極有可能是巴卡爾國王的妻子伊什·查庫布·阿豪(Ish Tsakub Ahau)。

“紅皇后”展覽。 《紅皇后的面具》瑪雅文明,七世紀末,Alberto Luz Ruillier 帕倫克遺址博物館

會場內,“紅皇后”的12件陪葬品被貼在人體模型上,在受13號神廟石室啟發的空間中再現了埋葬狀態。 “紅皇后面具”是用小塊孔雀石製成的,眼睛用黑曜石做,眼白用白翡翠做。

雖然照片中沒有出現,但在項鍊、王冠等精美隨葬品中,有一根不起眼的小“針”靜靜地陳列在人體模型旁邊,引起了我的注意。看起來可能很奇怪,紡紗和編織是所有社會階層的婦女都會做的活動之一,而針也是“紅皇后”每天使用的,並且被認為是來世所必需的。是
他們不僅根據自己的身份來打扮,而且還同情自己或周圍人的真實願望,他們說:“我想要沒有麻煩的生活。”

複製品展覽旁邊還播放了“紅皇后”發掘調查的視頻資料。

《96字母石板》瑪雅文明,783,Alberto Luz Luillier帕倫克遺址博物館

此外,在帕倫克王宮遺址發現的96字石版畫展覽上,我們得以徹底領略到如詩如畫、造型優美的瑪雅文字。

瑪雅文字是一種由語標和音節文字組成的神秘語言,目前大約有700個字符和據說有數万個組織的各種組合正在被闡明。人們認為人的行為再現了神靈和祖先的行為,因此文字主要用來記錄國王和國家的歷史以及宮廷儀式。
這部作品還記錄了帕倫克國王的即位日期和準確日期。

《96字石板》(局部)瑪雅文明,783,Alberto Luz Ruillier帕倫克遺址博物館

與日本一樣,書法不僅用於傳達信息,而且在瑪雅人中也被視為藝術品。

在帕倫克等許多城市衰落之後,900年前後成為尤卡坦半島北部瑪雅地區最大城市的車臣伊察出土的文物也值得一看。
其中《木炭雕像》是我看完解說後覺得本次展覽最恐怖的一件作品。雕像的腹部有一個類似盤子的東西,裡面可能放著祭品,有時是從活人祭品上取下的心臟……

《查克莫爾雕像》瑪雅文明,900-1100,尤卡坦地區人類學博物館坎頓宮

在這次展覽中,出現了許多“犧牲”、“人祭”等令人恐懼的關鍵詞。這些奇特的做法在中美洲已經持續了 3000 多年,現代人可能會對它們的殘忍行為感到驚訝。

然而,這不僅僅是一種不人道的儀式行為,所有生命形式的誕生和運轉都是通過神的工作和犧牲而實現的,這源於原住民的道德觀念,他們認為必須堅持原則。人們普遍向上帝和自然祈禱。

這也是從車臣伊察出土的。一種美麗的馬賽克鏡子裝飾品,由綠松石製成,由戰士佩戴在腰後。 《馬賽克圓盤》瑪雅文明,900-1000,墨西哥國家人類學博物館
奇琴伊察“維納斯基金會”建築的雕塑裝飾。五個 584 年的金星周期被認為代表八個 365 天的太陽曆年。 /《代表金星周期和太陽曆的石雕》瑪雅文明,800-1000,尤卡坦地區人類學博物館坎頓王宮收藏

第四章“阿茲特克特諾奇蒂特蘭大神廟”

第四章“阿茲特克特諾奇蒂特蘭神廟”是阿茲特克特諾奇蒂特蘭王國(今墨西哥)的一座大城市,於 1325 年由母語為納瓦特爾語的人們在墨西哥中部高地特斯科科湖的一個島上建立,例如墨西加城)出土的物品。鼎盛時期人口超過20萬,一直繁榮到1521年落入西班牙手中。

順便說一句,在墨西哥中部高地,文明按照特奧蒂瓦坎⇒托爾特克⇒阿茲特克的順序興衰。 “特奧蒂瓦坎”這個名字在納瓦特爾語中意為“眾神之城”,是由發現該遺蹟的阿茲特克王國的墨西加人命名的。

阿茲特克人通過軍事力量和朝貢制度增強了國家實力,在建築和繪畫尤其是雕塑方面帶來了驚人的發展。特諾奇蒂特蘭是阿茲特克人集中財富的地方,據說創造了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創意環境,國內外藝術家分享技術、品味和傳統。

勇敢的“雄鷹戰士雕像”傳達了特諾奇蒂特蘭的一部分創意之美。

看來是要起飛了。包括背部在內,您可以享受 360 度的享受。 /《鷹戰士雕像》阿茲特克文明,1469-1486 年,坦普洛市長博物館

特諾奇蒂特蘭的中心矗立著大神廟,這是兩座雄偉的金字塔形神廟,供奉著太陽神和戰爭之神維齊洛波奇特利以及雨神和大地之神特拉洛克。這件作品是在大神廟北側的“鷹屋”中發現的。真人大小且功能強大。

許多專家認為他們是國王直接控制下的“雄鷹軍團”的戰士,在戰爭和宗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似乎仍然有各種理論認為它代表了洛波奇托里的出現。

特拉洛克花瓶,阿茲特克文明,1440-1469 年,Templo Mayor 博物館

展出的許多雕塑代表了阿茲特克人崇拜的神靈。

“特拉洛克神的花瓶”以其凸出的眼睛和明亮的藍色令人印象深刻。
中美洲是一個農業社會,據說幾個世紀以來一直痴迷於控制降雨。因此,祈禱、祭品和兒童祭祀都獻給特拉洛克,雨神和“給予者”,他提供了植物發芽所需的一切。

據信,這件作品包含了祈雨和豐收的願望,因為儲水的罐子上裝飾著神靈特拉洛克(Tralok)。

描繪米克特蘭泰克特里 (Mictrantectri) 的甕,他是統治地下世界米克特蘭 (Mictlan) 的神。作為取出祭祀之心的神靈的同時,還具有賦予生命的作用。 /《Mictrantectri神的骨灰》阿茲特克文明,1469-1481年,Templo Mayor博物館
造物主特茲卡特利波卡(Tezcatlipoca)的名字意思是畫在甕上的“噴煙鏡”,它是隱形的,只有在被長矛或兩支箭刺穿時才會顯露出來。 《特斯卡特利波卡神的甕》阿茲特克文明,1469-1481年,大神廟博物館

其中一件展品是一個由綠色蛇紋岩製成的“面具” ,它與第二章特奧蒂瓦坎展覽中介紹的“馬賽克雕像”有著相似的氛圍。事實上,這是從特奧蒂瓦坎廢墟中出土的面具,經過墨西哥人的打磨,並沾上了眼睛和耳環。

“面具”特奧蒂瓦坎文明,200-550,Templo Mayor 博物館

據說,包括梅西卡在內的後古典時期晚期(1250-1521)的人們挖出了過去的文明,並將它們作為具有神奇力量的神聖物質奉獻給他們的寺廟。這個展覽的有趣之處之一就是你可以感受到這些聯繫。

展覽最後,中美洲罕見的黃金製成的吊墜、耳環、權杖狀飾品一次性展出,展示了大神廟的最新發掘成果。

黃金產品展示
黃金產品展示。從左至右:特斯卡特利波卡和維齊洛波奇特利的權杖形裝飾品,特拉爾泰克特里的權杖形裝飾品,阿茲特克文明,1486-1502 年,Templo Mayor 博物館

還備有許多獨特的展覽原創商品。 *產品數量有限,可能會售完。

會場上,我們對展覽空間的製作很講究,比如傳達古城遺址魅力的視頻素材和寫實的再現展覽,光是走動就能感受到古墨西哥的氛圍。展品之間的距離較寬,易於欣賞也是一個優點。

順便說一句,目前場館內所有展品都允許拍照,僅供個人使用。 (今後有可能取消或變更,詳情請參閱館內信息及官方網站。)

特展“古墨西哥”探索了古墨西哥文化傳統的深度和魅力,這些文化傳統仍然被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所傳承。活動將持續至2023年9月3日(週日)。

“古墨西哥:瑪雅、阿茲特克和特奧蒂瓦坎”特展概覽

展覽期間 2023年6月16日(星期五)至9月3日(星期日)
場地 東京國立博物館平成館
營業時間 上午 9:30 至下午 5:00

*週六至晚上 7:00
*6月30日星期五至7月2日星期日以及7月7日星期五至7月9日星期日至晚上8:00
* 一般文化展覽於下午 5:00 關閉
*閉館前30分鐘停止入場

閉館日 7 月 18 日星期一(星期二)
*7月17日(週一/節假日)、8月14日(週一)開放
參觀費(含稅) 成人2200日元、大學生1400日元、高中生1000日元、初中生以下免費

*詳情請參閱官網購票頁面

組織者 東京國立博物館、NHK、NHK Promotions、朝日新聞
詢問 050-5541-8600(Hello Dial/上午 9:00 至晚上 8:00,全年開放)
展會官方網站 https://mexico2023.exhibit.jp/

*文章內容截至採訪日期(2023年6月15日)。請查看官方網站了解最新信息。

文章提供: kokosil Ueno


查看更多報導

【場館報導】恐龍是在藝術中而不是在化石中追踪的。上野之森美術館舉辦特別展“恐龍圖畫書-失落世界的想像/創造”

上野之森美術館
左/Zdenek Brian,《貝尼薩爾特禽龍》,1950 年,摩拉維亞博物館,布爾諾 右/Zdenek Brian,《特暴龍 Batal》,1970 年,摩拉維亞博物館,布爾諾

一個獨特的恐龍展覽,只收集以繪畫為中心的恐龍藝術,而不是化石和骨骼標本,特別展覽“恐龍圖畫書-想像/創造失落的世界”將於2023年5月31日(星期三)-7在上野皇家博物館 3 月 22 日星期六。

此次展覽因展出20世紀最偉大的兩位恐龙画作查爾斯·R·奈特(Charles R. Knight)和茲德內克·布里安德(Zdenek Briand)的大量作品而備受關注。報告場地狀況。

場館入口

當我們想到恐龍展覽時,我們通常會想到以化石和骨骼標本為中心的展品,但在這次展覽中,我們根據化石等科學證據繪製了恐龍等古生物生物,這些材料通常放在這些材料旁邊。生態重建圖=“Paleoart”

恐龍在大約250至6600萬年前的中生代統治著地球,19世紀上半葉隨著化石的發掘,通過生態重建圖被公眾所認識。此後,眾多學者與藝術家攜手努力,試圖再現遠古時期充滿浪漫色彩的遠古生物的面貌。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場館內將展出約150件從世界各地收藏的古藝術作品,從早期繪製的奇特重建圖畫到當代藝術家基於最新研究的傑作。

從“發現”恐龍到今天的200年裡,我們將隨著每次新發現的科學基礎的變化,追踪恐龍(古生物學)的表達方式是如何變化的。

第一章《恐龍的誕生——黎明的怪怪》

展覽由四個章節組成。第一章“恐龍的誕生——黎明的怪怪”介紹了19世紀“發現”恐龍後不久,用有限的知識創作的一組作品。您可以欣賞到與我們想像中的恐龍相差甚遠的獨特外觀。

左/George Scharf(亨利·德拉·比奇繪製),Douria Antiquiol(古代多塞特郡),1830 年,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

首先是石版畫《Douria Antiquiol(古代多塞特)》 (1830年),根據地質學家亨利·德拉·比奇的原畫創作,據說是歷史上第一批還原古生物生態的畫作之一。 。

該作品是一位女性化石收藏家,因在英格蘭南部多塞特郡發現恐龍之前的魚龍和蛇頸龍等海洋爬行動物,為19世紀古生物學的發展做出了貢獻,為紀念瑪麗的成就而製作安寧.

本次展覽中,除了版畫之外,還將展出一幅放大版畫的大型油畫。 / 羅伯特·法倫,《侏羅紀海洋生物 — Douria Antiquiol》(古代多塞特郡),c.1850,塞奇威克地球科學博物館,劍橋大學

它位於多塞特郡的史前海岸,充滿了安寧發現的古代生物。人們的注意力被吸引到屏幕右側,魚龍似乎正在咬住蛇頸龍細細的脖子。

本次展覽的組織者岡本博樹(神戶設計大學教授、兵庫縣立美術館前館長)表示:“從現代研究來看,很難想像魚龍會攻擊蛇頸龍。它傳達了一種圖像一個更加強大的掠食者。”

即使在1876年的作品中,魚龍仍然看好蛇頸龍。魚龍的折疊腿顯得異常可愛。 / Benjamin Waterhouse Hawkins,早期侏羅紀的海洋爬行動物,1876 年,普林斯頓大學地球科學系,Guyot Hall
這只魚龍像鯨魚一樣從頭頂吹起潮水。 / Edouard Liou,魚龍和蛇頸龍(里亞斯舞台)(路易斯·菲吉耶的《洪水前的地球》插圖(第二版,1863 年),1863 年,私人收藏

此外,本次展覽重點介紹與斑龍一起“發現”的第一個恐龍——龍的形象演變。

被稱為“恐龍發現者”的英國醫生兼業餘地質學家吉迪恩·曼特爾(Gideon Mantell)於1825年將其命名為“Iguanodon”(鬣蜥牙),因為它的牙齒與現代爬行動物鬣蜥相似。看來這種生物最初是想像成一隻巨大的鬣蜥。

George Scharf,根據蘇塞克斯蒂爾蓋特森林中發現的化石重建爬行動物,1833 年,亞歷山大·特恩布爾圖書館,惠靈頓

禽龍的早期例子是喬治·沙夫的《重建爬行動物》 (1833),描繪了一隻異常巨大的禽龍,它巨大的身體在地面上爬行,長長的蛇狀尾巴起伏著。

禽龍是在奧地利植物學家弗蘭茨·昂格爾的指導下繪製的,也是一種在地面上爬行的生物的形象。 / Josef Kvasek、Franz Unger – 《各個形成時期的原始世界》,維爾登群時期(白堊紀早期),1851 年,埃里克·布托 (Eric Buchteau) 收藏

然而,如果你看看1853年左右製作的水晶宮禽龍雕塑,形象發生了微小的變化。禽龍的四條腿像大象和犀牛等哺乳動物一樣,從身體直接下降到地面。

本傑明·沃特豪斯·霍金斯,《水晶宮中的禽龍(模型)》,約 1853 年,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

它是在當時最有影響力的英國古生物學家、 “恐龍”一詞的創造者理查德·歐文的指導下創建的。岡本表示,這種物理特徵是目前對恐龍的定義之一。

此外,1878-80年在比利時煤礦發現近乎完美的禽龍化石,極大地改變了自曼特爾發現以來傳播了近50年的禽龍重建形象。原來,它正在豎起上半身,之前被認為是鼻角的骨頭實際上是前肢上的拇指尖刺。

重建的禽龍骨架。 / Leon Becker,1882 年,拿騷宮聖喬治禮拜堂修復伯尼薩爾的第一隻禽龍,1884 年,比利時皇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布魯塞爾

近 100 年來,禽龍在古藝術中被描繪成一種前肢長有鋒利尖刺的雙足生物。在接下來的第2章和第4章中,您可以看到描繪禽龍在這種方式下“進化”的外觀的作品。

還展出了一座復原的雕像,追溯了禽龍形象的演變。

此外,在第一章中,那些外表和行為都像人類的怪異恐龍,對受到攻擊的朋友感到厭惡並撤退,或者像怪物電影一樣在居民區裡走來走去。有趣的是,還有更多描繪恐龍的作品,比如故事畫比修復畫更重要。可見當時人們對恐龍的蓬鬆認知和豐富的想像力。

《如果你把前腳踩在高層房子上,你也許可以在六樓的陽台上吃飯》(卡米爾·弗拉馬里翁,《人類誕生之前的世界》(1886),插圖),1886,埃里克·巴菲特收藏

第二章“經典恐龍形象的確立與普及”

第二章“古典恐龍雕像的建立與普及”介紹了19世紀末至20世紀中葉古藝術黃金時代的作品, Charles R.和Zdeněk Briand用了大量篇幅。

第二章 展覽現場,查爾斯·R·奈特 (Charles R. Knight) 作品

恐龍發掘和研究的舞台逐漸從歐洲轉移到北美大陸,從1870年代到1890年代,兩位古生物學家圍繞恐龍化石的發現展開了一場被稱為“骨戰”的激烈較量。結果,發現了劍龍和三角龍等多種恐龍,揭示了生活在中生代的動物的多樣性。

查爾斯·R·奈特(Charles R. Knight ,1874-1953)是一位美國古生物學畫家,他對新恐龍的現實可視化做出了最大貢獻,揭開了未知的面紗並使之普及。

查爾斯·R·奈特 (Charles R. Knight),《Agathaumus sphenocerus》(Monoclonius),1897 年,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紐約
奈特的早期傑作 / Charles R. Knight,Dryptosaurus(跳躍的 Laelaps),1897 年,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紐約

奈特同時也是一名野生動物畫家,留下了近1000幅活體動物的畫作,人們相信通過這種活動培養的觀察眼睛和生物知識對古藝術的創作很有用。

奈特的寫實風景畫,以及其中放置的恐龍和滅絕生物的生動形象,在解剖學和自然環境描繪方面都在當時非常出色,很快就受到了大眾和專家的關注。他的作品對電影文化產生了影響,如電影《失落的世界》(1925年)和《金剛》(1933年)。

在奈特的作品展覽中,不能忽視他最偉大的傑作之一《白堊紀-蒙大拿》(Cretaceous-Montana ,1928),這是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壁畫的草圖之一。

Charles R. Knight,白堊紀-蒙大拿州,1928 年,普林斯頓大學

《白堊紀-蒙大拿》是一部定格了恐龍世界明星之間的競爭形象“霸王龍與三角龍”的不朽作品,並作為恐龙画本身的象徵作品而廣為人知。這種緊張的構圖被後來的很多藝術家模仿和改編,而且經常出現在電影、漫畫等娛樂界,所以很多人應該都至少看過一次。我被深深地感動了,這就是原作。

 

另一方面,來自捷克斯洛伐克(現捷克共和國)的畫家茲德內克·布賴恩( Zdenek Brian ,1905-1981)在奈特之後的一代人中受到歡迎。

Zdenek Briand,《志留紀海洋生物》,1951 年,Dvor Kralove 動物園
Zdenek Briand、鄧氏魚和 Cladoselake,1967 年,Dvor Kralove 動物園

儘管奈特的作品與前一個時代不切實際的古藝術背道而馳,但布萊恩德也是一位出色的畫家。他的作品基於歐洲藝術現實主義的傳統,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如果你告訴你他親眼所見並畫了它,你可能會相信。

Briand作品的魅力之一是對皮膚上難以想像的皺紋的細緻描繪。 / Zdenek Briand,優秀迷惑龍,1950 年,Dvor Kralove 動物園
Zdenek Brian,短翼蛇頸龍,1964 年,Dvor Kralove 動物園

看看布萊恩畫的古生物,它們天生就有體溫,一看就知道它們是活物。

布里安德的作品以代表作《上個世紀的斷裂》(1956年)等書籍在世界各地廣受歡迎,並在20世紀60年代和1970年代在日本的兒童百科全書和兒童讀物中被大量轉載和復制。對一個時代恐龍形象的樹立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正因如此,這一時期沉迷於恐龍百科全書的那一代人可能會發現很多讓他們感覺在哪裡見過的作品。

左/Zdenek Brian,《貝尼薩爾特禽龍》,1950 年,摩拉維亞博物館,布爾諾 右/Zdenek Brian,《特暴龍 Batal》,1970 年,摩拉維亞博物館,布爾諾
Zdenek Brian,秀麗翼手龍,1967 年,Dvor Kralove 動物園

過去,無法從化石中確定恐龍的顏色,因此藝術家們用自己的猜測給它們上色,這種對比給人留下了強烈的印象。 《Antrodemus Valens and Stegosaurus Stenopus》 (1950)中的劍龍可能是該圖像的來源之一。我能夠意識到布萊恩的影響力有多大。

Zdenek Briand、Antrodemus Valens 和 Stegosaurus Stenopus,1950 年,Dvor Kralove 動物園

本次展覽匯集了18件布萊恩德的珍貴作品。這是最大的吸引力。

此外,在同一章中,我們還可以欣賞到作為“爬樹恐龍”而受歡迎的劍齒龍過去的雄偉身姿,但後來發現,最初作為研究基礎的修復本身是錯誤的。

英勇的形象現在卻招致憂鬱。 / Neve Parker,《正齒獸》,1950 年代,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

第3章“日本接待恐龍的歷史”

在歐美確立的恐龍形象於19世紀末進入日本。第三章“日本接受恐龍的歷史”改變方向,介紹了植根於明治至昭和時代日本文化歷史中的恐龍。除了科普雜誌、兒童漫畫以及柯南道爾的《失落的世界》(1912)等經典科幻小說譯本外,還展出了軟膠娃娃和模仿恐龍的石膏雕像等玩具。

曾創作過多部恐龍題材漫畫的常呂十三的代表作《DINO²》的珍貴原畫。 / Tokoro Juzo 《DINO²》漫畫手稿,2002 年,歸藝術家所有
左/荒木一成/海洋堂《塑料模型套件(角龍)》1978年,田村浩收藏右/Marushin《軟膠娃娃(劍龍)》田村浩收藏

此外,他還解釋了恐龍在一般藝術領域(即所謂的美術)中的象徵意義,其目的不是真實地再現恐龍。 (還收錄了從平成到令和的部分作品)

福澤一郎,《滅亡的爬行動物》(左)、《崛起的爬行動物》(右),1974年,富岡市美術館和福澤一郎紀念美術館

福澤一郎將超現實主義帶到了日本,創作了許多諷刺社會、批判文明的作品,福澤一郎的《爬蟲類感染與爬蟲類滅亡》(1974)構圖有趣,大膽地將恐龍四肢放在主體位置。蔚藍的天空和夕陽的強烈色彩對比、曾經繁榮昌盛的巨型生物的短暫出現、以及蜂擁而至的小型哺乳動物的出現,據說都是在諷刺日本的派係政治。

篠原愛,《從搖籃到墓地》,2010-2011,鶴博物館

篠原愛的《從搖籃到墳場》 (2010-2011),讓我們想起西方繪畫中“死亡與少女”的傳統形象,無論女孩多麼美麗,都無法逃脫衰老和死亡;浩富士《侏羅紀塑料》(2023) ,提醒我們塑料的原料石油,原本是恐龍等生物的化石,同時考慮到大量生產和大量消費的問題)等,都是規模宏大、值得一看的。

第4章“基於科學知識的圖像重建”

第四章“基於科學知識的圖像重建”,話題又回到了恐龍圖像的變化。 20世紀60年代到1970年代的恐龍研究掀起了一場被稱為“恐龍文藝復興”的革命,提出了恐龍是“活躍的溫血動物”而不是之前認為的緩慢的變溫動物的觀點,恐龍雕像也被大幅重新設計。一件又一件表現新恐龍出現的作品誕生了。

威廉·斯托特,《沼澤謀殺案 – 火鱷攻擊克里特龍》,1980 年,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

展覽中,即使在奇幻藝術領域也擁有邪教般人氣的插畫家威廉·斯托特(William Stout )和曾參與電影《侏羅紀公園》三維模型製作的邁克爾·圖西克(Michael Tursic ),以及準確而有力的筆觸,基於藝術解剖學的恐龍。自 1960 年以來出現的才華橫溢的古生物藝術家的各種作品將參加比賽,例如現代日本古生物修復繪畫的領軍藝術家Takashi Oda

左/Michael Tarsik,《恐龍 Throsus》,1993 年,印第安納波利斯兒童博物館(蘭岑多夫收藏)
右/Michael Tarsik,戟龍,1994 年,印第安納波利斯兒童博物館(蘭岑多夫收藏)
小田隆,《追尋1》,2000-2001,群馬縣立自然歷史博物館

當代藝術家正在讓恐龍敏捷地移動。約翰·賓登 (John Bindon) 的《風暴前線》 (1996) 中,暴龍以極快的速度奔跑,同時濺起水花;格雷戈里·保羅 (Gregory Paul ) 的《七七八和索羅》似乎捕捉到了恐龍開始移動的瞬間。與第二章中看到的恐龍相比, Lunithoides (1989) 和其他人具有不同的活力感。

約翰·賓登,《風暴前線》,1996 年,印第安納波利斯兒童博物館(蘭岑多夫收藏)
格雷戈里·保羅(Gregory Paul),《Chippachi and Saurornithoides》,1989 年,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

我的感覺是作品的個性也很強。道格拉斯·亨德森(Douglas Henderson)的作品美得令人驚嘆,抒情的粉彩,精確地表達了古代世界的光線和空氣,就像在看一本高品質的寫真集。

新的視角很引人注目,比如只畫了在水中行走的克里托龍的四肢。 / Douglas Henderson,《Kritosaurus and Gar》,1990 年,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
亨德森的所有作品都有一種寧靜的氣氛。 / Douglas Henderson,霸王龍,1992 年,印第安納波利斯兒童博物館(蘭岑多夫收藏)

雖然許多畫家關注的是恐龍本身,但亨德森卻有強烈的傾向將恐龍與它們當時生活的環境一起描繪。我畫畫時要讓它融入風景而不需聚焦。

我完全被這個巧妙的構圖所吸引,它與常見的記憶重疊,比如當我試圖拍攝日落時,不小心捕捉到一隻鳥,或者當我在森林裡散步時,在樹的深處發現了一隻松鼠。

左/德川博和,筱山群暴龍,2015,丹波市丹波龍化石工作室右/德川博和,Tambatitanis amykitiae,2013,丹波市丹波龍化石工作室

隨著學術知識的增加,“恐龍百科全書-想像/失落世界的創造”特展將持續至2023年7月22日星期六。當然,內容會激起古代世界的浪漫,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來看到跨越時代的古藝術,所以請看看。

“恐龍百科全書——失落世界的想像/創造”特展概覽

展覽期間 2023年5月31日星期三至2023年7月22日星期六
* 展覽期間每天開放
場地 上野之森美術館
營業時間 10:00 – 17:00(週末及節假日 9:30 – 17:00)
*閉館前30分鐘停止入場
參觀費(含稅) 一般2,300日元、大學·專科生1,600日元、高中·中·小學生1,000日元

* 學齡前兒童免費(必須有高中生以上陪同)
* 持有殘疾人證和一名助手的人士免費 * 提供團體折扣。
*雖然不是預約系統,但擁擠時可能會限制人數。
其他門票詳情請查看官方頁面

組織者 產經新聞、富士電視台、上野之森美術館
詢問 您好撥打050-5541-8600(全天/9:00-20:00)
官方網站 https://kyoryu-zukan.jp/

※※文章內容截至採訪日(2023年5月30日)。請查看官方網站了解最新信息。

文章提供: kokosil Ueno


查看更多報導

年輕藝術家的胎動及其軌跡。
【東京藝術大學、大學美術館】《台東區收藏展-離開上野文化藝術公園的藝術家-》預覽報告

東京藝術大學大學美術館
《Hana no Motonité》上場裕子 1999

以1981年設立的“台東區長獎”為起點,台東區與東京藝術大學多年來不斷深化交流與合作。許多藝術家通過台東區長獎走向世界,可以說該獎項為年輕藝術家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本次展覽將展出學生創作的40件台東區長獎獲獎作品。

 

展廳風光

在“台東區收藏展-離開文化藝術之都上野的藝術家-”中展出的是表彰東京藝術大學優秀學生畢業作品被台東區收藏的台東區收藏” . 榮獲市長獎的作品集。也就是說,都是學生作品。

1981年開始的台東區長獎制度,授予美術學院繪畫系的日本畫、油畫/版畫各1人。很多獲獎者後來都活躍在行業的第一線,可見他們起到了年輕藝術家走向成功的作用。

追溯昭和、平成、令和的表情“變遷”

上半年將展出上屆展覽(2016)之後的作品。進入時左側的牆上展示著屢獲殊榮的油畫和版畫。
前景是“牡蠣”(Rei Tsuchiya,2022)。用各種材料表現牡蠣殼並再現其複雜表情的實驗作品。
獲獎的日本畫展示在右手邊的牆上(上半部分)。
《Raging》(三品太一,2019)是一部以電視天線排成一排的形象為靈感的作品。據說來自農村的三品先生可能還記得這裡家鄉的林地。

本次展覽的主題是“轉型”和“多樣性”。
在本次展覽中,將展出在昭和、平成、令和三個時代頒發了 40 多年的台東區長獎的 40 件作品。此後,活躍在一線的藝術家和有望在未來大踏步前進的新近獲獎者,將他們在學生時代創作的巔峰作品聚集在一處。
當然,每件作品都很吸引人,但我們也關注隨著時間的推移趨勢的變化以及不受“日本畫”或“油畫”框架束縛的思想多樣性。

下半場是42年的巔峰之作,第一部獲獎作品《迷宮》(手塚雄二,1981)位居榜首。
展出從台東區市長獎中精心挑選的作品。你已經可以從每一件作品中感受到精湛的工藝
正面是《Qusamura》(佐佐木忠,1982),背面是《Confusion》(四宮義俊,2002)。能對比年齡相差甚遠的獲獎作品很有意思
“兩個(貴宏和久美)”(土肥原貴宏,1986 年)。一部以夢想為主題的獨特作品,作者將其描述為“我的起點”

本次展覽由兩部分組成,上半部分介紹自上次展覽(2016年)以來台東區收藏的獲獎日本畫、油畫和版畫。原本,第六屆“台東收藏展”原定與2020年東京奧運會同期舉辦,但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而推遲,為七年來首次舉辦。
上半場集中展示了近七年來創作的年輕藝術家的作品。

另一方面,在下半場,展出了從連續獲得台東區市長獎的作品中精心挑選的作品。從獲得一等獎的手塚雄二(東京藝術大學名譽教授)的作品開始,將有一系列在過去 42 年來獲得同一獎項的寶石。

在現場你能感受到的是年輕藝術家們即將騰飛的“胎動”能量。在小說中,人們常說“處女作包含了作家的全部作品”,但也許可以在這些作品中找到支撐其後續作品的主題和風格。
可以說,無論是已經熟悉他們活動的粉絲,還是第一次接觸他們作品的粉絲,本次展覽都會給他們帶來生動的發現和印象。

參展作品介紹

以下是展出的部分作品。

《迷宮》手塚雄二1981

這就是真正的“會面”嗎?動物會說話的神秘空間

一次會議,每個人都發表自己的意見。會長的女人身後,迷宮無限延伸。這是一部通過將周圍的人比作動物來表現混亂而神秘的世界的作品。 (來自創作者)

<手塚雄二>
1953年出生於神奈川縣。日本藝術學會會員、常務理事、東京藝術大學名譽教授、福井縣立美術館特別館長。作為引領當代日本畫壇的日本畫家,他繼續充滿活力地創作。

 

《帶著枕頭在田野裡跳舞》菊地雅文 1992

將他導演的舞台重構為“山水畫”的作品

1992年,南麻布三橋。每週六日上映約兩個月每週一劇《大偵探真的在嗎?》很多看過整個故事的人都沒有看過這張圖。 (來自創作者)

<菊池雅文>
1968年出生於神戶。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繪畫系油畫系。從事繪畫、戲劇製作和音樂製作,在日本和海外舉辦過多次個展和群展。 《Nobe ni Makura de Odori Makure》於1992年製作,旨在通過山水畫體驗舞台劇《濕羽奪天》。

 

《與樹相遇》井出康人 1989

光明與黑暗交彙的屋久島之謎

進入研究生院後,我獨自去屋久島旅行。這是一座海岸線上有榕樹、森林中有原始森林、山頂有大雪的島嶼。我在山間小屋裡寫生,營造出一種在森林裡漫步的感覺。長滿青苔的樹枝四通八達,黑暗與光明交錯的世界,是一個神秘而莊嚴的空間。 (來自創作者)

<井出康仁>
1962年出生於福岡縣。東京藝術大學研究生院畢業。目前,受到日本藝術學院特殊待遇。倉敷科學藝術大學藝術學部教授。它的特點是女性和花朵所創造的溫柔而夢幻的風格。

活動概況

展覽期間 2023年6月17日星期六~2023年7月9日星期日
場地 東京藝術大學大學美術館3號、4號展廳
營業時間 上午 10:00 至下午 5:00(下午 4:30 截止入場)
關閉日 週一
觀看費 自由的
組織者 東京藝術大學台東區
詢問 050-5541-8600(你好撥號)
展會網站 https://museum.geidai.ac.jp/exhibit/2023/06/taito2023.html
https://www.city.taito.lg.jp/virtualmuseum/index.html

查看更多報告

【會場報導】東京都美術館將舉辦大型回顧展“馬蒂斯展”。早期傑作《奢侈、寂靜、怪癖》將首次在日本展出,追溯尋色者的心路歷程。

東京都美術館

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是 20 世紀法國著名畫家,被譽為野獸派運動的中心人物,其鮮豔的色彩在藝術史上產生了重大影響。東京都美術館正在舉辦大型回顧展“馬蒂斯展” 。展覽期至2023年8月20日。

這是關於會場情況的報導,因為我報導了展覽,這是他早期傑作之一“奢侈,寂靜,怪癖”在日本首次公開展覽的熱門話題。

展會現場
安裝視圖,自畫像,1900 年,蓬皮杜藝術中心/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
安裝視圖,阿爾及利亞女人,1909 年,蓬皮杜藝術中心/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
裝置視圖,右:內部與金魚缸,1914 年,蓬皮杜藝術中心/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
安裝圖,馬蒂斯設計的《文藝雜誌Verve》封面
安裝視圖,Vence Rosary Chapel 的特別鏡頭 ©NHK

通過約 150 幅傑作探索馬蒂斯的旅程

亨利馬蒂斯被稱為“色彩魔術師”。他的繪畫表達從可見的現實中自由釋放色彩,徹底改變了藝術史,並在現代藝術史上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記。

目前正在舉辦的“馬蒂斯展”是日本時隔約20年首次舉辦的大型回顧展。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匯集了約 150 件傑作,該中心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馬蒂斯收藏。專注於法國南部旺斯的玫瑰經教堂相關的繪畫、雕塑、素描、剪紙和材料,這是他晚年最偉大的傑作。它概述了 84 年來致力於探索直接吸引感官的鮮豔色彩和光線的生活。

展覽由8個章節組成。
・第 1 章野獸派 1895-1909
・第 2 章激進探究的時代 1914-1918
・第三章平行探索——雕塑與繪畫1913-1930
・第 4 章人物與室內設計 1918-1929
・第 5 章傳播和實驗 1930-1937
・第 6 章從尼斯到旺斯 1938-1948
・第七章1931-1954年剪紙畫及近年作品
・第 8 章萬斯念珠教堂 1948-1951

新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馬蒂斯對多種繪畫表現形式的實驗

如果你按時間順序看這些作品,你會發現馬蒂斯在很短的時間內一個接一個地改變了他的繪畫風格。這裡有些例子。

馬蒂斯 1869 年出生於法國北部的一個富裕家庭,20 歲後立志成為一名畫家,並於 1891 年移居巴黎。他試圖確立自己畫家身份的最早作品之一是《讀書的女人》 (1895 年),這是他在巴黎國立美術學院任教的象徵主義畫家古斯塔夫·莫羅手下學習時創作的。讚賞。

第 1 章展覽,女人讀書,1895 年,蓬皮杜藝術中心/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

受卡米爾·柯羅人物畫的影響,其寫實內斂的畫風讓人不禁懷疑,“這就是馬蒂斯嗎?”這是國家收購後的第一個商業成功,但似乎這種傳統的繪畫方式很快就被拋棄了。

第一章展覽,“聖米歇爾橋”,約 1900 年,蓬皮杜中心/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
第一章展覽,靜物與熱巧克力壺,1900-02,蓬皮杜藝術中心/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

逐漸地,他創造了熾熱、生動的配色方案,例如Pont Saint-Michel (c1900) 和Still Life with Hot Chocolate Pot (1900-1902),預示著幾年後野獸派的到來。

第 1 章展覽,“奢侈、寂靜、古怪”,1904 年,蓬皮杜藝術中心/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

1904 年,應新印象派中心人物保羅·西涅克的邀請在聖特羅佩度過一個夏天后,他創作了早期的傑作《奢侈、寂靜、優雅》(1904) ,使用的“拆分筆觸”技術他從他那裡學到了。)完成了。

這部將首次在日本展出的作品,用純色代替了被攝體原本的顏色,描繪了一個充滿光亮的堪稱烏托邦的場景。總的來說,他忠實地遵循新印象派繪畫的指導方針,但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指導方針中沒有的實驗痕跡,比如抽像人物被輪廓包圍以保持其形式。儘管馬蒂斯終生困擾的“色彩與線條的碰撞”問題仍未解決,但這幅作品標誌著馬蒂斯繪畫生涯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早在次年,他就摒棄了這種筆觸劃分,在法國南部的科利烏爾直面色彩與線條衝突的問題。因此,他以自由大膽的色彩表現和粗獷的筆觸創造了野獸派,強調感官而不是肉眼可見的色彩。

第 1 章展覽,“Luxury I”,1907 年,蓬皮杜藝術中心/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

然而,儘管馬蒂斯作為野獸派的領軍人物在藝術界引起了軒然大波,但當我們再看《奢華》、《寂靜》、《古怪》三年後創作的《奢華 I》 (1907)時,我們可以看到色彩和諧,筆法和諧,平淡。有些人可能對馬蒂斯有著強烈的野獸派畫家形象,但實際上,馬蒂斯的野獸派傾向並沒有持續數年,而到了1907年,作品就已經開始探索繪畫空間。說明你已經進步到這個階段了的

1914年發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改變了繼續穩步創作的馬蒂斯的一生。在兩個兒子和朋友的調動下,孤立無援的馬蒂斯彷彿要抗拒這種情況一樣,全身心地投入到創作中,並著手進行創新的塑料實驗。

第二章展覽,“科利烏爾的落地窗”,1914 年,蓬皮杜藝術中心/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

這一時期最引人注目的作品是科利烏爾的落地窗(1914 年),它是二戰爆發後立即創作的。對於一生都在自己的工作室(室內)反复實驗的馬蒂斯來說,“窗”是一個重要的母題,而在馬蒂斯的作品中,“窗”並沒有將內部和外部分開,而是明確了內部和外部。外面的空間也是統一的,好像是要做的事情。

窗戶在西方傳統中也被用作視覺隱喻。在同一幅作品中,陽台原本是畫在窗戶上的,但最後都被塗成了黑色,讓人聯想到。這個窗口是關閉的還是打開的?如果標題中沒有指出它,您會認出這是一個窗口嗎?這幅被認為是經過深思熟慮而未完成的作品是馬蒂斯的創作之一,展現了“必須去除多少元素才能使圖像無法保持?”的極端構圖。標誌著一個臨界點的作品。

第二章展覽,白色和玫瑰頭,1914 年,蓬皮杜中心/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

在 Collioure 研究法式窗時,馬蒂斯還研究肖像畫。在科利烏爾逗留期間,他與立體派畫家胡安·格里斯 (Juan Gris) 進行了一系列對話,之後他以自己的女兒瑪格麗特為藍本製作了《懷特與玫瑰頭》 (White and Rose Head, 1914)。在馬蒂斯的作品中,它被認為是受立體主義影響最大的作品之一。

平面和簡化的屏幕組成,幾何人體。它展示了一項類似於科利尤爾落地窗實驗的激進實驗的結果,該實驗探索瞭如何最大限度地去除細節,同時仍保留模型的本質。

迄今為止推出的作品傳達了馬蒂斯通過反复實驗和思考對新表現形式的貪婪追求。然而展覽的內容還停留在第二章的中間,馬蒂斯的職業生涯甚至還沒有走到一半。看到第八章的時候,因為風格多變,忘記了這是一個單一畫家的回顧展。但是,不管他的畫風怎麼變,我覺得他對色彩和形狀的高度覺悟,重情輕物的態度是一貫的。

第 4 章展覽,穿著紅色裙褲的宮女,1921 年,蓬皮杜中心/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
第四章展覽,<帶綠色櫥櫃的靜物> 1928,蓬皮杜藝術中心/國立現代藝術博物館

從他繪畫風格的廣度來看,我對《夢》 (1935)和《坐著的玫瑰色裸女》(1935-36)特別感興趣,這可以在第五章“擴展與實驗1930-1937”中看到。

第 5 章展覽,夢想,1935 年,蓬皮杜藝術中心/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
第五章展覽,“坐著的玫瑰色裸女”,1935-36,蓬皮杜藝術中心/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

將大本營遷至法國南部的尼斯後,馬蒂斯在1930年代遊歷美洲和大洋洲,遇到新的光線和空間,作品也變得更加開闊和廣闊。也是20年代回歸傳統繪畫觀的表現手法再次開始簡化的時期。同一時期創作的《夢》和《坐著的玫瑰裸體》是同一年開始創作的,描繪的是馬蒂斯生前最喜歡的模特、他的秘書莉迪亞·德萊克托斯卡婭的裸體。雖然有很多共同點,比如藍色背景,作品給人的印象就大不相同。

《夢》中閉目躺臥的女性上半身橫跨畫面,充滿舒適的開放感,表達心理和雕塑的滿足感。《彩色裸體》揭示了擦除和簡化的反复操作痕跡,將一個優雅的女人變成了一個幽靈般的示意圖。請注意這兩幅作品,它們清楚地表達了我這段時間的沉思狀態,我追求的是將人的形式插入背景的方法,伴隨著無數的變化。

馬蒂斯對色彩與線條和諧的追求,以及他生命中的最後一幅油畫《大紅屋》

第 6 章“從尼斯到旺斯,1938-1948”展示了他晚年的幾幅傑作。

據說,馬蒂斯無數次顛覆世界的實驗,都是在他五光十色的工作室裡進行的。因此,工作室本身成為貫穿馬蒂斯一生的重要主題。 1939年,二戰爆發,年近70歲的馬蒂斯將自己收藏的花瓶、布料、家具等物品精心佈置在自己的工作室。 “滲入我的身體。

第 6 章展覽,木蘭花靜物,1941 年,蓬皮杜藝術中心/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

Still life with magnolia (1941)是馬蒂斯代名詞的美麗紅色代表作,強調平面性和裝飾性,經過數十幅預備圖完成。通過僅提取主題的本質,我表達了圍繞著星形木蘭花的多種事物,就像它們漂浮一樣。這是畫家最喜歡的作品之一,馬蒂斯說他“竭盡全力”完成了這幅作品。

1943年,馬蒂斯為躲避空襲的威脅,從尼斯搬到郊區的旺斯,並在這裡創作了他最後的油畫系列“旺斯的內部”系列。在同一展覽中,展出了該系列的第一幅作品《黃色和藍色內飾》 (1946 年),以及藝術家的第 13 幅也是最後一幅油畫《大紅色內飾》 (1948 年)。

第 6 章展覽,“黃色和藍色內飾”,1946 年,蓬皮杜中心/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
第 6 章展覽,大紅屋,1948 年,蓬皮杜中心/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

尤其是《紅色的大室內》被定位為凝聚馬蒂斯在色彩上的作品的傑作,在一個平面的空間裡,將馬蒂斯繪畫中的紅色、工作室、繪畫等重要主題巧妙地組合在一起。在掛在牆上的兩幅畫都是引用馬蒂斯現有的作品。左邊的黑白素描不僅像窗戶一樣向空間展開,還與右邊的彩色油畫平起平坐,繼續挑戰色彩衝突的挑戰和線描。我覺得我正在向那些再次看到它的人展示馬蒂斯的作品。

東京都美術館策展人 Tomoko Yabumae 評價她的作品的魅力時說:“對於馬蒂斯來說,世界充滿了和諧。因此,將不同世界聯繫在一起的各種元素在一幅畫中和諧存在(我的目標是工作)。

黑色的輪廓在活潑的紅色背景下輕盈地舞動。線條與色彩既和諧又相互張開,營造出無盡的幸福感。這是一部象徵著馬蒂斯直到 79 歲高齡的最後幾年才停止創作的作品。

還將放映充滿色彩和光線的馬蒂斯傑作“Vence Rosario Chapel”的精美特別視頻。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挑選了展覽中的畫作並進行了介紹,但在第 3 章中,我們介紹了主要的雕塑,在第 7 章中,我們介紹了剪紙作品,在第 8 章中,我們介紹了 Vence 在念珠教堂上的作品。稻田。

第三章 安裝視圖

在第三章“平行調查:雕塑與繪畫,1913-1930”中,一系列<back>作品,一個歷時20年探索的母題,排列在牆上,令人印象深刻。馬蒂斯是一位具有強烈的二維表現意象的畫家,但他說他從事雕塑工作的原因是“作為補充優秀作品來整理我的思想”。但是它的重要性不小,它幫助我探索了二維和三維之間的關係,而泥塑是我最喜歡的媒介,因為它把繪畫中無法表達的想法具象化了。

第三章展覽,Henriette I–III,1925-29,(I:1925/II:1927/III:1929),蓬皮杜中心/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

逐漸復雜化肖像的表達,他試圖證明即使身體結構被錯誤地描繪,隱藏在人身上的本質真相並沒有被隱藏,而是被揭示了。裡萊特系列(1925-29)充滿了不強調可見物再現的類似馬蒂斯的作品。

第三章展覽,背面 I–IV,1909–30(I:1909/II:1913/III:1916–1917/IV:1930),蓬皮杜藝術中心/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

《背》系列(1909-30)由四個真人大小的女性形象組成,看似表達了從I到IV逐漸簡化女性背影的過程,但實際上是一個從頭開始的系列。相反,它被設想為一個單一的不斷變化的泥塑。有人指出,該系列的創作時期與《舞蹈》等巨幅畫作的創作時期重疊。這表明馬蒂斯試圖通過聯繫繪畫和雕塑來解決時代的形成問題。對馬蒂斯來說,雕塑是他整個藝術實踐的節奏。

在第七章“剪紙繪畫及其晚期作品 1931-1954”中,馬蒂斯在 20 世紀 40 年代後開始專注於他的工作,當時他因病臥床在輪椅上,用剪刀作畫。

第 7 章展覽,“爵士樂”,1947 年,蓬皮杜中心/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

1943 年至 1946 年間,馬蒂斯製作了 20 幅剪紙,並以此為基礎出版了開創性的藝術集《爵士樂》 。標題強調剪紙的即興性質。著名的剪紙作品《伊卡洛斯》也收錄在同一本書中。水粉色彩鮮豔的剪紙圖片給人一種在會場黑色牆壁上翩翩起舞的感覺。

Chapter 7 Exhibition,大型壁掛,將大型鏤空畫板轉移到亞麻布上製成。左:大洋洲,天空;右:大洋洲,海,1946 年,蓬皮杜藝術中心/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

Kirigami-e 的優點是可以輕鬆地嘗試畫面構圖並專注於色彩而不用擔心輪廓,這也是馬蒂斯系列繪畫中不可分割的表達方式。素描、繪畫和雕塑在單一的剪裁動作中融為一體,並作為統一色彩和線條兩種構成元素的手段。

第 8 章 安裝視圖

在高潮部分第 8 章“旺斯念珠教堂 1948-1951”中,展出了與馬蒂斯在旺斯念珠教堂的作品相關的大量資料,馬蒂斯在 1948 年至 1951 年間創作了他的作品,作為他作品的高潮。

馬蒂斯將教堂視為一件綜合性的藝術作品,他運用了他探索過的所有技術,例如設計、雕塑和剪紙,來設計建築、壁畫、裝飾品、法衣和禮儀用品。我致力於到那時為止的一切。從“歲月”二字的意像中,你會驚訝於無法想像的生命力。

第 8 章展覽,Vence Rosary Chapel 的特別視頻 ©NHK

在本章中,播放了為展覽拍攝的旺斯念珠教堂的特別視頻。一段精美的 4K 視頻介紹了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裡小教堂內從早到晚不斷變化的燈光。遊覽結束時,請欣賞色彩、線條和光線交織在一起的空間,這完美體現了馬蒂斯的信念,即這座小教堂應該是一個“點亮參觀者心靈”的空間。我想讓你

“馬蒂斯展”將舉辦至2023年8月20日(週日)。

“馬蒂斯展”概要

展覽期間 2023年4月27日星期四至2023年8月20日星期日
會場 東京都美術館特展室
營業時間 9:30-17:30,週五至20:00
*最後入場時間為閉館前 30 分鐘
休息日 7月18日星期一(星期二)
*但是,房間將於7月17日(星期一/節假日)和8月14日(星期一)開放。
觀看費 大人2,200日元、大學生·專門學校學生1,300日元、65歲以上1,500日元

*本次展覽需要在指定的日期和時間進行預訂
*有關觀看費用和門票的詳細信息,請查看官方頁面

組織者 東京都歷史文化財團、東京都美術館、蓬皮杜中心、朝日新聞、NHK、NHK宣傳
詢問 050-5541-8600(你好撥號)
展會官網 https://matisse2023.exhibit.jp/

*文章內容截至採訪日(2023年4月26日)。請查看官方網站以獲取最新信息。

文章提供者: kokosil Ueno


查看更多報告

【採訪報導】在國立西洋美術館舉辦“仰慕之地佈列塔尼”展。莫奈和高更在法國內心的“異國他鄉”收穫了什麼?

國立西洋美術館

從 19 世紀末到 20 世紀,來自世界各地的畫家來到法國西北部的布列塔尼地區創作他們的作品。展覽“布列塔尼,敬仰之地——莫奈、高更、黑田清輝等人眼中的異國他鄉”將在東京上野國立西洋美術館舉辦,就在裡面。
展覽將於2023年3月18日星期六至2023年6月11日星期日舉行。

由於我參加了新聞發布會,所以我將報告會場的情況。

*文章內容截至採訪日期(2023年3月17日)。請查看官方網站以獲取最新信息。

會場入口
展會現場
展會現場
安裝視圖,保羅·高更,布列塔尼農民,1894 年,布面油畫,奧賽博物館(巴黎)
展覽現場,Lucien Simon <<Burning Ground>> 1917年前後,布面油畫,大原美術館
久米慶一郎,晚秋,1892 年,布面油畫,久米美術館

全世界藝術家都羨慕的法國腹地“布列塔尼”是什麼?

多樣而雄偉的自然風光、古老的巨石遺跡、中世紀和早期現代的基督教紀念碑,以及講布列塔尼凱爾特語的人們簡單而虔誠的生活方式。布列塔尼地區位於法國西北部,有一個半島伸入大西洋,直到16世紀才作為布列塔尼王國獨立。

法國境內的“外國”,即使在被法國吞併後也保留了其獨特的風景和文化。隨著19世紀浪漫主義的到來,許多尋求新題材的藝術家將目光投向了布列塔尼。

在本次展覽“布列塔尼,傾慕之地——莫奈、高更、黑田精機等人的眼中”,我們聚焦於 19 世紀末至 20 世紀初令畫家著迷的時期,包括繪畫、素描、版畫,將展出海報等約160件物品。我們正在探索每位畫家在這片異域土地上尋找和發現的東西。展出的作品來自日本和兩個海外博物館的30多個藏品。

第 1 章“發現布列塔尼:異國之旅”

展覽由四個章節組成。

第一章“發現布列塔尼:異國之旅”探討了自19世紀初浪漫主義畫家“發現”布列塔尼以來,流行了哪些布列塔尼形象。 ”(在鄉村旅行尋找風景如畫的風景),包括英國風景畫家威廉特納的水彩畫。

威廉·特納,南特,1829 年,水彩畫,布列塔尼公爵城堡,南特歷史博物館
Alphonse Mucha 左:“Erika’s Flower on the Quay” 右:“Thistle on the Dune”,1902 年,彩色石版畫,OGATA 收藏
Georges Meunier 在右邊鐵路海報:Pont-Aven,1914 年漲潮時的河流,彩色石版畫,大阪中之島美術館(三得利海報收藏)

當布列塔尼異國情調形象的理想化和程式化,以女性形象為代表,戴著 koif(頭飾)和穿著民族服飾,到處都是面向大眾的海報,Eugène Boudin 和 Claude Monet 從印象派旅行一代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以真誠的態度面對布列塔尼的樸實自然。

Eugène Boudin,道拉斯的海岸和船隻,1870-73 年,布面油畫,波拉藝術博物館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莫奈的 Paul-Domois 洞穴(1886) 和Beryl of the Storm (1886)。

1886年秋天,莫奈在布列塔尼半島南部海岸以野外風光著稱的貝里爾島度過了兩個半月,這是其中的兩個。

克勞德·莫奈,Paul-Domois 的石窟,1886 年,布面油畫,茨城縣現代藝術博物館
克勞德·莫奈,《風暴中的綠寶石》,1886 年,布面油畫,奧賽博物館(巴黎)

它描繪了平靜和驚濤駭浪的對稱景觀。 Paul-Domois的Grotto筆觸柔和,比較有節奏感,而Beryl the Storm,筆觸狂放,彷彿自己的身體感官在暴風雨中被附身,彷彿莫奈的經歷被刻在了畫中,這樣的作為在那裡。

從1890年代開始,莫奈開始呈現一系列畫作,試圖在畫布上捕捉不斷變化的光線和氣氛中的瞬間。

第 2 章“氣候培育的敏感性:高更、Pont-Aven 畫派和土地精神”

第二章“氣候滋養的敏感:高更、阿文橋畫派與大地精神”,展示了保羅·高更等留在西南小村莊阿文橋的畫家的作品。布列塔尼。

第二章展覽佈景,高更的作品一字排開。

高更從1886年到1894年多次在布列塔尼逗留,以逃避巴黎生活的艱辛,似乎對他想要的“野性的東西,原始的東西”的思考加深了。

Paul Gauguin,沐浴在 Bois d’Amour’s Mill,1886 年,布面油畫,廣島美術館

高更的12件作品(10幅油畫和2幅版畫)是本次展覽的亮點之一。從Bois d’Amour的《Watermill Bathers》 (1886),按時間順序排列,保留了Camille Pissarro的印象派風格,他用簡化的形式和色彩來描繪現實世界和內心意象。我可以追踪到他風格的轉變,如《站在海邊的布列塔尼少女》 (1889),顯示了上面綜合的綜合主義風格的成熟。

保羅·高更,《站在海灘上的布列塔尼女孩》,1889 年,布面油畫,國立西洋美術館(松方收藏)

《站在海邊的布列塔尼女孩》描繪了兩個女孩手牽著手,凝視著畫家。高更本人試圖在這片土地上尋找的“野性與原始的東西”,體現在農家孩子們忍受勞動和貧困的形像中,比如他們強壯的大腿和朴素的衣服。它以一種假設的形式象徵性地表現出來.

第三章“紮根大地:繼續凝視布列塔尼的畫家”

在第 3 章“在土地上紮根:繼續觀察布列塔尼的畫家”中,布列塔尼從 19 世紀末到 20 世紀初成為旅遊勝地和度假區。這是他的家鄉。

選自亨利·里維埃系列“時之仙境”:“滿月”1901年,彩色石版畫,新潟縣立近代美術館,萬代島美術館※展覽至5月7日(週日)
Henri Riviere 出自“布列塔尼風景”系列:“Roney Bay”,1891 年,彩色木刻,國立西洋美術館

受到浮世繪木版畫的啟發,亨利·里維埃 (Henri Riviere) 是世紀末日本主義的推動者,他自學製作了多色木版畫。里維埃是否將另一個“外國”日本的形象投射到布列塔尼的田園風光中?有趣的是,他把布列塔尼翻譯成日文,畫得好像在日本一樣。

1890 年至 1894 年間創作的 40 幅木刻版畫《布列塔尼風景》 ,不僅以細膩的色彩層次引人注目,而且構圖讓人聯想到葛飾北齋,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莫里斯·丹尼斯,年輕的母親,1919 年,布面油畫,國立西洋美術館(松方收藏)
莫里斯·丹尼斯,花卉裝飾船,1921 年,布面油畫,愛知縣立美術館
莫里斯·丹尼斯,沐浴,1920 年,布面油畫,國立西洋美術館(松方收藏)

創立納比斯學派的莫里斯·丹尼斯是一位專注於推廣宗教藝術的畫家,又因為他是虔誠的基督徒,據說與布列塔尼信仰根深蒂固的精神氣候產生了共鳴。展覽中, 《年輕的母親》 (1919)等按照基督教肖像畫傳統描繪布列塔尼一家人的作品引起了我的注意。

此外,從現實與虛構交疊的人間天堂形象,如沐浴(1920)將古希臘的大海投射到布列塔尼海岸,受到古典主義的影響,他在畢業後愛上了古典主義。 1895年後多次去意大利旅行。你可以感受到

Charles Cotte,悲痛,大海的受害者,1908-09,布面油畫,國立西洋美術館(松方收藏)

與丹尼斯明亮而幸福的風景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下一個展覽展示了黑樂隊(black group)大量使用黑色,該樂隊以現實主義的方式描繪了布列塔尼的自然和風土人情。彩色作品緊隨其後。

其中,查爾斯·科泰特的3.5米寬巨幅作品《悲嘆,大海的受害者》(1908-09)堪稱代表作。 Kotte 的代表作品,他曾創作過許多以大海的悲劇和忍受自然嚴酷的人們為主題的作品。在海難不斷的布列塔尼聖島碼頭,傳統的基督哀悼畫上疊加了島民對溺水漁民的哀悼。

Charles Cottet 左:“聖約翰節日之火”,約 1900 年,布面油畫,大原美術館

科特的另一件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是《聖約翰的火焰》 (約 1900 年),描繪了為死者祈禱的場景。光影的表現讓人聯想到巴洛克式的繪畫,很美,被篝火照亮的人們的表情有一種莊嚴而略帶寒意的氣氛。

第四章“從日本經巴黎到布列塔尼:日本藝術家的眼光”

最後一節第四章“從日本經巴黎到布列塔尼:日本藝術家的視角”,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藝術之都巴黎留學(從明治後期到大正時代),並專注於也前往“外國中的外國”布列塔尼的日本畫家。

久米慶一郎,採摘蘋果,1892 年,布面油畫,久米美術館
Seiki Kuroda,Breha 的女孩,1891 年,布面油畫,Ishibashi Foundation Artizon Museum

黑田清輝是日本近代西洋畫界的領軍人物,也是最早造訪布列塔尼的日本畫家之一。1891年與久米慶一郎一同前往布雷亞島,之後任東京美術學校教授. Kuroda 的Brecha 女孩(1891) 被描繪成頭髮垂下來,這對於布列塔尼女孩來說是不尋常的。倫勃朗風格內飾的明暗對比和生動的色彩對比引人注目。

金山平三,《蘋果之下》(布列塔尼),1915 年,布面油畫,兵庫縣立美術館
Tsunetomo Morita,Il Blair,1915 年,布面油畫,埼玉縣現代藝術博物館
山本佳苗,布列塔尼,1920,彩色木刻,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 *展覽至 5 月 7 日(週日)

為創意版畫的普及做出貢獻的山本佳苗是造訪布列塔尼的人之一。 《布列塔尼》 (1920年)作為日本畫家在布列塔尼研究的形象而廣為人知,是他回國後根據留日期間的草圖完成的木版畫。強調地平線的畫面構圖和與素描相匹配的簡單背景,沉穩的藍黑色調營造出標誌性布列塔尼女性的寧靜氛圍。

岡鹿之助,信號燈塔,1926 年,布面油畫,目黑美術館

會場內還展出了旅遊指南和行李箱等相關資料,通過這些資料和作品,我感覺就像去布列塔尼旅行一樣有趣。

東西方不同的藝術家都在為同一個大主題——布列塔尼創作,但他們在這片異域的土地上所看到的、採取的方式卻截然不同。一位凝視著布列塔尼美麗風光而憧憬天堂的畫家,一位將貧困和海上事故等嚴酷現實昇華到作品中的畫家。這是一次雄心勃勃的展覽,再次揭示了每位藝術家的個性。

活動將持續到 2023 年 6 月 11 日(週日)。

“布列塔尼,傾慕之地:莫奈、高更、黑田清輝等人眼中的國度”概要

展覽期間 2023年3月18日(週六)~6月11日(週日)
會場 國立西洋美術館
營業時間 9:30-17:30(週五週六營業至20:00)
*5 月 1 日(週一)、2 日(週二)、3 日(週三/節假日)和 4 日(週四/節假日)營業至 20:00 *最後入場時間為閉館前 30 分鐘
關閉日 星期一 *5月1日(星期一)除外
觀看費 一般2,100日元、大學生1,500日元、高中生1,100日元

※初中生以下、身心障礙者和一名陪同者免費。無需購票或預訂特定日期和時間。
*如果您是大學生、高中生、初中生或以下,並攜帶任何筆記本,請在入館時出示學生證或可以確認年齡的物品。

其他詳情請查看官方頁面

組織者 國立西洋美術館、TBS、讀賣新聞
光顧 法國駐日本大使館/Institut Francais Japan, TBS Radio
詢問 050-5541-8600(你好撥號)
官方網站 https://bretagne2023.jp/

 

文章提供者: kokosil Ueno


查看更多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