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西洋美術館】展覽「來自奧賽博物館的印象派-室內場景」報道。印象派的另一個大魅力,生動地展現了「室內」場景。

國家西方藝術博物館
「奧賽博物館印象派:室內故事」展覽現場,國立西方藝術博物館,2025年

國立西方藝術博物館正在舉辦名為「奧賽博物館印象派:室內故事」的展覽,聚焦於印象派畫家筆下的室內場景。展覽將於2025年10月25日(星期六)至2026年2月15日(星期日)舉行。

「奧賽博物館印象派:室內故事」展覽現場,國立西方藝術博物館,2025年

提到“印象派”,我們首先想到的或許是捕捉戶外光線或變幻氛圍的風景畫。他們創作風景畫的方式以及對戶外寫生的運用,無疑地為現代藝術帶來了一場革命。同時,對室內空間的關注也是印象派的重要組成部分,埃德加·德加便是其中的典範。他探索了人造光而非自然光的效果,並留下了許多基於敏銳觀察的室內繪畫傑作。

首屆印象派畫展於1874年在巴黎舉行。當時,巴黎正經歷大規模的城市改造工程——奧斯曼改革,城市面貌迅速現代化。在這座熙熙攘攘、充滿活力的都市中,人們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室內,室內場景比室外場景更顯私密,可以說是現代藝術的典型主題。換句話說,室內場景為藝術家們提供了完美的創作靈感,激發他們創作出與時代相契合的新畫作。

本次展覽將展出約100件繪畫、素描和裝飾藝術品,其中包括約70件來自巴黎奧賽博物館(被譽為「印象派聖殿」)的傑作,以及來自日本和海外的重要作品。展覽將分為四個章節,探討印象派畫家及同時代畫家(如德加、馬奈、莫內和雷諾瓦)在室內空間創作中的興趣和表現挑戰。

 

第一章「室內肖像畫」著重探討了肖像畫。肖像畫在19世紀末的沙龍和藝術市場中極為流行,也是印象派畫家重要的表達方式。在他們的肖像畫中,他們描繪模特兒在日常生活中的場景,試圖展現人物的性格、職業、社會階層和美學趣味等社會屬性,有時還會透過精心的指導將這些屬性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左邊是愛德華·馬奈的《埃米爾·左拉》,1868 年,巴黎奧賽博物館
弗雷德里克·巴齊耶 (Frédéric Bazille),巴齊耶工作室 (Rue de la Condamine),1870 年,奧賽博物館,巴黎
詹姆斯·蒂索 (James Tissot),LL 小姐肖像,1864 年,巴黎奧賽博物館

本部分的亮點是德加年輕時的傑作《家庭肖像(貝雷利一家)》 (1858-1869),這幅畫作經過修復後首次在日本展出。畫中描繪了流亡佛羅倫薩的德加的姑姑一家,乍看之下,這似乎是一幅正式的家庭肖像,場景設定在一間典型的資產階級定制公寓的房間裡,房間以醒目的藍色調裝飾。然而,這幅作品不僅坦率地捕捉了每個人的個性和特點,還透過對人物面部表情、姿態和位置的巧妙處理,暗示了這對夫婦之間緊張的關係和心理上的疏離,如同心理劇一般。這種手法突破了傳統、膚淺的理想化家庭形象,顯得格外具有現代感,也充分展現了年輕的德加的真誠和敏銳的觀察力。

埃德加·德加,《家庭肖像(貝雷利一家)》,1858-1869年,巴黎奧賽博物館藏。

莫內的詩意之作《公寓一角》(1875年)描繪了他在巴黎附近阿爾讓特伊的家,是他為數不多的室內畫作之一。莫內對光影效果的敏銳感知在這幅畫中展現得淋漓盡致:前景中敞開的窗簾和綠植,與遠處昏暗的房間形成鮮明的明暗對比,冷暖色調交相輝映。畫中,他的兒子讓和一位被認為是他妻子的女子卡米爾的身影被描繪得十分含蓄,幾乎如同剪影一般,但窗簾和鑲木地板上反復出現的斜線引導著視線,強化了人物形象的衝擊力。

克勞德‧莫奈,《公寓一角》,1875年,巴黎奧賽博物館

19世紀下半葉,隨著工作場所與家庭界限的日益清晰,與可以自由出入公共場所的男性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資產階級女性由於不被允許自由外出,她們的活動主要局限於家庭內部。第二章「日常生活場景」介紹了一系列作品,這些作品捕捉了女性在家中享受愛好和手工活動的輕鬆場景,例如音樂演奏、閱讀和針線活。

亨利·方丹·拉圖爾,維多利亞·杜堡,1873 年,奧賽博物館,巴黎
皮耶-奧古斯特‧雷諾阿,《彈鋼琴的女孩們》,1892年,巴黎奧賽博物館藏。

雷諾瓦的《彈鋼琴的女孩們》(1892年)也是本次展覽的主視覺作品。這幅畫是應當時美術局局長的要求而創作的,其目的是為了吸引盧森堡博物館(當時的國立現代藝術博物館)收藏。在那個年代,擁有一架鋼琴象徵著財富和優雅的生活方式,而彈鋼琴則是上流社會女兒們的愛好,因此也成為了繪畫的熱門題材。這幅作品以溫暖的色彩和柔和的筆觸,描繪了幾個女孩臉貼著臉,專注地看著樂譜,展現了一幅理想的資產階級家庭景象。

右側是歐內斯特·杜胡埃的作品《燈周圍》,約1882年,現藏於巴黎奧賽博物館。
阿爾弗雷德史蒂文斯,《沐浴》,1873-1874年,巴黎奧賽博物館藏

第三章「室內室外光線與自然」展示了印象派畫家如何將他們對室外光線和自然的興趣融入他們的作品中,其中的作品以連接室內和室外空間的複雜空間為背景,例如陽台、露台和溫室,這些都是 19 世紀流行的社交場所。

貝爾特‧莫里索,《在露台上》,1874年,東京富士美術館

阿爾伯特·巴托洛梅的《溫室裡的景象》(約1881年)描繪了他家特製的玻璃溫室中的一幕。巴托洛梅的妻子普洛斯佩里身著清涼的紫色夏裝,告別了刺眼的陽光,步入燈光昏暗的溫室。那裡棕櫚樹和天竺葵正蓬勃生長,枝繁葉茂。柔和的光線在她臉上和裙子上投下斑駁的光影,營造出舒適的夏日氛圍。

由左至右:阿爾伯特·巴塞洛繆夫人的禮服,1880年,巴黎奧賽博物館藏 / 阿爾伯特·巴塞洛繆在溫室中,約1881年,巴黎奧賽博物館藏

這幅畫作完成後不久,普洛斯佩里便病逝於1887年。巴塞洛繆悲痛欲絕,將畫中描繪的輝煌時刻珍藏於心,似乎從未捨棄過這幅畫作和那件禮服。為了紀念這一特殊時刻,這件禮服也與畫作一同在展覽中展出。

本章也介紹了靜物畫,將自然作為裝飾元素帶入室內,以及日本主義的發展,日本主義以自然為主要靈感來源,創造了創新的裝飾藝術。

右邊是保羅·塞尚的《大麗花插在大型代爾夫特陶瓶中》,約1873年,現藏於巴黎奧賽博物館。
加勒(Emile Gallé),《花瓶:湖景》,c. 1878年,奧賽博物館,巴黎
《壁爐架(時鐘與燭台)》,埃米爾-奧古斯特·雷伯特(Emile-Auguste Raybert)(設計),Christofle,1873 年,巴黎奧賽博物館

第四章「印象派裝飾」探討了印象派畫家將大自然融入室內裝飾後出現的各種室內裝飾表現形式。當時,裝飾藝術——先前曾被視為低俗膚淺的表達方式——正逐漸受到人們的正面評價。本章分析的案例包括為羅馬尼亞貴族比貝斯科王子設計的宅邸、年輕的雷諾阿與建築師查爾斯-賈斯汀·勒庫爾的合作作品,以及莫里索的客廳兼工作室模型,從中我們可以一窺裝飾畫對居住空間的影響。

查爾斯-賈斯汀·勒庫爾的《喬治·比貝斯科王子住宅提案》,1870-1872 年,奧賽博物館,巴黎

馬奈和莫內為他們的贊助人、商人歐內斯特·霍舍德的城堡創作了裝飾畫。馬奈的《花叢中的孩子(雅克·霍舍德)》 (1876年)描繪了霍舍德家的長子雅克從花園的花叢中探出頭來;莫內的《火雞》 (1877年)則描繪了一群火雞在草地上漫步,城堡則作為背景。這兩幅畫都以印象派特有的明亮色彩和大膽筆觸,捕捉了霍舍德家族熟悉的場景和主題,讓我們既能欣賞印象派的美學,又能了解其客戶的品味。

愛德華‧馬奈,《花叢中的孩童(雅克‧霍舍德)》,1876年,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藏
克勞德‧莫奈,土耳其,1877 年,巴黎奧賽博物館

與莫內一樣熱愛園藝和景觀設計的古斯塔夫·卡耶博特,也對裝飾性植物繪畫有著濃厚的興趣。 《雛菊花叢》 (1892-1893)是一幅未完成的作品,據信是他最初為自家創作的牆面裝飾畫。這幅畫以鳥瞰視角,將白色雛菊散佈在畫布上,營造出一種沉浸感,彷彿將觀者包裹其中。畫面無限延伸,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與莫內的「大型裝飾畫」系列作品——《睡蓮》系列——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古斯塔夫·卡耶博特,《雛菊花叢》,1892-1893年,吉維尼印象派博物館
克勞德‧莫奈,《睡蓮》,1916年,國立西洋美術館(松方收藏)

「奧賽博物館印象派畫展—室內世界的故事」讓參觀者體驗印象派的魅力。印象派藝術在19世紀巴黎的都市生活中,突破了自然與室內空間的界限,創造出獨特的藝術作品。展覽將持續至2026年2月15日(星期日)。

《奧賽博物館印象派:室內畫作賞析》概述

日期 2025年10月25日星期六 – 2026年2月15日星期日
場地 國立西洋美術館(東京上野公園)
營業時間 9:30-17:30(週五、週六延長至20:00)
休息日 星期一,11月4日(星期二)、11月25日(星期二)、12月28日(星期日)至2026年1月1日(星期四,國慶日)、1月13日(星期二)
*但是,博物館將於11月3日(星期一,國慶日)、11月24日(星期一,關閉)、1月12日(星期一,國慶日)及2月9日(星期一)開放。
入場費(含稅) 成人:2300日元,大學生:1400日元,高中生:1000日元

*國中及以下學生、身心障礙者及其一名陪同人員可免費入場。 (需出示學生證或年齡證明、殘障證明。)
*您也可以憑此展覽門票在參觀當天參觀常設展。
*有關門票的更多信息,請查看展覽官方網站。

主辦單位 國立西洋美術館、奧賽博物館、讀賣新聞、日本電視台
詢問 050-5541-8600(Hello Dial)
展覽官方網站 https://www.orsay2025.jp

*本文內容截至發稿時有效。請造訪展覽官方網站以獲取最新資訊。


查看其他報告