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圖 國寶“十一面觀世音菩薩像”奈良時代,8世紀奈良,正林寺收藏
2021年6月22日(星期二)至9月12日(星期日)期間,在東京上野的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國寶誠麟寺十一面觀音三葉山信仰三穗”特別展 。
本次展覽因國寶“十一面觀世音菩薩像”在奈良縣外首次展出,因其非凡的美感而被稱為日本雕塑的傑作,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由於我參加了新聞預演,我將報告會場的情況。
與大江神社有關的佛像時隔約 150 年來首次重聚!
本次展覽的主角國寶“十一面觀音菩薩像”為奈良縣櫻井市正林寺所有,但直到江戶時代,它才被供奉在同一城市的大江神社, 不是在升林寺。你知道它已經完成了嗎?
以三輪山為神明的大江神社,將日本古代對自然的信仰傳達到今天。奈良時代,佛教的傳入促進了神道教的修煉,在大御神社的轄區內建造了大見寺(鎌倉時代改名大見寺),供奉了許多佛像。
然而,當明治政府的神佛文理令掀起廢佛浪潮時,大見寺變成了一座廢棄的寺廟。佛像也被迫搬到附近的寺廟,如與他們有密切關係的聖林寺。
本次展覽包括國寶“十一面觀世音菩薩像”、國寶“地藏菩薩像”(法隆寺藏品)、“日光菩薩像”和“月光菩薩像”(均為莊慶寺藏品)。大約 150 年來,供奉在 Rinji 的雕像以重聚的形式一起展出。
同時,我們將介紹講述大江神社的自然信仰和古老儀式的故事的資料,以及從三輪山禁地出土的物品。
展覽視圖《三輪山圖》室町時代,16世紀奈良,大江神社收藏*展覽至8月1日
展覽視圖 重要文化財產“紅漆金青銅盾”鎌倉時代,Kagen 3(1305)奈良,Oomiwa 神社收藏
11面觀音,360度全方位欣賞
展覽圖 國寶“十一面觀世音菩薩像”奈良時代,8世紀奈良,正林寺收藏
國寶“十一面觀世音菩薩像”落戶中央,氣氛清幽。雕像的背後是大江神社三個鳥居的複製品。從鳥居延續下來的不是本宮,而是三輪山,在視覺上傳達了大江神社的自然信仰形式。
國寶“十一面觀世音菩薩像”(部分)奈良時代,8世紀奈良,正林寺收藏
十一面觀音,顧名思義,有11張臉。
在印度,代表四面八方的數字“10”與主體面組合成11個面,但在日本,主體面+11個面是常見的。國寶“十一面觀世音菩薩像”也是後者。
俯瞰四面八方的冠冕11張臉面各具個性,3張正面則是表情溫和的“菩薩臉”。從雕像上看,“shinnu side”在左側(正面時為右側)看起來像一張憤怒的臉。從雕像看的右側(面向前方時的左側)是露出獠牙的“gejoshutsu側”。 “笑臉”背後大笑。並且是中央的“頂佛面”。
國寶“十一面觀世音菩薩像”(部分)奈良時代,8世紀奈良,正林寺收藏
現在的國寶“十一面觀世音菩薩像”已經失去了三面。因此,遺憾的是,不能只檢查“笑臉”,但是由於場地的安排可以從前後左右的任何地方觀看,因此可以享受所有的樂趣。用肉眼現有的面孔。
國寶“十一面觀世音菩薩像”(部分)奈良時代,8世紀奈良,正林寺收藏
日本現存的前現代佛像大部分是木造的,但在奈良時代和 8 世紀後半葉,一種叫做乾漆的技術被用於生產。這尊雕像也是“奇心乾漆器”製作的雕像之一,它是在木芯上成型漆和木粉捏合材料(稱為Kokuso漆)製成的。
據說木漆適合於逼真的表現,因為它是通過提升漆而不是刮漆製成的。在這尊雕像中,天衣褶皺的鬆散曲線彷彿被風吹過,肉身的緊繃感,眼皮的起伏讓你感受到眼球的存在,頭髮的有序出現肌肉是木漆特有的表情。是亮點。
國寶“十一面觀世音菩薩像”奈良時代,8世紀奈良,正林寺倉庫
從側面可以看到8命的纖細比例,胸圍的厚度,以及重心如何擺放。凝重的臉龐微微前傾的姿勢,似乎是要牢牢抓住人的容貌。
國寶“十一面觀世音菩薩像”奈良時代,8世紀奈良,正林寺倉庫
背面是美的瑰寶,更不用說背部的光滑,尤其是衣服從腰部到腿部的曲線令人著迷的優美外觀是必看的。局部剝落的金箔與地面有光澤的黑色形成對比,營造出帶有氛圍的陰影。
國寶“十一面觀世音菩薩像”(部分)奈良時代,8世紀奈良,正林寺收藏
如果你仔細觀察細節,你也會被左手握著寶瓶,右手放低的手指的溫柔所吸引。蓮花圖案的台座也具有天平藝術的華麗。這讓我意識到“日本藝術傑作”的美譽一點也不為過。
國寶《十一面觀世音菩薩像》光環遺跡奈良時代,8世紀奈良,正林寺收藏
此外,還展出了一個視覺表現神佛光環的光環。如今,除軸部外,大部分已遺失,但據推測,它原本是一個刻有三重球體和蔓藤花紋的光環。往日的輝煌被銘記。
其他展出作品介紹
國寶“地藏菩薩像”平安時代,9世紀奈良,法隆寺倉庫
國寶“地藏菩薩像”曾被放置在近江寺的十一面觀音旁邊,是一尊除雙手外用一整塊木頭雕刻而成的佛像。厚實的身軀充滿了寫實感,彷彿一棵樹就立在那裡。
左邊的“月光菩薩像” 右邊的“日光菩薩像” 平安時代,10-11世紀 奈良,升良寺
“日光菩薩像”和“月光菩薩像”長得一模一樣,但有趣的是材料、構造手法、風格各不相同,似乎本來就不是一種工具。日光菩薩的鼻子很大,月光菩薩的表情長而溫柔,下巴周圍的區域看起來很清爽。
展覽視圖《山上遺產發掘物》出土於山上遺產、奈良縣櫻井市古墳時代、5-6世紀東京國立博物館藏品等。
在本次展覽中,還展出了在三輪山禁地和山上遺產出土的文物,但大部分是仿製的用於某種儀式的工具。最引人注目的是石製品和陶器,它們形狀像與釀酒有關的器具。
有趣的是,大江神社的釀酒信仰可以追溯到古墳時代,從出土物的存在開始,假設大江神社的神御物主是清酒之神。 ..
“日本藝術Tobira”入口
《日本藝術托比拉》巨幕的一部分
特別展覽“國寶聖林寺十一面觀音-三輪信仰三穗”將舉辦至2021年9月12日(週日)。
在本次展覽開幕的同時,在東京國立博物館本館的特設3個房間內推出了名為“Japanese Art Tobira”的全新常設體驗展。 如果您在可以了解日本藝術史的巨屏前移動您的手,您可以體驗旋轉日本藝術的彈出窗口和翻頁等互動體驗。您還可以欣賞“風”和“夏季開花植物”。
需要提前預約,但特別展覽的入場費將直接包括在內,所以為什麼不一起參觀呢?
特別展“國寶聖林寺十一面觀音-三輪信仰三穗”的概要 ※本展需要提前預約(指定席票)。詳情請查看展會官方網站。
查看其他報告
王國展覽展覽現場 © Yasuhisa Hara / Shueisha
在東京上野的上野皇家博物館舉辦了原作漫畫《王國》的 原康久展“王國展 -真-”。 * 會議時間為2021年6月12日(週六)至7月25日(週日)。
在作者全程監督下創作的《國展-新-》
王國展覽關鍵視覺 © Yasuhisa Hara / Shueisha
第三章“梅奧保衛戰”展覽現場 © Yasuhisa Hara / Shueisha
第4章“Oki to Pang Nuan”展覽現場 © Yasuhisa Hara / Shueisha
第8章“箱谷關之戰”展覽現場 © Yasuhisa Hara / Shueisha
第12章“人類的本質是光”展覽風景 © Yasuhisa Hara / Shueisha
《周刊少年跳躍》(集英社)連載的人氣漫畫《王國》以戰國時期的中國為背景,前仆人申想成為天下將軍,而秦則後來成為秦始皇。這是一個年輕的國王榮成的故事,旨在統一中國。
本次“王國展-新-”是為紀念《王國》連載15週年而舉辦的。這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原畫展,讓您沉浸在強大的作品世界中。
在作者原先生的全程監督下,重構了主人公信的故事,從第一集《無名少年》到第438集的相遇、戰鬥、告別的故事。 The Time of Yuhi”是400。它是一個內容,後面會有一個超過一個點的手寫原始圖片和一個巨大的圖形。
20張原圖!介紹“王國展-新-”展覽內容及場地
本次展覽分為第0章至第13章+結尾的區域。
第 0 章“無名少年”展覽現場原圖和圖形 © Yasuhisa Hara / Shueisha
在介紹申的故事開始的第0章“無名少年”中,申和他最好的朋友孝,他們是戰爭的孤兒,他們談論了他們成為世界將軍的夢想以及告別現場展出。它已經。本次展覽展出 了為本次展覽繪製的 20 幅原畫,但其中約1/3集中在第0章!新繪製的美麗信仰和漂流的日子……我感受到了原先生的堅定承諾。
第二章“秦之幻鳥”展覽現場原圖 © Yasuhisa Hara / Shueisha
在第一章“大堪黑淵之戰”中,以新繪製的原畫和戰鬥BGM為基礎,以圖形全景完全再現了申的第一個戰場。
在接下來的第 2 章“秦之幻鳥”中,將出現在“蛇甜平原之戰”中與進相遇並追擊他的秦將軍大喜的巨幅原畫(日本紙面板)。 .尺寸高約3m,寬約1.5m,是一個強大的分數!
原著第66集,第一次見到皇家騎士的時候,被他的存在之大驚呆了,說:“這……這傢伙……太大了,解決不了!”以和申相同的視角看皇家騎士。
第三章“梅奧保衛戰”展覽現場 © Yasuhisa Hara / Shueisha
在第三章“梅奧保衛戰”中,重點介紹了被御馬稱為“海信軍”的申單位的活動,趙的敵將馮在激戰後略有差距。它用 3D 結構表達了 Shin 擊敗的最著名的場景之一。
第4章“Oki to Pang Nuan”展覽現場 © Yasuhisa Hara / Shueisha
第5章“繼承者”展覽場景原畫和基於它的圖形繼承了皇家騎士和眼淚的Nobu © Yasuhisa Hara / Shueisha
而展覽是第四章“龐暖與龐暖”,追尋王族騎士與敵人龐暖之間的死戰,第五部,僅用一系列原圖展示了王族騎士的最後一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們將繼續“繼承者”和第六章“瞄準將軍”,介紹那些在秦時出現的人。
第7章“山陽戰略之戰”展覽場景申和魏的軍閥Rintora之間的一場戰鬥 © Yasuhisa Hara / Shueisha
第8章“箱谷關之戰”展覽現場 © Yasuhisa Hara / Shueisha
第8章“箱谷關之戰”展覽現場 © Yasuhisa Hara / Shueisha
申之戰異常激烈,有第七話“山陽之戰”和第八話“觀國館之戰”。尤其是魏、趙、漢、燕、楚五國聯軍入侵秦國,令不少讀者絕望的《箱谷關之戰》展覽,是一個15天迅速變化的敵國. 每個戰場的亮點都排得滿滿噹噹,非常可觀!
第9章“大火焰”展覽現場 © Yasuhisa Hara / Shueisha
秦國聯軍之戰,涉及第九、十章的展示。第九章“大烈焰”,在紅牆上表現了諾布第一任戰場指揮官彪大人的烈火之戰,同樣精彩,卻被人嘲笑。最後階段,第10話“芽之戰”介紹了“賽”中的戰鬥,如果你輸了,它就沒有結束。
第10章“芽之戰”展覽現場 © Yasuhisa Hara / Shueisha
從原圖側眼看,辛在反复的死戰中精疲力竭,失去了標王,快要傷透了心的形象,他確信自己身為國王也來到了死地。出現在你面前的整個牆上都會出現一個圖形。有一種彷彿石煌就在他面前的存在感,是一部能讓他體會到黑暗中透出的光和申所受到的印象的好作品。
第11-12章是移動的寶石排列
第11章“關於呂不韋的問題”展覽現場 © Yasuhisa Hara / Shueisha
原畫按時間順序排列到第10章,但在展覽結束時,在第11章之後,它是僅為本次展覽的原創發展。
原著第423-427話,從第11話“呂不韋之問”到第12話“人的本質是光”,秦國爭霸霸權。 ・根據提問以及呂不韋關於統一中國的利弊的回答。
戰爭是人類本質的明確體現,而強烈否定陸不韋戰爭不會消失的“人類本質是光”思想的秦始皇之所以產生這一思想的背景是在廣闊的空間。
第12章“人類的本質是光”展覽風景 © Yasuhisa Hara / Shueisha
第12章“人類的本質是光”展覽風景 © Yasuhisa Hara / Shueisha
一個叫石煌的女人,拯救了她童年的政治,漂流,皇家騎士和飚王,以及無名的人。那些相遇、支持、託付思想、照耀著自己內心的光芒而死去的人物,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就像一盞神燈,搖晃著原讀者的淚腺。我會的。
在不破壞原作中最令人興奮的著名場景的魅力的情況下,使其更具戲劇性的安排非常出色。可以說,這一章是本次展覽的最大亮點。
彩色原稿和一次性名稱
最後一章,第 13 章,“Yuhi 的時代”,重製了在第一集開頭繪製的成為幕府將軍的申的未來。故事展以克服嚴酷命運的申和史煌邁出新的一步而告終。
“結局”展覽風景“獎勵原創圖片選擇”充滿了讓你覺得“如果你說“王國”,你必須擁有這個“的名場面” © Yasuhisa Hara / Shueisha
“結束”展覽現場 © Yasuhisa Hara / Shueisha
“結束”展覽現場 © Yasuhisa Hara / Shueisha
在本次展覽的最後,讓核心粉絲欣喜若狂的“結局”等待著觀眾。以作者的評語介紹每章無法容納的名場面的“特典原圖精選”,新繪製的展覽關鍵視覺效果等彩色原圖,可以說是“王國”原型的一次性“金翅膀”名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諸如草圖之類的貴重物品排列整齊。
“王國展覽-新-”,您可以充分享受原畫的寫作狀態,例如“王國”最大的吸引力之一的逼真的戰斗場景,以及充滿活力的人物面部表情。
本次展覽,可以帶著“讀”而不是“看”的感覺行走,應該讓光影迷和核心影迷都能以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從頭開始享受申的故事。請來拜訪我們。
在展覽的原創商品中,僅印有將軍的“法爾法”的美紋紙膠帶非常出色。 © Yasuhisa Hara / 集英社
“國展-新-”概要
查看其他報告
“Akari”安裝
2021 年 4 月 24 日至 8 月 29 日,在東京上野的東京都美術館,正在舉辦“野口勇的探索之路”特別展覽。
本次展覽用約 90 件作品追溯野口勇在一生中尋找“什麼是雕塑”時所走的“發現之路”。我們將報告場地狀況和展出作品。
關於雕刻家野口勇
野口勇 (1904-1988) 是 20 世紀著名的雕塑家,在舞台藝術、產品設計和景觀設計等各個領域都表現出非凡的才華。
野口雖然是名家,但由於其獨特的雕塑哲學,並不擅長拘泥於一種形式或一種材料,這在雕塑作品中一目了然。
連一個基地都沒有,他是一個在很多方面都“不會安定下來”的人,在紐約和日本,有時甚至是意大利之間來回不斷地進行創作活動。
野口曾經以日本人的父親和美國人的母親的孤獨和強烈的歸屬感為食,但他逃避和平的創作態度所表達的作品令人驚訝,色彩豐富,表現力豐富。
這個名為“探索野口勇之路”的展覽是野口從晚年石刻的高潮中獲得的一次邂逅,包括日本傳統和文化的各個方面繼續提供重要的靈感。 90 件作品。這個想法是體驗野口勇開創的雕塑的可能性和藝術的邊界。
野口勇,展覽名稱,“發現之路”1983-1984 安山岩霧島露天博物館,鹿兒島 © 2021 野口勇基金會和花園博物館 / ARS,紐約 / JASPAR,東京 E3713
特別展覽“野口勇的發現之路”中的場景
第一章展覽現場 © 2021 野口勇基金會和花園博物館 / ARS, NY / JASPAR, Tokyo E3713
第二章展覽現場 © 2021 野口勇基金會和花園博物館 / ARS, NY / JASPAR, Tokyo E3713
第三章展覽現場 © 2021 野口勇基金會和花園博物館 / ARS, NY / JASPAR, Tokyo E3713
本次展覽的場地由基於野口“雕塑與空間一體”理念的三個展覽空間組成,但當你看到整體時,你首先註意到的是少量的牆壁。作品散落在一個大地板上。
因為是所謂的漫步展,所以可以邊走邊沉浸在野口的作品世界中。
另一個特點是,除了部分部分外,作品沒有放在玻璃櫃中展出。
“沒有公共享受的目的,雕塑本身的意義就會受到質疑。”“我從來沒有把雕塑看作是應該分開和神聖的東西。”(注1)
曾經說過這句話的野口。他的作品專注於雕塑在日常生活中的用處,而不僅僅是作為一種欣賞,如果像這次展覽那樣以一種不脫離人的形式展出,可能會更加生動。嗯。
第一章“雕塑的世界”
野口勇“黑太陽”1967-69 年瑞典國立藝術博物館收藏花崗岩,大阪 © 2021 野口勇基金會和花園博物館 / ARS,紐約 / JASPAR,東京 E3713
野口勇《化身》 1947(鑄造 1972)青銅野口勇基金會和花園博物館(紐約)收藏(永久借給野口勇日本基金會) © 2021 野口勇基金會和花園博物館 / ARS,紐約 / JASPAR,東京 E3713
Isamu Noguchi “Void” 1971(鑄造 1980)青銅和歌山縣立現代藝術博物館 © 2021 野口勇基金會和花園博物館 / ARS,紐約 / JASPAR,東京 E3713
在第一章“雕塑的宇宙”的地板上,有從1940年代到80年代末的各種作品,它們像星星一樣鑲嵌著。
有很多值得一提的作品,比如改變角度時讓你感覺凹凸不平的“黑太陽”,以及讓你想起無限時空的“虛空”,但最大的亮點仍然在中心展覽室。這將是一個大型裝置,150盞燈散發出一種感覺。
“Akari”安裝
1951年野口與岐阜燈籠相遇後,被比喻為日月之光的《明里》開始製作。對於避免拘泥於某種材料和形式的野口來說,這是一個特殊的系列,應該被稱為畢生的工作,30 年來持續進行了 200 多種變化。
野口不只是一個燈具,而是一個“光雕”,通過日本紙雕刻光本身,“為生活提供品質,讓任何世界都充滿光”(注2)。我在想。
這是野口的完整形式,他通過擴展傳統的雕塑概念來繼續追問“雕塑是什麼”。
“Akari”的安裝下方有一條緩慢閃爍的通道,您可以在其中行走。被柔和的光線輕輕包裹,無差別地照亮世界,我感到很舒服。
第2話“卡羅米的世界”
野口勇基金會和花園博物館 1982-83 熱浸鍍鋅鋼板 野口勇基金會和花園博物館 / ARS,紐約 / JASPAR,東京 E3713
在第 2 章中,您可以體驗野口試圖將日本文化狀態中包含的“輕”元素融入他的作品中挑戰的“Karomi(輕)”的世界。
有各種各樣的金屬板雕塑,例如“坐禪”,根據摺紙和剪紙的想法創作的各種類型的金屬板雕塑,例如彎曲的鋁板和切割的鋼板,但是我得到的印象就像紙一樣。
它體現了野口旨在“否認雕塑的重量和物質性”,即平面但有體積和深度。
野口勇“松鼠” 1988 年青銅香川縣博物館收藏 © 2021 野口勇基金會和花園博物館 / ARS,紐約 / JASPAR,東京 E3713 這只松鼠是野口死後最後幾年生產的,有著可愛的圓耳朵和一條尾巴。
《Place Calpe Chair》2021鋼鐵茨城廣播系統
有遊樂園建設計劃的野口也開始製作大型玩具套裝,其中之一就是在地板上脫穎而出的玩具雕塑“地方文化”。像波浪一樣起伏的管道環的特徵形式充滿活力和彈性的輕盈,讓孩子們的心癢癢的。
在“Akari”安裝的第 1 章之後,這裡也出現了不同類型的“Akari”。 “光”=“光”,所以體驗野口的“香火世界”是必不可少的。
自由形式的沙發和自由形式的腳凳在展覽室的角落裡,安裝了野口設計的沙發,讓你可以自由地坐著。它外觀清爽輕盈,坐上去很舒服。
第三章“石園”
野口勇《無題》1987 年安山岩野口勇基金會和花園博物館(紐約)收藏(永久借給野口勇日本基金會) © 2021 野口勇基金會和花園博物館 / ARS,紐約 / JASPAR,東京 E3713
在香川縣Mure-cho,有野口勇花園博物館,它是野口的戶外工作室和住宅的博物館,但在第3章“石園”樓層,博物館中保留的石刻特別展出.據說這次展覽將是自1999年博物館開館以來,除無賴之外的首次一起展出!
在儀式的豐富性下,在石匠 Masatoshi Izumi 的幫助下,他正視石頭的本質,在一個萬物照應互動的工作室裡,通過連接他的感官和世界,開始聽到“石頭的聲音”。那。
我們創作了一組石雕作品,也被稱為野口之極,以一種全新的表現方法,只添加最少的必要工作,同時保留石頭的外觀。
野口勇《扭柱》 1982-84 玄武岩野口勇基金會和花園博物館(紐約)收藏(永久借給野口勇日本基金會) © 2021 野口勇基金會和花園博物館 / ARS,紐約 / JASPAR,東京 E3713
本次展覽中最大的雕塑“扭柱”約3米,是一部巧妙運用巨石原始精髓的傑作。你會被神秘平衡的威嚴所淹沒。
野口勇《地板岩石》 1984 玄武岩野口勇基金會和花園博物館(紐約)收藏(永久借給野口勇日本基金會) © 2021 野口勇基金會和花園博物館 / ARS,紐約 / JASPAR,東京 E3713
“地鎖”是將兩塊岩石從多個角度切割成一條直線的作品,拋光的石頭表面與背景之間的對比以及像劍一樣漂浮的圖案非常鮮明。彷彿野口面對作品的精神還停留在雕塑的美感之中。
野口勇的作品世界,將雕塑視為“應該完全體驗的東西,而不僅僅是盯著它看”(注 3)。請參觀這個展覽,用你的全身來體驗<野口空間>。
<特別展覽“野口勇的發現之路”的概述> *建議按日期和時間預訂
會議
2021年4月24日(週六)~8月29日(週日)
場地
東京都美術館企劃展示室
營業時間
9:30-17:30(閉館前30分鐘入場)
休息日
週一(但是,房間預定於7月26日、8月2日和8月9日開放)
入場費
[推薦日期和時間預訂]
一般1,900日元、大專/專科生1,300日元、65歲以上1,100日元・ 高中生以下免費 ・ 身體殘疾證、戀愛證、護理證、精神障礙健康福利證、原子彈爆炸倖存者健康證(最多1人)免費。
* 高中生、大學生、職業學校學生、65 歲及以上的人以及持有各種筆記本的人必須攜帶可以證明的東西。
詳情請 點擊這裡⇒ https://isamunoguchi.exhibit.jp/ticket.html
組織者
東京都美術館、朝日新聞、NHK、NHK 推廣、文化廳、日本藝術委員會
詢問
03-5777-8600(您好撥號)
官方網站
https://isamunoguchi.exhibit.jp/
(注1)野口勇 / 北代美和子譯《野口勇隨筆》,美鈴書房,2018,P23,P96
(注2)Masayo Duus,“Isam Noguchi,Fateful Cross-border”,講談社,2000,P318
(注3)野口勇 / 北代美和子譯《野口勇隨筆》,美鈴書房,2018,P197
參考:
“’野口勇探索之路’官方目錄”(朝日新聞,NHK,NHK宣傳)
Masayo Duus“Isam Noguchi Fateful Cross-Border”(講談社)
北台美和子譯《野口勇隨筆》(美鈴書房)
查看其他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