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區博物館
下町風俗資料館於1980年開館,旨在將東京下町的美好舊時光的文化和傳統傳承給後代,接待了包括訪日外國遊客在內的眾多遊客。由於設施老化而進行大規模翻修,該博物館自 2023 年春季起關閉,但現在已以新名稱「下町博物館」重新開放。
※關於下町風俗資料館的過去情況,請點這裡⇒
https://www.culture.city.taito.lg.jp/ja/reports/29750

此次大規模改造,展覽面積由原侷限於一、二樓擴大至三樓。也增設了哺乳室、無障礙廁所等新設施,讓更多人能享受到便利。
一樓的展覽室重現了1950年代市中心的街景。故事的原型是位於台東區坂本市金杉通(現為根岸三丁目)的燈籠店的一角。坂本市在關東大地震和東京大空襲中倖免於難,直到最近幾年,這裡還保留著許多古老的街道和建築。您可以進入實體大小的公寓大樓,體驗當時的生活方式和氛圍。


改建前重建的展覽以大正時代為藍本,但根據博物館研究員近藤武史介紹,他們決定徹底改造內容,以紀念博物館開館 40 多年來的首次大規模改建。
「我們之所以決定將展覽時間設置在 20 世紀 50 年代,也就是 60 到 70 年前,是因為我們想鼓勵當時的人們帶著家人來參觀展覽,並進行這樣的對話,『哦,原來這個工具是這樣使用的』」,近藤說道。
此外,金杉通還保留著許多圖紙等研究資料,而作為展覽核心的五十嵐燈籠店的老闆五十嵐先生仍然健在,並能提供各種形式的合作,這也是該模型的決定性因素。
(雖然建築已經重建,但五十嵐燈籠店仍在營業。)
1960年代,由於關東大地震後地區和街道的再開發,以及戰後重建帶來的經濟快速成長,市中心的生活品質似乎有所提升。展覽區內設立的大螢幕播放著懷舊風格的動畫電影,讓人回想起當時的金杉通。

影片中,主幹道兩旁排列著“表手公寓”,這些公寓是商業和住宅建築,內設商店、餐廳、美容院等,有電車和汽車沿路行駛,還有賣蔬菜的手推車和拉麵攤。影片傳達了這樣的理念:在新時代的浪潮中,傳統的生活方式仍然蓬勃發展。影片刻意沒有使用背景音樂,而是透過強調電車運行聲、鳥兒鳴叫聲等環境聲音來增強真實感。

依季節不同,會交替推出「春夏版」和「秋冬版」。

即使電力和燃氣等基礎設施已經發展起來,燈籠仍然是舉辦許多節日的市中心地區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五十嵐燈籠店自江戶時代末期就開始營業,店內重建了組裝和刻字燈籠的工坊。那裡有一排排圓形的節日燈籠、用於固定燈籠頂部和底部的鐵砧和錘子,以及用於添加文字和顏色的畫筆。

館內收藏的家居用品、家具等基本上都是由當地居民捐贈的,因此有磨損的痕跡。這個博物館的吸引力之一是您可以觸摸物品並感受它們的質地和重量。 (搬運時請小心輕放。)


它也是孩子們的遊樂場和居民社交的場所。
起居空間和廚房一直延伸到車間的後方,如果你從廚房的後門出去進入小巷,你會看到對面的「後巷」建築。除了從家到工作地點通勤的手工藝人和辦公室職員之外,後巷裡還居住著街頭紙芝居說書人等小販,展覽重現了紙芝居說書人的住所。



入口處的階梯上擺放著用來存放廉價糖果的玻璃罐和木盒。紙芝居說書人靠著向前來觀看說書的孩子們出售廉價糖果為生,但在無法講書的下雨天,孩子們有時會來到他們家裡討要廉價糖果。



如果仔細觀察展品,就會發現就像動畫中描繪的日常場景一樣,既有新舊元素的融合,例如「廚房裡有瓦斯爐,也有正在使用的炭火烤架」。據近藤說,他特別注重現這段過渡時期的氛圍。當小學生進行實地考察時,他們有時會以遊戲的方式讓他們學習,要求他們“想想在燃氣爐發明之前我們用什麼做飯,並嘗試找到具有相同功能的物體!”
二樓為常設展覽室,可以了解從明治時代到1950年代以台東區為中心的市中心的歷史與文化。

一進門,就看到一個介紹展覽,屏幕上播放著兩種視頻:一種是以西洋雙陸棋遊戲的形式追溯台東區歷史的視頻,另一種是介紹支持我們祖先生活的日常用品的視頻。此外,銀幕前的舞台上也展示電影中出現的日常生活實物,依照「衣」、「食」、「住」、「商」、「業」等類別排列。
「最初,我們的想法是挑選並展出代表下町博物館的藏品中的一件。然而,即使作為策展人,也很難明確定義‘下町’的概念,而且不可能僅用一種材料來表達。因此,為了更好地展現‘下町’,我們將作為家庭聚會中心的矮腳桌(傳統的餐桌)置於中心,並將物品以散佈的方式擺在我們周圍的方式,我們所決定的方式就擺在我們周圍。

展出的物品種類繁多,從今天孩子們熟悉的餐桌和招財貓,到令和時代已經完全消失的玻璃捕蠅器和商人會計辦公室用來存放銷售收入的存錢罐。觀察這些未知的工具並想像它們的各種用途也很有趣。
接下來,展覽分為「1.江戶時代以來的市中心文化與生活」、「2.關東大地震與復興」、「3.戰爭時期的生活」、「4.從廢墟中重新開始」、「5.邁向經濟的快速增長」和「6.與我們台東區息息相關的生活」。回顧隨著每個時代的重大變革,街道景觀、生活方式等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訪談時的主題是「櫻花」。

材料的呈現方式也比以前更引人注目。

以前在設施入口處迎接遊客的「自動電話」(後來成為公用電話)也出現在該地區,成為市中心變化的象徵。日本第一部自動電話於1900年安裝在上野站和新橋站。


雖然很容易被忽視,但抽屜裡隱藏著各種文件,所以一定要檢查一下。例如,台東區是1927年日本第一條地鐵(現在的銀座線)經過的地區,《上野~淺草間建設概要》就是一本概括當時地鐵建設概要的小冊子。目前的銀座線是從淺草到上野,然後在新橋向西轉向澀谷,但有趣的是,文件指出,最初的計劃是從新橋到禦成門,然後再到品川。


新開放的三樓區域設有特別展覽室和市中心資訊角落。
企劃展覽室的展品每年更換三次,大約每四個月一次,紀念首次企劃展覽的主題是「繁華的都心是怎樣的城鎮?」本書首先探討了下町是怎樣的一個城鎮,從它在東京下町的建立(最初建立時,台東區似乎不包含在下町內)到它的擴張,以及生活在那裡的人們的職業和性格。

鄰近的下町資訊角落設有一個名為「下町資料搜尋」的觸控螢幕終端,可供遊客了解更多有關博物館收藏的資料。
如果你對一樓的複製展品或二樓的介紹展品感興趣或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那麼你可以放心來這裡。您還可以查看未展出材料的數據,這將有助於您的學習和研究。
(這取決於繁忙程度,但如果您對材料有任何疑問,策展人會很樂意為您解釋。)

還可以自由體驗劍玉、臉、松風陀螺、算盤、秤等舊玩具和日常用品,長椅還可以用作休息區。透過大窗戶可以一覽不忍池的全景,是欣賞櫻花、蓮花、秋葉等四季景色變化的絕佳地點。


下町博物館一定會為從兒童到老人的各個年齡層的人們提供各種各樣的發現和樂趣。經過重大改造後,博物館煥然一新,但近藤說,博物館從下町博物館時代繼承下來的一件事是,遊客的真實生活故事總是出乎意料。
「這些展品就像催化劑一樣,讓參觀者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時感到興奮,並說『哦,發生了那件事!』或者祖父母將自己親身經歷的知識傳授給孫輩,其他來訪者聽到後也紛紛點頭附和……這樣的場景我們每天都能看到。自然而然地,你會聽到一些文獻中沒有記載、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能獲得寶貴的信息。
這裡非常適合在不忍池散步後快速遊覽,何不順便去看看呢?與整修前一樣,街頭紙芝居表演、傳統工藝展示等活動將繼續舉辦,因此請查看官方網站以了解時間表等詳細資訊。
下町風俗資料館概要
營業時間 | 9:30-16:30(16:00前入場) |
休息日 | 每週一(如遇假日則改為下一個工作日)、年末年初、特殊分類期間等。 |
入場費 | 成人300日圓(200日圓)、小學生、國中生、高中生100日圓(50日圓) *括號內的價格適用於 20 人或以上的團體。 |
地點 | 東京都台東區上野公園2-1 110-0007 |
使用權 | 從京成本線上野站步行3分鐘 從 JR、東京地鐵銀座線、日比谷線上野站步行 5 分鐘 |
電話 | 03-5846-8426 |
官方網站 | https://www.taitogeibun.net/shitamachi/ |
*本文內容為訪談時的最新內容。請查看官方網站以獲取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